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面研磨抛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37346发布日期:2023-12-01 18:59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平面研磨抛光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研磨抛光装置的,尤其是涉及一种平面研磨抛光机。


背景技术:

1、研磨是机械加工的一种精加工方式,能够提高工件的表面光洁度。研磨的形式一般为平面研磨,平面研磨主要包括干研磨和湿研磨。

2、干研磨是将磨料嵌入到研磨盘上,通过研磨盘上的磨料对工件进行研磨。湿研磨是将研磨剂添加到研磨盘与工件之间,研磨盘通过研磨剂对工件进行研磨。

3、干研磨和湿研磨都是将研磨介质挤压在工件表面上,通过挤压力使工件与研磨介质发生摩擦、挤压和搓动以完成研磨,从而在研磨过程中,研磨介质在挤压力的作用下容易对工件表面造成划痕。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使研磨介质不易在研磨过程中在工件表面造成划痕,本技术提供一种平面研磨抛光机。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平面研磨抛光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平面研磨抛光机,包括:

4、研磨盒,底端呈开口状,且用于放置工件;

5、磨料盒,设置于所述研磨盒的顶端,且用于向所述研磨盒内供应磨料;

6、供风管,设置有两组,一组所述供风管连通于所述研磨盒的侧壁,另一组所述供风管连通于所述研磨盒的顶端,所述研磨盒侧壁的所述供风管用于使进入所述研磨盒的磨料旋转,所述研磨盒顶端的所述供风管用于使进入所述研磨盒的磨料旋转且冲击在工件上;

7、夹紧组件,设置于所述研磨盒底部的侧壁,且用于夹紧工件。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工件放置在研磨盒的底端,且使工件的研磨加工表面位于研磨盒内,夹紧组件夹紧工件,使工件相对研磨盒固定,磨料盒将磨料供应到研磨盒内,然后将风通过供风管通入到研磨盒内,位于研磨盒侧壁的供风管内的风吹动磨料旋转,位于研磨盒顶端的供风管内的风吹动磨料旋转且冲击在工件上,磨料在旋转以及冲击的过程中不断研磨工件的表面,使得磨料不易因受挤压而在工件的表面上造成划痕。

9、可选的,位于所述研磨盒侧壁的一组所述供风管设置有多个,且绕所述研磨盒一周设置,所述供风管呈弧形,且将风力沿所述研磨盒内侧壁的切线方向供入所述研磨盒内。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的供风管使风力易于处于旋转状态,再使风力沿研磨盒内侧壁的切线方向吹入研磨盒内,使得供风管易于使磨料旋转。

11、可选的,位于所述研磨盒顶端的一组所述供风管设置有多个,且绕所述研磨盒的中心轴线设置,所述供风管沿远离所述研磨盒中心轴线的方向倾斜设置,且在所述研磨盒上的投影与远离所述研磨盒中心轴线的方向呈夹角设置。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倾斜设置的供风管易于为磨料提供冲击在工件上的风力,供风管在研磨盒上的投影与远离研磨盒中心轴线的方向呈夹角设置,使得供风管也能够为磨料提供旋转的风力,从而通过研磨盒顶端的供风管使得磨料易于旋转且冲击在工件上。

13、可选的,位于所述研磨盒顶端的所述供风管与所述研磨盒的连通处为柔性连接,位于所述研磨盒顶端的所述供风管与所述研磨盒之间固连有处于受力状态的调节弹簧,所述磨料盒与所述研磨盒转动连接,且侧壁固连有多个与位于所述研磨盒顶端的所述供风管一一对应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抵接于所述供风管的侧壁。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磨料盒,磨料盒带动调节杆转动,在调节弹簧的弹力作用下,调节调节杆与供风管侧壁的抵接位置,当调节杆与供风管的抵接位置靠近供风管与研磨盒的连通处时,使供风管的倾斜角度增大,当调节杆与供风管的抵接位置远离供风管与研磨盒的连通处时,使供风管的倾斜角度减小,从而通过转动磨料盒,能够对供风管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从而使得磨料冲击工件的作用力便于调控。

15、可选的,所述磨料盒外侧壁上螺纹套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磨料盒转动状态的固定螺母。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磨料盒转动后,转动固定螺母,使固定螺杆抵紧在研磨盒上,固定螺母通过螺纹使磨料盒相对研磨盒难以转动,从而使得磨料盒对供风管的调节状态易于维持。

