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板抛光机用磨头自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35363发布日期:2022-10-18 21:04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金属板抛光机用磨头自调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板抛光机用磨头自调装置,涉及金属板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金属板在卷料初级阶段,需要先进行开卷后剪切分段进行加工作业,而由于金属板卷料在长时间存放时其表面会出现锈点,或者由于生产工艺影响其光滑度不高,不能满足后续的生产加工要求或者产品质量要求,因而,在初步加工之前,需要进行表面的抛光,目前有很多全自动化抛光机,其制作成本较高,而且半自动的抛光机,又不能根据要求的抛光等级来自动调节磨头的位置,需要人工调节,因而灵活性不高,影响生产加工效率,实用性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且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的金属板抛光机用磨头自调装置。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5.一种金属板抛光机用磨头自调装置,包括底板、抛光机构、磨头调节机构,所述抛光机构安装在底板上且其具有抛光用磨头,磨头与待抛光的金属板位置相对应,所述磨头调节机构固定在底板上且用于磨头与待抛光的金属板的之间相对位置的自动调节。
6.作为优选,所述抛光机构包括磨头、磨头固定座、驱动机构,所述磨头上的转轴端通过轴承座固定在磨头固定座的座板一侧,磨头固定座的座板另一侧通过支撑机构支承在底板上,所述驱动机构安装在磨头固定座一侧的底板上且用于驱动磨头的磨头轴转动继而带动磨头转动。
7.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抛光电机、传动轴、传动轴座,所述传动轴座固定在底板侧边缘,传动轴水平设置且安装在传动轴座上端并相对其自由滚动,传动轴两端均设有皮带轮,磨头的转轴的自由端伸出轴承座并连接有与传动轴其中一端皮带轮皮带传动连接的传动轮,所述磨头固定座、传动轴座外部设有将两者罩于其内的防尘罩柜,其柜体下端固定在底板上,其朝向磨头一侧的柜体侧面为开口结构,所述抛光电机固定在防尘罩柜的柜顶部并与传动轴另一端的皮带轮皮带传动连接。
8.作为优选,所述磨头调节机构包括驱动装置、伸缩杆,所述支撑机构设置为连接板,连接板的一端与磨头座的另一侧板面活动连接,另一端活动连接在传动轴座的下侧,所述伸缩杆位于连接板的下方,其一端活动连接在传动轴座的下侧且位于连接板的下方,另一端活动连接在磨头座的下端,驱动装置固定在底板上且用于驱动连接板带动磨头座相对传动轴座在竖直平面内自由扇形转动。
9.作为优选,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步进电缸、电缸座、支撑杆、支撑底座、卡座结构,所述支撑底座包括底座板以及竖板,底座板固定在连接板下方的底板上,竖板竖立设置且垂直连接在底板边缘,所述电缸座水平设置且位于连接板上方,连接板中部开有方形开口,支
撑杆上端连接电缸座,下端穿过方形开口并固定连接在底座板上,电缸的缸体固定在电缸座上,电缸的轴杆下端连接有与其同轴设置的的丝杆,所述卡座结构通过螺纹座套安装在电缸下端的丝杆上且位于连接板下方,所述连接板下侧设有位于方形开口两侧的滑动结构,卡座结构在丝杆上自由上下运动并进一步通过滑动结构带动连接板扇形转动。
10.作为优选,所述卡座结构设置为横向的门型结构,其上板体、下板体以及连接在上板体与下板体端部的竖板,上板体、下板体上下相对且相互平行设置,其上均开有供电缸下端的丝杠穿过的通孔,螺纹座套螺纹套接在丝杠上且置于上板体的通孔内并与上板体连接固定,所述滑动结构为两组且分别位于卡座结构的两侧,包括滚动轴承、轮板,轮板连接在方形开孔的孔口两侧边的板体下侧,两个滚动轴承分别置于上板体与下板体之间的两侧边缘,其滚动轴承的上轮面与下轮面分别与上板体下侧板面、下板体的上侧板面接触,滚动轴承的中部设有滚动轴,对应位置的滚动轴承的滚动轴的一端连接对应位置的轮板。
11.作为优选,所述竖板朝向丝杠的一侧设有上下相对设置的支撑横板,支撑横板上开有轴承孔,轴承孔内设有轴承,丝杠的上端与下端设有非螺纹段,丝杆穿过支撑横板上的轴承孔且其非螺纹段与轴承连接固定。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是:所述金属板抛光机用磨头自调装置结构简单、安装制作以及操作使用方便,有效且快速的实现了金属板的抛光过程,而且效率高,能根据要求调节磨头位置,满足抛光要求,灵活性高,因而有效提高整体的生产效率,因而实用性高。
13.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未安装防护罩时的另一视角时的立体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未安装防护罩与底板时的部分立体图;
