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高碳钢30MnB5开浇粘结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120302发布日期:2023-05-11 03:46阅读:7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钢铁冶金连铸,尤其是一种防止高碳钢30mnb5开浇粘结的方法。


背景技术:

1、高碳钢具有高温抗拉强度低、高温塑性差、杂质元素偏析大等特点,在结晶器凝固过程中有效坯壳厚度小,在钢水静压力作用下,凝固坯壳容易与结晶器壁发生粘连导致铸机关棒停机造成甩坯甚至漏钢事故。例如,河钢承钢板带事业部1号连铸机,在生产高碳钢30mnb5时发生多起开浇时粘结造成的漏钢事故,严重制约该钢种的批量生产及质量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止高碳钢30mnb5开浇粘结的方法,以有效避免漏钢事故的发生。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铸机开浇前在结晶器铜板表面均匀地涂抹一层石墨油,头炉出钢温度提高至液相线温度+(91~96)℃;大包开浇后,开浇100s且中间包吨位在15~20吨时打开塞棒进行中间包开浇,若开浇100s但中包吨位低于15吨,则延长大包浇注时间至中间包吨位在15~20吨后打开塞棒进行中间包开浇;在钢水没过侵入式水口分流孔后使用开浇渣,开浇渣完全融化时,加入高碳钢专用保护渣;铸机起步后,及时对侵入式水口周边的冷钢和异物进行清理;铸机拉速由起步拉速0.3m/min涨至0.6m/min、拉速停顿2~3min,然后速涨至0.8m/min、拉速停顿2~3min,最后涨至目标拉速。

3、本发明所述石墨油为石墨微粉与齿轮润滑油的混合物,混合质量比为石墨微粉:齿轮润滑油=1:3~4。开浇后石墨油在结晶器铜板表面形成厚度为0.1~0.2毫米的一层薄石墨。所述石墨微粉粒度为0.0001~10微米。

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采取增加结晶器壁润滑、提高头炉钢水温度、使用开浇渣工艺等,有效减少絮状物冷钢的产生;采用与铸机匹配的拉速升速方案,有效防止了开浇粘结的发生。本发明有效避免了粘结及漏钢事故的发生,大大提高了开浇成功率,使该钢种的质量提升和批量生产提供了保证,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止高碳钢30mnb5开浇粘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采用下述工艺:铸机开浇前在结晶器铜板表面均匀地涂抹一层石墨油,头炉出钢温度提高至液相线温度+(91~96)℃;大包开浇后,开浇100s且中间包吨位在15~20吨时打开塞棒进行中间包开浇,若开浇100s但中包吨位低于15吨,则延长大包浇注时间至中间包吨位在15~20吨后打开塞棒进行中间包开浇;在钢水没过侵入式水口分流孔后使用开浇渣,开浇渣完全融化时,加入高碳钢专用保护渣;铸机起步后,及时对侵入式水口周边的冷钢和异物进行清理;铸机拉速由起步拉速0.3m/min涨至0.6m/min、拉速停顿2~3min,然后速涨至0.8m/min、拉速停顿2~3min,最后涨至目标拉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高碳钢30mnb5开浇粘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油为石墨微粉与齿轮润滑油的混合物,混合质量比为石墨微粉:齿轮润滑油=1:3~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高碳钢30mnb5开浇粘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开浇后石墨油在结晶器铜板表面形成厚度为0.1~0.2毫米的一层薄石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防止高碳钢30mnb5开浇粘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微粉粒度为0.0001~10微米。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高碳钢30MnB5开浇粘结的方法,其采用下述工艺:铸机开浇前在结晶器铜板表面均匀地涂抹一层石墨油,头炉出钢温度提高至液相线温度+(91~96)℃;大包开浇后,开浇100s且中间包吨位在15~20吨时打开塞棒进行中间包开浇,若开浇100s但中包吨位低于15吨,则延长大包浇注时间至中间包吨位在15~20吨后打开塞棒进行中间包开浇;在钢水没过侵入式水口分流孔后使用开浇渣,开浇渣完全融化时,加入高碳钢专用保护渣;铸机起步后,及时对侵入式水口周边的冷钢和异物进行清理;铸机拉速由起步拉速0.3m/min涨至0.6m/min、拉速停顿2~3min,然后速涨至0.8m/min、拉速停顿2~3min,最后涨至目标拉速。本方法可有效减少絮状物冷钢的产生,有效防止了开浇粘结的发生。

技术研发人员:温世林,窦双江,张文涛,杨斌,杨杰,张桂林,卢春毅,张利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钢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