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模浮动的粉末成型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65759发布日期:2023-05-25 07:02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模浮动的粉末成型压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粉末成型制造,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中模浮动的粉末成型压机。


背景技术:

1、粉末冶金是使用金属粉末(或金属粉末与非金属粉末的混合物)作为粉料,经过压制成形和烧结后,制成各种形状的零部件的工艺技术,其工艺流程一般包括混料、压制成型和烧结得到成品三个步骤,现有的粉末成型压机一般都设有上冲模、中模和下冲模,其中模是固定在箱体上的,粉末成型压机的粉末成型和脱模通过中模板下方的下冲模以及其驱动装置配合完成,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下冲模的结构比较复杂,导致了现有的粉末成型压机的高度较高,同时为了提高零件的成型质量,会适当的增大压制压力,而现有的粉末成型压机的下冲模无法承受较大的压制压力,容易出现位移等情况,导致成品的成型质量和精度较差,良品率较低,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中模浮动的粉末成型压机,采用中模浮动式结构,可实现零件的自动压制成型和脱模,并且零部件较少,使得本发明的整体高度较低,控制精度较高,可有效提高成品的成型质量,方便维护,节约了生产成本。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模浮动的粉末成型压机,包括模架、上冲模驱动装置、上冲模、浮动中模、中模驱动装置和下冲模,所述上冲模可升降地布置在模架的内部顶端,所述浮动中模可升降地布置在模架的内部并位于上冲模的下方,所述模架的内部底端设有下冲模安装隔板,所述下冲模固定安装在下冲模安装隔板的顶部,所述上冲模驱动装置布置在模架的顶部,所述上冲模驱动装置通过第一传动组件与上冲模传动连接,所述中模驱动装置布置在模架的内部底端,所述中模驱动装置通过第二传动组件与浮动中模传动连接,所述浮动中模的顶部设有压制中模,所述压制中模的内部设有竖直布置的压制通孔,所述上冲模的底部设有上冲头,所述下冲模的顶部设有下冲头,所述中模驱动装置可带动压制中模向下移动,使得下冲头能够插置于压制中模的压制通孔内,所述上冲头可在上冲模驱动装置的带动下向下移动并插置于压制中模的压制通孔内,从而在压制中模的内部形成用于压制成型零件的成型腔,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第一联轴器、第一丝杆安装座、第一升降丝杆和第一丝杆螺母,所述第一丝杆安装座安装在模架的顶部,所述第一丝杆螺母安装在上冲模的顶部,所述第一升降丝杆竖直布置,所述第一升降丝杆的顶部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丝杆安装座上,所述第一升降丝杆的顶部向上延伸并通过第一联轴器与上冲模驱动装置的输出部位相连接,所述第一升降丝杆的底部与第一丝杆螺母螺纹连接以实现上冲模驱动装置与上冲模的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第二联轴器、第二丝杆安装座、第二升降丝杆和第二丝杆螺母,所述第二丝杆安装座设有至少一个并安装在下冲模安装隔板上,所述第二升降丝杆设有至少一个并竖直地布置在中模驱动装置的上方,第二丝杆螺母设有至少一个并安装在浮动中模的底部,所述第二升降丝杆的底部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二丝杆安装座上并向下延伸后通过第二联轴器与中模驱动装置的输出部位相连接,所述第二升降丝杆的顶部与第二丝杆螺母螺纹连接以实现中模驱动装置与浮动中模的传动连接。

3、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上冲模还包括上冲模板、荷重元、上冲头安装板、第一导向滑轨和第一导向滑座,所述上冲模板、荷重元和上冲头安装板由上往下可升降地依次布置,所述荷重元的顶部与上冲模板的底部相连接,所述荷重元的底部与上冲头安装板的顶部相连接,所述上冲头安装在上冲头安装板的底面,所述第一导向滑轨设有四个并均竖直地布置在模架的内侧面上并分别位于上冲模板的四角位置的外围,所述第一导向滑座设有四个并分别可升降地安装在各自对应的第一导向滑轨上,四个第一导向滑座分别与上冲模板的四角位置相连接。

