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差壳浇注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29771发布日期:2022-12-13 21:57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差壳浇注模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差壳浇注模具。


背景技术:

2.差速器车辆上必不可少的零件之一,其主要作用是使汽车的左、右(或前、后)驱动轮实现以不同转速转动,差速器的外壳即为差壳,差壳外侧为法兰,法兰上设有多个加强筋。传统的差壳浇注工艺中,主要采用内置冒口补缩方案,即在差壳的内腔设置内冒口,因此,差壳浇注后需要清除差壳的内腔中的内冒口,这样就增加了冒口的清理打磨工作,增大了差壳生产工序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差壳的生产效率及差壳的出品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差壳浇注模具,取消了内冒口,有效提高差壳的生产效率。
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差壳浇注模具,包括:直浇道、横浇道和多个分浇道,直浇道设有过渡浇道;所述横浇道围绕所述直浇道布置,所述横浇道与所述过渡浇道连通;多个所述分浇道沿所述直浇道的周向间隔布置,所述分浇道的一端和所述横浇道连通,另一端连通有型腔。
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差壳浇注模具,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浇注差壳时,将铁水灌注进直浇道,铁水依次经过过渡浇道、横浇道和分浇道,随后进入模具的型腔中,由于差壳通常设置有多个加强筋,差壳整体呈对称的镂空结构,即差壳的热节均匀分散且体积较小,为铁水的同时凝固提供先行条件,通过设置围绕直浇道的横浇道,横浇道通过分浇道与型腔连通,可以使整个浇注系统的主体部分远离差壳的热节,利用球铁同时凝固原理和凝固时石墨膨胀,铁水浇注时可以在型腔中形成较为致密的基体组织,不需要设置额外的内冒口来避免差壳缩孔,因此,本技术的差壳浇注模具可以直接省去内冒口,减小了差壳生产的加工成本,节省用户清理冒口所需要花费的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有效提高差壳的生产效率以及差壳的工艺出品率。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分浇道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内浇道,多个所述内浇道沿所述横浇道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所述内浇道的一端与所述横浇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型腔连通。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过渡浇道设有上浇道和下浇道,所述上浇道与所述下浇道的中间段连通,所述下浇道的两端均与所述横浇道连通。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上浇道和所述下浇道的连通处设有过滤片。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内浇道的长度为l,满足:20mm≤l≤40mm。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内浇道的端部与所述横浇道连通且位于所述横浇道的下方。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直浇道的底端设有缓冲槽。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缓冲槽的外形为球形。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型腔连通有排气孔道,所述排气孔道位于所述型腔的中心。
附图说明
14.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差壳浇注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差壳浇注模具的正视图;
16.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差壳浇注模具的仰视图。
17.附图标记:直浇道100;过渡浇道110;上浇道111;下浇道112;过滤片120;缓冲槽130;横浇道200;分浇道300;内浇道310;型腔400;排气孔道410。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阐述。
21.参考图1至图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差盘浇注模具,包括直浇道100、横浇道200和多个分浇道300,直浇道100竖直布置且设有过渡浇道110;横浇道200水平布置并与直浇道100相互垂直,横浇道200为一体式半开放结构,横浇道200围绕直浇道100布置,横浇道200的两端均与过渡浇道110连通;多个分浇道300沿直浇道100的周向间隔布置,每个分浇道300的一端均与横浇道200连通,另一端和模具的型腔400连通。
