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热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09285发布日期:2023-07-18 21:28阅读:72来源:国知局
新能源汽车热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热处理,具体为新能源汽车热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1、传统的新能源汽车零件的热处理装置往往是固定地用电磁圈进行热处理,放置台不能根据零件的受热均匀条件进行上下移动,且传统的热处理后的零件往往需要人工拿取进行热处理,一来消耗了人力,二来也容易被烫伤,为此设计了新能源汽车热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新能源汽车热处理装置,解决了传统的新能源汽车零件的热处理装置往往是固定地用电磁圈进行热处理,放置台不能根据零件的受热均匀条件进行上下移动,且传统的热处理后的零件往往需要人工拿取进行热处理,一来消耗了人力,二来也容易被烫伤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新能源汽车热处理装置,包括抬升框,所述抬升框内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表面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螺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块,所述螺纹块的两侧均固定连接衔接块,所述抬升框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两个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两个所述第一滑块的相对侧均与两个所述衔接块的一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衔接块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基柱,两个所述基柱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放置台,所述抬升框的顶部设置有自动冷却机构。

3、优选的,所述自动冷却机构包括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均与抬升框的一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板的相对侧均固定连接有电磁圈。

4、优选的,所述电磁圈位于放置台的上部,右侧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电磁圈之间电性连接,所述抬升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杆。

5、优选的,所述第一液压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推块,左侧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杆,所述第二液压杆的伸缩段顶部固定连接有引导板。

6、优选的,所述引导板的底部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底部与左侧所述连接板顶端固定连接。

7、优选的,所述抬升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二连接臂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冷却池,所述冷却池的进池口与引导板的一侧对应。

8、有益效果

9、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新能源汽车热处理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0、(1)、该新能源汽车热处理装置,通过设置电机,在电机的动力输出下带动螺杆转动,螺杆的转动带动螺纹块在螺杆的表面进行上下位移,进而螺纹块通过衔接块带动基柱上的放置台进行上下位移,使得在放置台上放置的工件能够在电磁圈内的加热下进行上下位移,从而使得在面临不同尺寸厚度的工件时能够被热处理地更加充分,从而解决了传统的新能源汽车零件的热处理装置往往是固定地用电磁圈进行热处理,放置台不能根据零件的受热均匀条件进行上下移动的问题。

11、(2)、该新能源汽车热处理装置,通过设置第一液压杆,当放置台上的工件在加热加工好后可利用电机的驱动下带动放置台的上升,进而使得放置台被抬升至电磁圈的顶部至第一液压杆的推动水平线,并通过第一液压杆的伸缩动力带动推块对放置台上的工件进行推动,期间利用引导板一侧引导承接使得工件最终落入电磁圈内进行冷却,此过程全为机械化,节约了人力,也避免了人拿取烫伤的风险。



技术特征:

1.新能源汽车热处理装置,包括抬升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升框(1)内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2),所述电机(2)的输出轴表面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螺杆(3),所述螺杆(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4),所述螺杆(3)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块(5),所述螺纹块(5)的两侧均固定连接衔接块(6),所述抬升框(1)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7),两个所述第一滑槽(7)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8),两个所述第一滑块(8)的相对侧均与两个所述衔接块(6)的一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衔接块(6)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基柱(9),两个所述基柱(9)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放置台(10),所述抬升框(1)的顶部设置有自动冷却机构(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冷却机构(11)包括连接板(111),两个所述连接板(111)的一侧均与抬升框(1)的一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板(111)的相对侧均固定连接有电磁圈(1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圈(112)位于放置台(10)的上部,右侧所述连接板(1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113),所述控制器(113)与电磁圈(112)之间电性连接,所述抬升框(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臂(114),所述第一连接臂(1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杆(1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压杆(115)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推块(116),左侧所述连接板(1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杆(117),所述第二液压杆(117)的伸缩段顶部固定连接有引导板(11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板(118)的底部开设有第二滑槽(119),所述第二滑槽(119)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1110),所述第二滑块(1110)底部与左侧所述连接板(111)顶端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升框(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臂(1111),所述第二连接臂(11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冷却池(1112),所述冷却池(1112)的进池口与引导板(118)的一侧对应。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新能源汽车热处理装置,包括抬升框,所述抬升框内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表面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螺杆,本技术涉及热处理技术领域。该新能源汽车热处理装置,通过设置电机,在电机的动力输出下带动螺杆转动,螺杆的转动带动螺纹块在螺杆的表面进行上下位移,进而螺纹块通过衔接块带动基柱上的放置台进行上下位移,使得在放置台上放置的工件能够在电磁圈内的加热下进行上下位移,从而使得在面临不同尺寸厚度的工件时能够被热处理地更加充分,从而解决了传统的新能源汽车零件的热处理装置往往是固定地用电磁圈进行热处理,放置台不能根据零件的受热均匀条件进行上下移动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邓宏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黄石市慧铖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9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