18.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如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金属板抛光机用磨头自调装置,包括底板1、抛光机构、磨头调节机构,所述抛光机构安装在底板上且其具有抛光用磨头2,磨头与待抛光的金属板位置相对应,待抛光用的金属板通过传输机构传输到磨头下方,通过抛光机构对金属板进行抛光过程,所述磨头调节机构固定在底板上且用于磨头与待抛光的金属板的之间相对位置的自动调节,进而根据实际需要的抛光等级进行抛光,满足不同的抛光需求,灵活性较高。
21.在本实施例中,为提高抛光效果和稳定性,所述抛光机构包括磨头、磨头固定座3、
驱动机构,所述磨头上的转轴端通过轴承座4固定在磨头固定座的座板一侧,磨头固定座的座板另一侧通过支撑机构支承在底板上,所述驱动机构安装在磨头固定座一侧的底板上且用于驱动磨头的磨头轴转动继而带动磨头转动。进一步地,为提高驱动稳定性,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抛光电机5、传动轴6、传动轴座7,所述传动轴座固定在底板侧边缘,传动轴水平设置且安装在传动轴座上端并相对其自由滚动,传动轴两端均设有皮带轮8,磨头的转轴的自由端伸出轴承座并连接有与传动轴其中一端皮带轮皮带传动连接的传动轮9,所述磨头固定座、传动轴座外部设有将两者罩于其内的防尘罩柜10,其柜体下端固定在底板上,其朝向磨头一侧的柜体侧面为开口结构,所述抛光电机固定在防尘罩柜的柜顶部并与传动轴另一端的皮带轮皮带传动连接,进而通过驱动电机带动传动轴转动,并进一步带动磨头轴转动,继而带动磨头滚动从而对其下方的金属板实现抛光过程。
22.在本实施例中,为方便调节磨头相对金属板的位置,所述磨头调节机构包括驱动装置、伸缩杆11,所述支撑机构设置为连接板12,连接板两侧设有垂直其板体两侧边缘的侧板,连接板的一端与磨头座的另一侧板面活动连接,另一端活动连接在传动轴座的下侧,所述伸缩杆位于连接板的下方,其一端活动连接在传动轴座的下侧且位于连接板的下方,另一端活动连接在磨头座的下端,驱动装置固定在底板上且用于驱动连接板带动磨头座相对传动轴座在竖直平面内自由扇形转动。进一步地,为提高驱动稳定性,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步进电缸13、电缸座14、支撑杆15、支撑底座、卡座结构16,所述支撑底座包括底座板17以及竖板18,底座板固定在连接板下方的底板上,竖板竖立设置且垂直连接在底板边缘,所述电缸座水平设置且位于连接板上方,连接板中部开有方形开口,支撑杆上端连接电缸座,下端穿过方形开口并固定连接在底座板上,电缸的缸体固定在电缸座上,电缸的轴杆下端连接有与其同轴设置的的丝杆19,所述卡座结构通过螺纹座套安装在电缸下端的丝杆上且位于连接板下方,所述连接板下侧设有位于方形开口两侧的滑动结构,卡座结构在丝杆上自由上下运动并进一步通过滑动结构带动连接板扇形转动。继而在实际应用时,通过电缸带动丝杠转动,并进一步带动卡座结在丝杠上上下运动,从而通过卡座结构带动连接板做扇形转动,并进一步带动磨头座及磨头位置移动,继而实现调节磨头位置的作用。
23.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其图中未显示连接板一侧的侧板,为方便卡座结构带动连接板运动,所述卡座结构设置为横向的门型结构,其上板体、下板体以及连接在上板体与下板体端部的竖板,上板体、下板体上下相对且相互平行设置,其上均开有供电缸下端的丝杠穿过的通孔,螺纹座套20螺纹套接在丝杠上且置于上板体的通孔内并与上板体连接固定,所述滑动结构为两组且分别位于卡座结构的两侧,包括滚动轴承21、轮板22,轮板连接在方形开孔的孔口两侧边的板体下侧,两个滚动轴承分别置于上板体与下板体之间的两侧边缘,其滚动轴承的上轮面与下轮面分别与上板体下侧板面、下板体的上侧板面接触,滚动轴承的中部设有滚动轴,对应位置的滚动轴承的滚动轴的一端连接对应位置的轮板。因而,当卡座结构上下运动时,会带动滚动轴承、轮板上下运动的同时,滚动轴承会在其开口内前后滑动,继而实现连接板的扇形转动过程。
24.在本实施例中,为进一步提高丝杠的支撑稳定性,所述竖板朝向丝杠的一侧设有上下相对设置的支撑横板23,支撑横板上开有轴承孔,轴承孔内设有轴承,丝杠的上端与下端设有非螺纹段,丝杆穿过支撑横板上的轴承孔且其非螺纹段与轴承连接固定。
25.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当待抛光的金属板传输到磨头下方的抛光位置后,根据抛光
等级需求,开始调节磨头相对金属板面的位置,控制电机带动磨头高速滚动,然后控制电缸运行,继而带动卡座结构上下位移,从而进一步带动连接板相对传动轴座上下扇形转动,从而进一步带动磨头移动,调节其与金属板的相对位置,待调节至合适的抛光位置后,停止电缸的运行,开始进行抛光过程,继而完成整个的磨头自调节过程。
26.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