4、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浮动中模还包括中模安装板、第二导向滑轨和第二导向滑座,所述中模安装板可升降地水平布置在模架的内部并位于上冲模的下方,所述压制中模安装在中模安装板的顶部,所述第二导向滑轨设有四个并均竖直地布置在模架的内侧面上并分别位于中模安装板的四角位置的外围,所述第二导向滑座设有四个并分别可升降地安装在各自对应的第二导向滑轨上,四个第二导向滑座分别与中模安装板的四角位置相连接。

5、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浮动中模还包括芯棒、芯棒安装支架和芯棒升降驱动装置,所述芯棒升降驱动装置通过芯棒安装支架安装在浮动中模的下方,所述芯棒安装在芯棒升降驱动装置的输出部位上并位于下冲模的下方,所述芯棒的顶部向上在穿过下冲模上开设的通孔后可升降地布置在下冲头上开设的芯棒孔内,所述芯棒的顶部可在中模驱动装置或者芯棒升降驱动装置的带动下在下冲头的芯棒孔内上下移动或者向上伸出到下冲头的上方。

6、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模架的内部还设有若干个竖直布置的导向柱,所述上冲模的边缘位置设有若干个相应的第一导向套,每个第一导向套均套设在各自对应的导向柱上,所述浮动中模的边缘位置设有若干个相应的第二导向套,每个第二导向套均套设在各自对应的导向柱上。

7、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中模驱动装置设有两个并分别对称地安装在下冲模安装隔板的底面两侧,所述第二丝杆安装座设有两个并分别对称地安装在下冲模安装隔板的两侧,所述第二升降丝杆设有两个并分别竖直地布置在两个中模驱动装置的上方,所述第二丝杆螺母设有两个并分别对称地安装在浮动中模的底部,两个第二升降丝杆的底部分别可转动地安装在各自对应的第二丝杆安装座上,两个第二升降丝杆的底部分别向下延伸并通过相应的第二联轴器与各自对应的中模驱动装置的输出部位相连接,两个第二升降丝杆的顶部分别与各自对应的第二丝杆螺母螺纹连接以实现两个中模驱动装置与浮动中模的传动连接。

8、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用于加注粉料的送粉机构,所述送粉机构包括粉盒、送粉块、压紧气缸、气缸安装支架、压紧连接臂、送粉摆臂、送粉摆动电机和电机安装支架,所述粉盒安装在模架的顶部,所述送粉摆动电机通过电机安装支架安装在模架的中部,所述压紧气缸设有至少一个,每个压紧气缸均通过气缸安装支架可转动地安装在模架的顶部,每个压紧气缸的输出杆均可拆卸地转动连接在压紧连接臂的中部,所述送粉摆臂的一端安装在送粉摆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压紧连接臂的一端可拆卸地转动连接在送粉摆臂的另一端,所述送粉块可平移地布置在浮动中模的上方,所述浮动中模的顶部还设有滑板,所述滑板位于压制中模的外围,所述滑板的顶面与压制中模的顶面保持平齐,所述压紧连接臂的另一端可拆卸地转动连接在送粉块的顶部,所述送粉块的底面可在压紧气缸的带动下与滑板的顶面或者压制中模的顶面紧密的滑动接触,所述送粉块的底面凹设有送粉槽,所述送粉块的送粉槽可在送粉摆动电机的带动下与压制中模的压制通孔相对齐以实现粉料的加注,所述粉盒的出粉口通过输送管与送粉块的顶部开设的与送粉槽相导通的进粉孔相导通,所述压紧连接臂由一端向另一端依次设置为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与第二连接臂之间还设有调整螺栓,所述调整螺栓的头部端安装在第二连接臂靠近第一连接臂的一端端部,所述第一连接臂靠近第二连接臂的一端端部设有螺纹孔,所述调整螺栓的尾部端与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臂可绕着调节螺栓的轴向方向旋转,所述第一连接臂的另一端开设有开口朝下的第一转动连接槽,所述第二连接臂的另一端开设有开口朝下的第二转动连接槽,所述压紧气缸设有两个,两个压紧气缸的输出杆上均开设有开口朝下的第三转动连接槽,所述送粉摆臂的另一端设有第一转动连接轴,所述送粉块的顶部设有第二转动连接轴,所述第二连接臂的中部设有第三转动连接轴,所述第一转动连接轴、第二转动连接轴和第三转动连接轴均水平布置且其轴向方向均与送粉块平移的方向保持垂直,所述第一转动连接轴的外侧面与第一转动连接槽的顶面滑动接触以实现送粉摆臂与压紧连接臂的可拆卸的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连接轴的外侧面与第二转动连接槽的顶面滑动接触以实现压紧连接臂与送粉块的可拆卸的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转动连接轴的两端外侧面分别与两个压紧气缸的第三转动连接槽的顶面滑动接触以实现两个压紧气缸与压紧连接臂的可拆卸的转动连接。

