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外加气流改善丸料沿叶片宽度方向分布的设备

文档序号:32539868发布日期:2022-12-14 00:01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外加气流改善丸料沿叶片宽度方向分布的设备

1.本实用新型涉及抛丸清理、强化、成形领域,具体为一种利用外加气流改善丸料沿叶片宽度方向分布的设备。


背景技术:

2.目前抛丸器的流丸管只有进料口。丸料由进料口进入流丸管,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流丸管的内壁流动,最终聚集在远离流丸管的分丸轮一侧。丸料束对分丸轮该侧根部造成持续冲击,使分丸轮该侧根部磨损过快,导致分丸轮早期磨损失效。而且未被充分分散开的丸料经分丸轮加速后从定向套窗口飞出,继而被叶片承接,导致定向套窗口及叶片相应部位均被集中过分冲刷磨损,造成过早磨损失效,显著缩短耗材寿命。此外,集中于一侧的丸料对被处理工件的撞击范围明显小于丸料分散时的撞击范围。也就是说,目前的流丸管结构造成:1. 分丸轮、定向套及叶片等的过早失效;2.降低了抛丸器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专利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利用外加气流将集中的丸料冲散,以改善丸料沿叶片宽度方向分布,最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利用外加气流改善丸料沿叶片宽度方向分布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抛丸室的抛丸器底板(14),所述抛丸器底板(14)上安装有抛丸器壳体(2)和轴承座(13),所述壳体(2)与罩盖(1)相连接,所述抛丸器壳体(2)内部四周通过螺栓与侧护板(3)相连接,所述侧护板(3)的上端装有顶护板(10),所述壳体(2)的右端通过螺栓与前盖(5)相连接,所述壳体(2)的左端通过螺钉与后盖(11)相连接,所述轴承座(13)内部装有主轴(15),所述主轴(15)右端与联动盘(12)连接,所述联动盘(12)与分丸轮(7)相连接,所述联动盘(12)通过螺钉与叶轮ⅱ(16)相连接,所述叶轮ⅱ(16)通过销轴(17)与叶轮ⅰ(9)相连接,所述叶轮ⅱ(16)和叶轮ⅰ(9)与叶片(4)相连接,所述前盖(5)与定向套(8)相连接,所述定向套(8)和流丸管(6)相连接,所述流丸管(6)上端为进料口,右侧为补风口。
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7.目前抛丸器存在的问题是流丸管内的丸料在重力作用(此时,空气对丸料的影响可忽略不计)下集中于远离流丸管的分丸轮一侧,造成该侧分丸轮过快磨损,并进一步导致同侧的定向套、叶片也被过快磨损失效。
8.在抛丸器流丸管管壁添加一个补风口,由补风口向内吹入压缩空气,大量丸料由流丸管进料口流入流丸管后,在重力作用下运动;当丸料经过补风口时,丸料并不仅仅受其重力作用,还受此外加气流影响,高速运动的空气将丸料吹散开,使丸料更加均匀地分布在分丸轮轴向方向;这样就降低了丸料对远离流丸管的分丸轮那侧的冲击磨损程度,延缓了分丸轮磨损失效时间,并进而降低了对同侧定向套、叶片的磨损集中程度;经分丸轮加速的丸料更加分散地通过定向套窗口被叶片承接。
附图说明
9.图1为本专利的抛丸器轴侧图;
10.图2为抛丸器左视图;
11.图3为图2中a-a剖示意图;
12.图4为主视图;
13.图5为图4中b-b剖示意图;
14.图6为本专利的定向套结构示意图;
15.图7为本专利的分丸轮结构示意图;
16.附图中的标号分别为:罩盖(1)、壳体(2)、护板(3)、叶片(4)、前盖(5)、流丸管(6)、分丸轮(7)、定向套(8)、叶轮ⅰ(9)、端护板(10)、后盖(11)、联动盘(12)、轴承座(13)、抛丸器底板(14)、主轴(15)、叶轮ⅱ(16)、销轴(17)。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实施例中的附图1至图7对本专利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保护的范围。
