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盘用铝合金板、磁盘用铝合金坯体和磁盘用铝合金基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10441发布日期:2024-02-22 21:09阅读:14来源:国知局
磁盘用铝合金板、磁盘用铝合金坯体和磁盘用铝合金基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磁盘用铝合金板、磁盘用铝合金坯体和磁盘用铝合金基片。


背景技术:

1、在磁盘用基板中,“平坦度”这一指标,由于很大程度上左右使用该基板的硬盘驱动器(hdd)的性能,所以是非常重要的指标。

2、因此,关于磁盘用基板的“平坦度”,其研究开发至今一直在进行。

3、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述有一种磁盘用坯体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含有3.0~6.0质量%的mg,余量为al和杂质的铝合金所构成的磁盘用坯体材料的制造方法,具备加压退火工序,对于所述磁盘用坯体材料,一边施加1.5mpa以上且4mpa以下的负载载荷进行加压,一边以210℃以上且280℃以下的退火温度进行退火的工序。

4、而且,根据专利文献1,说明了能够制造平坦度优异的磁盘用坯体材料。

5、现有技术文献

6、专利文献

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2388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2、本发明人等,对于磁盘用铝合金基板的“平坦度”(详细来说就是“坯体的平坦度”)反复研究,其结果确认到,需要从与专利文献1所述内容完全不同的技术方面研讨“平坦度”。

3、铸造时在板坯的表面附近,因为冷却速度快,所以化合物变得微细,个数增多。另一方面,在板坯的板厚中心部分,因为冷却速度变慢,所以化合物变得粗大,个数减少。

4、因此,由这样的板坯制造的坯体,其表面附近的化合物个数多,板厚中心部的化合物个数少,从表面朝向板厚中心部,化合物数的梯度(个数减少的程度)变大。

5、其结果是,由于板坯正反表面切削量的轻微误差,导致正背面的组织产生差异,轧制后的残余应力在正背面产生差异。而且,在退火中的残余应力释放的状况下,正背面发生差异,最终,退火后的坯体无法获得希望的平坦度。

6、本发明正是鉴于所述问题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坦度优异的磁盘用铝合金板、磁盘用铝合金坯体和磁盘用铝合金基片。

7、解决问题的手段

8、本发明人对于磁盘用铝合金板的平坦度反复研究的结果发现,通过特定合金组成,并且特定从表面至规定区域中的化合物数梯度,能够使平坦度优异,并创造出本发明。

9、本发明的磁盘用铝合金板,含有mg:1.0质量%以上且6.5质量%以下、和cr:0.10质量%以上且0.30质量%以下,并满足si:0.20质量%以下、和cu:1.00质量%以下,并含有fe:1.70质量%以下、mn:1.5质量%以下和ni:2.7质量%以下之中一种以上,余量包含al和杂质,在距表面达板厚的3~11%的深度区域中,从表面到板厚中心方向的化合物数梯度为-400个/μm以上。

10、另外,本发明的磁盘用铝合金板,优选cu:0.05质量%以上。

11、另外,本发明的磁盘用铝合金板,优选还含有be:3质量ppm以上且100质量ppm以下。

12、另外,本发明的磁盘用铝合金板,优选还含有zn:0.5质量%以下。

13、另外,本发明的磁盘用铝合金板,优选还含有sr:10质量ppm以上且250质量ppm以下。

14、另外,本发明的磁盘用铝合金坯体,由所述磁盘用铝合金板形成。

15、另外,本发明的磁盘用铝合金基片,由所述磁盘用铝合金坯体形成。

16、发明的效果

17、本发明的磁盘用铝合金板,以此合金板作为原材时,能够成为平坦度优异的磁盘(或坯体和基片)。

18、本发明的磁盘用铝合金坯体和基片,能够发挥优异的平坦度。



技术特征:

1.一种磁盘用铝合金板,其含有mg:1.0质量%以上且6.5质量%以下、和cr:0.10质量%以上且0.30质量%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盘用铝合金板,其中,cu:0.05质量%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盘用铝合金板,其中,还含有be:3质量ppm以上且100质量ppm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盘用铝合金板,其中,还含有be:3质量ppm以上且100质量ppm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盘用铝合金板,其中,还含有zn:0.5质量%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盘用铝合金板,其中,还含有zn:0.5质量%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盘用铝合金板,其中,还含有sr:10质量ppm以上且250质量ppm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盘用铝合金板,其中,还含有sr:10质量ppm以上且250质量ppm以下。

9.一种磁盘用铝合金坯体,其由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磁盘用铝合金板形成。

10.一种磁盘用铝合金基片,其由权利要求9所述的磁盘用铝合金坯体形成。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磁盘用铝合金板、坯体和基片,含有Mg:1.0质量%以上且6.5质量%以下、和Cr:0.10质量%以上且0.30质量%以下,并满足Si:0.20质量%以下、和Cu:1.00质量%以下,并含有Fe:1.70质量%以下、Mn:1.5质量%以下和Ni:2.7质量%以下之中一种以上,余量包含Al和杂质,在距表面的板厚的3~11%的深度区域,从表面到板厚中心方向的化合物数梯度为-400个/μm以上。

技术研发人员:大塚泰史,吉崎宥章,泉孝裕,大谷勇次,加藤良则,滨岛悠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