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用于打捞小型铅锅铅渣用漏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06387发布日期:2023-07-18 20:19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用于打捞小型铅锅铅渣用漏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铅酸蓄电池板栅生产,具体为一种新型用于打捞小型铅锅铅渣用漏勺。


背景技术:

1、目前铅酸蓄电池在铸板、铅零件浇铸、极群铸焊等熔铅工序产生的铅渣直接使用打孔的工业勺子打捞,铅酸蓄电池板栅铸造、铅零件浇铸、极群铸焊等熔铅工序均对铅进行了加热,使电解铅或和合金铅熔化,温度达到400~550℃,高温状态下铅液接触空气中的氧气产生氧化铅,液态铅液表面会浮上一层氧化铅铅渣,在生产过程中,铅渣对于板栅铸造、铅零件浇铸、极群铸焊等工序生产的产品是不利的,为了做出好的产品,必须定期对浮于液态铅上的氧化铅铅渣进行打捞。

2、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2028766u的一种打捞铅炉内铅渣的工具中提出了“通过借鉴铁锨和分析筛的原理,将筛网、边框和把手结合,用于铅酸蓄电池板栅铸造过程中打捞铅渣的工作以及其它熔铅炉内铅渣的打捞,均能起到很好的减少了材料的浪费的作用,降低生产成本;且产品结构简单、方便实用”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工具铁锨在打捞铅渣的过程中会带出很多的铅液,这样就造成了物料的浪费,增大了生产成本,减弱了产品的竞争力”的问题。

3、对于打捞过程中有可用的铅液被打捞出来报废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用于打捞小型铅锅铅渣用漏勺,具备减小铅液浪费等优点,解决了针对于小型铅锅打捞铅渣,目前还是采用人工进行打捞,打捞铅渣所用的勺子为工业用的半球形不锈钢勺子,将勺子四周均匀打孔后直接用于打捞铅锅中的铅渣,这样打捞铅渣时会有部分合格可用于使用的铅液一起被打捞出来,和铅渣一起报废,从而造成了不必要浪费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用于打捞小型铅锅铅渣用漏勺,包括把手,所述把手一端套接有把柄,所述把柄远离把手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漏勺主体,所述把手远离把柄的一端设有防脱组件;

3、所述防脱组件包括滑动安装于把手内的滑座,所述滑座内转动连接有转动套,所述转动套内周壁开设有导槽,所述导槽内滑动连接有限位辊,所述导槽内固定安装有簧片,所述转动套内周壁固定连接有与限位辊绕接且贯穿转动套并延伸至转动套外部的束带,所述束带位于转动套外的一端与转动套外壁固定连接。

4、进一步,所述漏勺主体和把柄的外形均为圆台形,所述把柄靠近把手的一端外径大于把柄远离把手的一端外径。

5、进一步,所述漏勺主体顶部外径大于漏勺主体底部外径,所述漏勺主体底部和侧面均开设有漏孔。

6、进一步,所述把手远离把柄的一端开设有与滑座大小相适配的沉槽,所述滑座滑动安装于沉槽内,所述滑座外壁固定连接有插接至把手内的限位块,所述把手内开设有与限位块大小相适配的限位槽。

7、进一步,所述滑座的截面为“凹”形,所述转动套的轴心线与滑座非接触面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转动套的轴心线与转动套外壁之间的最大距离。

8、进一步,所述转动套为空心箱体,所述导槽的数量为多个且分别开设于转动套内周壁相对的两侧面上,相对两个所述导槽为一组,所述导槽的数量不小于三组,且呈上下间隔分布。

9、进一步,所述簧片的未压缩长度等于导槽的高度。

10、进一步,所述束带与限位辊外周壁贴合,且所述束带与限位辊的贴合面和簧片与限位辊的贴合面不重合。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该新型用于打捞小型铅锅铅渣用漏勺,漏勺主体为圆锥形,倾斜角度大于45°,有利于铅液从侧面打孔出流出,减少铅液和铅渣一起打捞出来造成不必要浪费,打捞的铅渣温度达到400℃以上,使用木质把手不易烫到操作工,减少工伤的产生,通过防脱组件的设置,避免漏勺在使用过程中掉入铅锅内,提高使用安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用于打捞小型铅锅铅渣用漏勺,包括把手(1),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1)一端套接有把柄(2),所述把柄(2)远离把手(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漏勺主体(3),所述把手(1)远离把柄(2)的一端设有防脱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用于打捞小型铅锅铅渣用漏勺,其特征在于:所述漏勺主体(3)和把柄(2)的外形均为圆台形,所述把柄(2)靠近把手(1)的一端外径大于把柄(2)远离把手(1)的一端外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用于打捞小型铅锅铅渣用漏勺,其特征在于:所述漏勺主体(3)顶部外径大于漏勺主体(3)底部外径,所述漏勺主体(3)底部和侧面均开设有漏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用于打捞小型铅锅铅渣用漏勺,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1)远离把柄(2)的一端开设有与滑座(4)大小相适配的沉槽,所述滑座(4)滑动安装于沉槽内,所述滑座(4)外壁固定连接有插接至把手(1)内的限位块,所述把手(1)内开设有与限位块大小相适配的限位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用于打捞小型铅锅铅渣用漏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座(4)的截面为“凹”形,所述转动套(5)的轴心线与滑座(4)非接触面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转动套(5)的轴心线与转动套(5)外壁之间的最大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用于打捞小型铅锅铅渣用漏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套(5)为空心箱体,所述导槽(6)的数量为多个且分别开设于转动套(5)内周壁相对的两侧面上,相对两个所述导槽(6)为一组,所述导槽(6)的数量不小于三组,且呈上下间隔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用于打捞小型铅锅铅渣用漏勺,其特征在于:所述簧片(8)的未压缩长度等于导槽(6)的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用于打捞小型铅锅铅渣用漏勺,其特征在于:所述束带(9)与限位辊(7)外周壁贴合,且所述束带(9)与限位辊(7)的贴合面和簧片(8)与限位辊(7)的贴合面不重合。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用于打捞小型铅锅铅渣用漏勺,包括把手,所述把手一端套接有把柄,所述把柄远离把手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漏勺主体,所述把手远离把柄的一端设有防脱组件,所述防脱组件包括滑动安装于把手内的滑座,所述滑座内转动连接有转动套,所述转动套内周壁开设有导槽,所述导槽内滑动连接有限位辊,所述导槽内固定安装有簧片。该新型用于打捞小型铅锅铅渣用漏勺,漏勺主体为圆锥形,倾斜角度大于45°,有利于铅液从侧面打孔出流出,减少铅液和铅渣一起打捞出来造成不必要浪费,打捞的铅渣温度达到400℃以上,使用木质把手不易烫到操作工,减少工伤的产生,通过防脱组件的设置,避免漏勺在使用过程中掉入铅锅内,提高使用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明利,徐鑫,传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肇庆理士电源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8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