18.参照附图1至附图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利用外加气流改善丸料沿叶片宽度方向分布的设备:包括固定在抛丸室的抛丸器底板(14),所述抛丸器底板(14)上安装有抛丸器壳体(2)和轴承座(13),所述壳体(2)与罩盖(1)相连接,所述抛丸器壳体(2)内部四周通过螺栓与侧护板(3)相连接,所述侧护板(3)的上端装有顶护板(10),所述壳体(2)的右端通过螺栓与前盖(5)相连接,所述壳体(2)的左端通过螺钉与后盖(11)相连接,所述轴承座(13)内部装有主轴(15),所述主轴(15)右端与联动盘(12)连接,所述联动盘(12)与分丸轮(7)相连接,所述联动盘(12)通过螺钉与叶轮ⅱ(16)相连接,所述叶轮ⅱ(16)通过销轴(17)与叶轮ⅰ(9)相连接,所述叶轮ⅱ(16)和叶轮ⅰ(9)与叶片(4)相连接,所述前盖(5)与定向套(8)相连接,所述定向套(8)和流丸管(6)相连接,所述流丸管(6)上端为进料口,右侧为补风口。
19.如附图3所示,丸料通过流丸管(6)上端的进料口进入,在流丸管(6)右侧的补风口连接气源进行补风,气源增加的风力将流入进来的丸料吹散并使其加速进入到分丸轮(7)中,更加均匀的落在分丸轮(7)的凹槽中,丸料在分丸轮(7)进行初步加速,当丸料被加速到一定速度时,就会从定向套(8)的窗口飞出,未达到速度的丸料会落在定向套(7)与分丸轮(8)之间的间隙继续加速,直至从定向套(8)的窗口飞出;飞出的丸料会被高速旋转的叶片(4)承接,由于增加了气源,丸料会在沿叶片宽度方向均布在叶片(4)表面,然后在叶片(4)上进一步加速,直至飞离叶片(4),击打在工件表面,并且弹丸处理的工作表面会比没有增加补风装置更大,提高了处理效率。
2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利用外加气流改善丸料沿叶片宽度方向分布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抛丸室的抛丸器底板(14),所述抛丸器底板(14)上安装有抛丸器壳体(2)和轴承座(13),所述壳体(2)与罩盖(1)相连接,所述抛丸器壳体(2)内部四周通过螺栓与侧护板(3)相连接,所述侧护板(3)的上端装有顶护板(10),所述壳体(2)的右端通过螺栓与前盖(5)相连接,所述壳体(2)的左端通过螺钉与后盖(11)相连接,所述轴承座(13)内部装有主轴(15),所述主轴(15)右端与联动盘(12)连接,所述联动盘(12)与分丸轮(7)相连接,所述联动盘(12)通过螺钉与叶轮ⅱ(16)相连接,所述叶轮ⅱ(16)通过销轴(17)与叶轮ⅰ(9)相连接,所述叶轮ⅱ(16)和叶轮ⅰ(9)与叶片(4)相连接,所述前盖(5)与定向套(8)相连接,所述定向套(8)和流丸管(6)相连接,所述流丸管(6)上端为进料口,右侧为补风口。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利用外加气流改善丸料沿叶片宽度方向分布的设备,包括抛丸器机体,抛丸器安装有流丸管,流丸管连接定向套,定向套内部装有分丸轮,定向套轴向两端有两个叶轮,两个叶轮通过销轴连接,两叶轮间周向均布8个叶片,分丸轮通过联动盘与主轴相连接,定向套固定在前盖上,前盖通过螺钉连接抛丸器壳体,在壳体内部四周及顶部装有耐磨金属板材,壳体和轴承座通过螺栓安装在抛丸器底板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外加气流向流丸管内进行补风,降低丸料对分丸轮根部的冲击,同时也能使丸料离开分丸轮、飞出定向套后更加均匀地被叶片承接,达到叶片均匀磨损的目的,最终实现金属耗材的均匀磨损,延长分丸轮、定向套和叶片的使用寿命。用寿命。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黄浩 牛金涛 蒋永 仇文豪 马欢欢 郭璇 乔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济南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2.07.01
技术公布日:2022/12/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