9、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上冲模还包括第一光栅尺,所述第一光栅尺包括第一光栅读数头和第一标尺光栅,所述第一光栅读数头安装在上冲模的一侧,所述第一标尺光栅竖直地安装在模架的内侧面上并位于靠近上模架的一侧的位置,所述第一光栅读数头的读数面与第一标尺光栅的工作面滑动接触以实现对上冲模的位移距离的监测,所述浮动中模还包括第二光栅尺,所述第二光栅尺包括第二光栅读数头和第二标尺光栅,所述第二光栅读数头安装在浮动中模的一侧,所述第二标尺光栅竖直地安装在模架的内侧面上并位于靠近浮动中模的一侧的位置,所述第二光栅读数头的读数面与第二标尺光栅的工作面滑动接触以实现对浮动中模的位移距离的监测。

10、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联轴器和第二联轴器均包括包括第一膨胀连接件、第二膨胀连接件和连接衬座,所述第一膨胀连接件和第二膨胀连接件分别可胀紧地布置在连接衬座的内部顶端和内部底端,所述第一膨胀连接件和第二膨胀连接件均包括外胀紧套、内胀紧套、胀紧块和胀紧螺栓,所述外胀紧套套设在内胀紧套的外围,所述胀紧块设有两个并均设置为圆环状,两个胀紧块分别上下相对地布置在外胀紧套和内胀紧套之间,所述内胀紧套的外表面设置为“〉”形,所述外胀紧套的内表面设置为“〈”形,从而使外胀紧套和内胀紧套之间的环状空间的截面形状呈沙漏形,两个胀紧块的截面形状均设置为相应的等腰梯形,所述第一膨胀连接件和第二膨胀连接件中相互靠近的两个胀紧块上分别设有若干个螺纹孔,所述第一膨胀连接件和第二膨胀连接件中相互远离的两个胀紧块上分别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第一膨胀连接件和第二膨胀连接件的胀紧螺栓均设有若干个并分别在穿过相应的通孔后与各自对应的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膨胀连接件和第二膨胀连接件的胀紧螺栓的头部端分别由连接衬座的两端露出到外部。

11、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膨胀连接件和第二膨胀连接件的外胀紧套均设有沿着其轴向方向延伸的第一断口,所述第一断口的两侧端面分别凸设有若干个呈犬牙交错状布置的卡齿,所述第一膨胀连接件和第二膨胀连接件的内胀紧套均设有沿着其轴向方向延伸的第二断口。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3、本发明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采用中模浮动式结构,可实现零件的自动压制成型和脱模,并且零部件较少,使得本发明的整体高度较低,控制精度较高,可有效提高成品的成型质量,方便维护,节约了生产成本。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