一种便于多角度抛光的抛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96908发布日期:2022-07-26 23:01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多角度抛光的抛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抛光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多角度抛光的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2.抛光是指利用机械、化学或电化学的作用,使工件表面粗糙度降低,以获得光亮、平整表面的加工方法。是利用抛光工具和磨料颗粒或其他抛光介质对工件表面进行的修饰加工。目前的抛光一般采用人工抛光,人工抛光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多角度抛光的抛光装置,本装置可以自动对圆柱形工件进行抛光,提高抛光的工作效率。
4.一种多角度抛光的抛光装置,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右壁固定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转盘,转盘的右壁设置有第二电机和电池,电池与第二电机电连接并为第二电机供电,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抛光轮,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左壁设置有夹持单元,所述夹持单元能够对圆柱形工件进行夹持固定,抛光轮的圆周壁能够与工件的圆周壁接触,第一电机能够带动抛光轮绕工件轴线的周向转动。
5.优选地,所述夹持单元包括两个夹持组,两个夹持组对称设置,夹持组包括第一气缸、夹持板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第二固定块的左壁连接,第一气缸与固定板连接,夹持板与第一气缸的输出轴连接,两块夹持板能够对工件进行夹持。
6.优选地,还包括第二气缸,所述转盘上固定有安装板,第二气缸固定在安装板上,第二气缸的输出轴与第二电机连接,第二气缸能够带动第二电机上下运动,电池与第二气缸电连接并为第二气缸供电。
7.优选地,还包括连接板和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设置于第二固定块的左壁上,所述连接板两端分别与两块固定板连接,第三气缸的输出轴与连接板连接,第三气缸能够带动连接板前后运动。
8.优选地,所述支撑台上设置有运动装置,所述运动装置能够带动第二固定块左右运动。
9.优选地,所述支撑台的顶壁开有凹槽,运动装置包括第三电机、第三运动块和第三螺纹杆,凹槽的底壁设置有滑槽,所述第三电机位于凹槽的右部,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三螺纹杆连接,第三螺纹杆活动贯穿第三运动块且与第三运动块螺纹连接,第三运动块与滑槽滑动连接,第二固定块固定在第三运动块上。
10.优选地,所述凹槽的侧壁底部开有排灰孔。
11.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机为减速电机。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技术方案中在支撑台上设置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在第一固定块右壁固定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转盘,转盘上固定第二
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抛光轮,在第二固定块上左壁设置夹持单元,具体使用的时候,使用夹持单元对圆柱形工件进行夹持,此时工件的圆周壁与抛光轮的圆周壁接触,第二电机带动抛光轮自转,第一电机带动抛光轮绕工件轴线的周向转动,如此抛光轮在旋转中与工件圆周壁的各个位置接触,从而对圆柱形工件圆周壁进行抛光,抛光过程中仅需要对工件进行夹持固定即可,提高对圆柱形工件的抛光效率。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5.附图中,1-支撑台,2-第一固定块,3-第二固定块,4-第一电机,5-转盘,6-第二电机,7-抛光轮,8-第一气缸,9-夹持板,10-固定板,11-第二气缸,12-连接板,13-第三气缸,14-凹槽,15-第三电机,16-排灰孔。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7.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18.实施例