22.可以理解的是,浇注差壳时,将铁水灌注进直浇道100,铁水依次经过过渡浇道110、横浇道200和分浇道300,随后进入模具的型腔400中,由于差壳通常设置有多个加强筋,差壳整体呈对称的镂空结构,即差壳的热节均匀分散且体积较小,为铁水的同时凝固提供先行条件,通过设置围绕直浇道100的横浇道200,横浇道200通过分浇道300与型腔400连通,可以使整个浇注系统的主体部分远离差壳的热节,利用球铁同时凝固原理和凝固时石墨膨胀,铁水浇注时可以在型腔400中形成较为致密的基体组织,不需要设置额外的内冒口来避免差壳缩孔,因此,本技术的差壳浇注模具可以直接省去内冒口,减小了差壳生产的加工成本、减小用户的劳动强度,节省用户清理冒口所需要花费的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有效提高用户的体验度,提高差壳的生产效率以及差壳的工艺出品率。
23.进一步地,模具的型腔400连通有排气孔道410,排气孔道410与直浇道100平行布置,排气孔道410位于型腔400的中心。在铁水浇注前,模具的型腔400是存在气体的,由于铁水是同时凝固的,将排气孔道410竖直设置在型腔400的中心,可以使型腔400中的气体均匀流出,减少差壳成品的内部气孔,有效提高模具浇注的稳定性及差壳成品的质量。
24.参照图1和图3,可以理解的是,分浇道300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内浇道310,多个内浇道310沿述横浇道200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由于横浇道200时围绕直浇道100布置的,因此,此处的横浇道200的长度方向,是指每个分浇道300所对应连接的横浇道200的长度方向),内浇道310的一端与横浇道200连通,另一端与型腔400连通。通过设置多个内浇道310,可以从多个点位向型腔400浇注铁水,避免单一内浇道310流量不够,导致型腔400中的铁水不能稳定进行同时凝固等问题的发生,进一步提高模具浇注的稳定性,提高差壳的加工效率。
25.需要说明的是,内浇道310的数量主要是由模具差壳尺寸所决定的,差壳的尺寸越大,内浇道310的数量就越多,差壳的尺寸越小,内浇道310的数量就越少,在此对内浇道310的数量不做具体限定,只要能提高差壳的加工效率即可。
26.进一步地,内浇道310的端部与横浇道200连通且位于横浇道200的下方。这样设置,当铁水凝固完成后,横浇道200处的铁水和内浇道310处的铁水不是在同一平面连接的,而是在竖直方向上下连接的,上下连接的铁水相比水平连接的铁水,连接处的结构更脆弱,断裂强度更小,方便用户剪裁多余的材料,节省用户的人力成本,进一步提高差壳的加工效率。
27.参照图2,可以理解的是,过渡浇道110设有上浇道111和下浇道112,上浇道111位于半开放式的横浇道200的开口的中间,上浇道111与下浇道112的中间段连通,下浇道112的两端分别与半开放式的横浇道200的两端连通。通过设置上浇道111和下浇道112,一方面,上浇道111、下浇道112和围绕直浇道100的横浇道200配合,将直浇道100完全包围,使浇注系统关键的直浇道100完全远离差壳的热节处,减轻浇注系统对铁水凝固反应的影响,进一步提高铁水同时凝固反应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上下连通的上浇道111和下浇道112,既可以引导铁水均匀稳定地流进横浇道200,间接提高差壳的成品质量,又可以方便用户裁剪多余的材料,进一步提高差壳的加工效率。
28.进一步地,上浇道111和下浇道112的连通处设有过滤片120,过滤片120的长度方向与上浇道111的长度方向平行布置,过滤片120的面积大于等于上浇道111的面积。通过设置过滤片120,过滤片120可以过滤铁水中的杂质,使铁水中的有效成分更加均匀一致,有效提高差壳成品的一致性,进一步提高了差壳的工艺出品率。
29.参照图3,可以理解的是,内浇道310的长度为l,满足:20mm≤l≤40mm。如果内浇道310的长度过短,不能满足浇注系统远离差壳热节的要求,会使型腔400内的温度场出现温差,影响铁水的同时凝固反应以及球铁的膨胀尺寸,进而降低差壳成品的良品率,如果内浇道310的长度过长,容易出现铁水损耗、提前凝固等问题,进而降低差壳的加工效率,将内浇道310的长度限定在20mm至40mm内,既可以使浇注系统远离的差壳热节,为铁水提供稳定有效的反应环境,又可以减少铁水损耗,进一步提高差壳成品的质量及差壳的加工效率。
30.进一步地,直浇道100的底端设有缓冲槽130。由于铁水对直浇道100底部有很强的冲击作用,铁水到达直浇道100底部时,通产会产生涡流和紊流区,容易引起冲砂、渣孔和大量氧化夹杂物等铸造缺陷,通过设置缓冲槽130,可改善铁水的流动状况,缩短直浇道100到过渡浇道110连通处的紊流区,减小直浇道100到过渡浇道110连通处的局部阻力系数和压头损失,改善后续浇道中铁水的流量分布,储存最初进入的铁水,对后面的铁水起缓冲作用,并适当引导铁水向上流动,有助于杂质和气泡上浮至上浇道111,从而配合过滤片120和
排气孔道410过滤铁水中的杂质和气体,有效提高差壳成品的质量。
31.进一步地,缓冲槽130的外形为球形。将缓冲槽130设置为球形,相比其他形状的缓冲槽130,球形的缓冲槽130可以缓冲更多的铁水,从而进一步增强缓冲槽130的缓冲效果,同时,铁水在球形的缓冲槽130中凝固的形状自然美观,在用户后续清理多余材料时,手感舒适,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度。
32.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等同的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