17、可选的,所述磨料盒的底端穿设在所述研磨盒的顶端,所述磨料盒的底端滑动穿设有出料板,所述出料板靠近所述磨料盒内部的一侧固连有出料杆,所述出料杆滑动穿出所述磨料盒的顶端,所述出料杆远离所述出料板的一端与所述磨料盒的顶端之间固连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用于驱使所述出料板滑入所述磨料盒的底端。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供应磨料时,滑动出料杆,且使复位弹簧积蓄弹力,使出料杆推动出料板滑动,出料板滑出磨料盒的底端后,使磨料盒与研磨盒连通,磨料盒内的磨料掉落到研磨盒内;当完成磨料供应后,松开出料杆,在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出料杆带动出料板复位,使磨料盒与研磨盒的连通关闭,从而使得磨料盒便于向研磨盒内供应磨料。

19、可选的,所述研磨盒内侧壁的底部开设有多个夹紧槽,所述夹紧组件包括夹紧块和夹紧风管,所述夹紧块和所述夹紧风管均设置有多个,且均与所述夹紧槽一一对应,所述夹紧块与所述夹紧槽相适配,且滑动设置于所述夹紧槽内,所述夹紧风管固定穿设在所述研磨盒的侧壁内,且连通于所述夹紧槽的槽底,所述夹紧风管用于向所述夹紧槽内通风。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向夹紧风管内通入风,夹紧风管将风导入到夹紧槽内,风力推动夹紧块滑动,且使夹紧块抵紧在工件的侧壁上,从而使得工件易于固定到研磨盒的底端。

21、可选的,所述研磨盒的顶端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动端与所述研磨盒固连,且固定端固连有机架,所述机架上固连有与所述研磨盒正对的抛光盒,所述抛光盒内部的底端转动设置有抛光盘,所述抛光盘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机架固连,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穿入到所述抛光盒内与所述抛光盘同轴固连,所述抛光盒的侧壁设置有供液组件,所述供液组件用于在所述研磨盒进入所述抛光盒时将抛光液添加到所述抛光盘上。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工件夹紧在研磨盒后,通过气缸将研磨盒以及工件推动到抛光盒内,在研磨盒进入抛光盒时,供液组件将抛光液添加到抛光盘上,工件的抛光加工表面通过抛光液与抛光盘抵接,通过电机驱动抛光盘转动,抛光盘在转动过程中通过抛光液对工件进行抛光,从而使得工件的两侧能够同时分别进行研磨和抛光,提高了工件加工的效率。

23、可选的,所述供液组件包括与所述抛光盒连通的供液管,所述供液管内用于通入抛光液,所述供液管内固定设置有两个隔环,两个所述隔环之间设置有供液板,所述供液板与所述供液管之间留有间距,且用于封闭所述隔环,所述供液板连接有驱动部,所述驱动部用于在所述研磨盒进入所述抛光盒时驱动所述供液板从一个所述隔环滑动到另一个所述隔环。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研磨盒进入抛光盒时,驱动部驱动供液板从一个隔环滑动到另一个隔环,供液板在一个隔环的位置时通过封闭隔环使供液管处于封闭状态,在供液板从一个隔环滑动到另一个隔环的过程中,由于隔环与供液管之间留有间距,供液管内的抛光液能够从供液管流动到抛光盒内,直到供液板封闭另一个隔环,从而使得抛光液便于进行自动添加。

25、可选的,所述驱动部包括滑动穿设在所述抛光盒侧壁的驱动块,所述驱动块位于所述供液管的上方,且位于所述抛光盒内的一端沿靠近所述供液管的方向倾斜设置,所述驱动块固连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中部滑动设置在所述供液管开设的滑孔内,且远离所述驱动块的一端与所述供液板固连,所述连接杆上固连有用于封闭所述滑孔的封闭板,所述驱动块与所述供液管之间固连有用于驱使所述驱动块复位的驱动弹簧。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研磨盒进入抛光盒时,研磨盒的侧壁通过驱动块的斜面推动驱动块滑动,驱动块通过连接杆带动供液板滑动,且使驱动弹簧积蓄弹力,使得供液板便于在研磨盒进入抛光盒时实现从靠近抛光盒的隔环滑动到远离抛光盒的隔环。

27、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8、通过设置研磨盒、磨料盒和供风管,使得磨料能够在旋转风力的作用下研磨工件的表面,使得磨料不易在研磨过程中在工件表面造成划痕;

29、通过设置调节杆、调节弹簧以及固定螺母,使得磨料盒能够通过转动自身来调节供风管的倾斜角度,从而使得磨料冲击在工件上的作用力便于调控;

30、通过气缸将研磨盒推动到抛光盒内,使得工件能够研磨和抛光同步进行;

31、通过设置驱动块、连接杆、供液板以及隔环,使得供液管内的抛光液便于在研磨盒进入抛光盒时自动添加到抛光盘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