19.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多角度抛光的抛光装置,包括支撑台1,所述支撑台1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块2和第二固定块3,所述第一固定块2的右壁固定有第一电机4,第一电机4的输出轴上连接有转盘5,转盘5的右壁设置有第二电机6和电池,电池与第二电机6电连接并为第二电机6供电,第二电机6的输出轴上连接有抛光轮7,所述第二固定块3的左壁设置有夹持单元,所述夹持单元能够对圆柱形工件进行夹持固定,抛光轮7的圆周壁能够与工件的圆周壁接触,第一电机4能够带动抛光轮7绕工件轴线的周向转动。
20.本实施例中在支撑台1上设置第一固定块2和第二固定块3,在第一固定块2右壁固定第一电机4,第一电机4的输出轴上连接转盘5,转盘5上固定第二电机6,第二电机6的输出轴上连接抛光轮7,在第二固定块3上左壁设置夹持单元,具体使用的时候,使用夹持单元对圆柱形工件进行夹持,此时工件的圆周壁与抛光轮7的圆周壁接触,启动第二电机6,第二电机6带动抛光轮7自转,启动第一电机4,第一电机4带动转盘5转动,进而带动第二电机6和抛光轮7绕工件轴线的周向转动,如此抛光轮7在自转和公转中与工件圆周壁的各个位置接触,从而对圆柱形工件进行抛光,抛光过程中仅需要对工件进行夹持固定即可,提高对圆柱形工件的抛光效率,在转盘5上设置电池独立为第二电机6供电,可以防止第二电机6转动过程中线路混乱。
21.本实施例中所述夹持单元包括两个夹持组,两个夹持组对称设置,夹持组包括第
一气缸8、夹持板9和固定板10,所述固定板10与第二固定块3的左壁连接,第一气缸8与固定板10连接,夹持板9与第一气缸8的输出轴连接,两块夹持板9能够对工件进行夹持。
22.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气缸11,所述转盘5上固定有安装板,第二气缸11固定在安装板上,第二气缸11的输出轴与第二电机6连接,第二气缸11能够带动第二电机6上下运动,电池与第二气缸11电连接并为第二气缸11供电。
23.第二电机6位置固定的情况下,仅能够针对一种直径尺寸的圆柱形工件的圆周壁进行抛光,本实施例中设置第二气缸11,第二气缸11能够调整第二电机6在竖直方向的位置,使用的时候,根据不同工件的直径,调整第二电机6的位置,使得抛光轮7的圆周壁与不同直径的工件的圆周壁都能够接触,由于第一电机4的位置保持不动,因此始终能够带动抛光轮7绕圆柱形工件轴线的周向转动,如此实现对不同直径圆柱形工件圆周壁的抛光。
24.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连接板12和第三气缸13,所述第三气缸13设置于第二固定块3的左壁上,所述连接板12两端分别与两块固定板10连接,第三气缸13的输出轴与连接板12连接,第三气缸13能够带动连接板12前后运动。
25.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台1上设置有运动装置,所述运动装置能够带动第二固定块3左右运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台1的顶壁开有凹槽14,运动装置包括第三电机15、第三运动块和第三螺纹杆,凹槽14的底壁设置有滑槽,所述第三电机15位于凹槽14的右部,第三电机15的输出轴与第三螺纹杆连接,第三螺纹杆活动贯穿第三运动块且与第三运动块螺纹连接,第三运动块与滑槽滑动连接,第二固定块3固定在第三运动块上。本实施例中设置运动装置,调整第二固定块3的左右位置,从而调整工件的左右位置。
26.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连接板12和第三气缸13,第三气缸13能够带动连接板12前后运动,进而带动夹持单元前后运动,实现工件的前后运动,当工件为方体形状或者需要对圆柱形工件的端面进行抛光时,使用夹持单元对工件进行夹持,保证抛光面处于竖直状态,通过运动装置,调整工件的左右位置,通过第三气缸13调整工件的前后位置,使得抛光面与抛光轮7的圆周壁接触,抛光时,不启动第一电机4,启动第二电机6和第二气缸11,第二电机6带动抛光轮7自转,第二气缸11带动抛光轮7上下运动,从而对平面形状的抛光面进行抛光,实现多角度对圆柱形工件的圆周壁及端面以及方形工件的表面进行抛光。
27.本实施例中所述凹槽14的侧壁底部开有排灰孔16。本实施例中凹槽14的侧壁底部开设排灰孔16,便于对掉落于凹槽14内的灰尘进行清理。
28.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机4为减速电机。
2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