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81861发布日期:2024-04-01 13:50阅读:6来源:国知局
渣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金属冶炼,具体涉及一种渣包。


背景技术:

1、铜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炉渣一般需经过缓慢冷却成固态再进行浮选,再冷却过程中承载熔融态炉渣的装置称为渣包。在缓冷的第一阶段,需让热熔体炉渣缓慢自然冷却,以利于炉渣中的铜晶粒长大,便于回收,该阶段称为空冷;待空冷一定时间后,进入缓冷的第二阶段,一般向炉渣表面喷淋水,加速其冷却过程,以提高渣包周转效率。

2、传统的渣包由铸造或焊接而成,在冷却过程中,缓冷时间过长,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生产需求。且无法保证渣包外壁的均匀散热,影响到渣包的使用寿命。因此,现有的渣包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渣包。该渣包具有均匀的冷却效果,可以加速炉渣的缓冷过程,提高炉渣的整体缓冷效果,同时延长了渣包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渣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包括:

3、渣包本体,所述渣包本体的外壁周向包覆冷却腔,所述冷却腔内具有多个条形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冷却腔沿所述渣包本体的周向分为多个独立的小冷却腔;

4、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设在所述冷却腔的下端,所述进水管上设有总进水口,所述进水管上设有多个出水口,一个所述出水口与一个所述小冷却腔的下端相连;

5、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设在所述冷却腔的上端,所述出水管上设有总出水口,所述出水管上设有多个进水口,一个所述进水口与一个所述小冷却腔的上端相连。

6、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渣包,包括渣包本体、进水管和出水管。渣包本体的外壁周向包覆冷却腔,冷却腔内有多个条形隔板,隔板将冷却腔沿渣包本体的周向分为多个独立的小冷却腔;进水管设在冷却腔的下端,进水管上设有总进水口,进水管上设有多个出水口,一个出水口与一个小冷却腔的下端相连,冷却水从总进水口进入进水管,然后在经过各个出水口流入到各个小冷却腔内;出水管设在冷却腔的上端,出水管上设有总出水口,出水管上设有多个进水口,一个进水口与一个小冷却腔的上端相连,当小冷却腔内的冷却水溢满后从进水口流入到出水管内,最后经过出水管的总出水口流出渣包。通过将冷却腔分为多个小冷却腔,进水管内的冷却水被分为多股冷却水进入每个小冷却腔内,解决了因为渣包冷却腔的腔体太大,冷却水进水区域的温度与冷却水出水区域的温度相差太大,使渣包冷却不均匀的问题,从而更好的加速了渣包空冷阶段的冷却进程,保障了炉渣缓冷过程中金属晶粒的长大。由此,该渣包具有均匀的冷却效果,可以加速炉渣的缓冷过程,提高炉渣的整体缓冷效果,同时延长了渣包的使用寿命。

7、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渣包还可以具有如下技术特征: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水管的总出水口连接主管道一端,所述主管道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分管道的一端和第二分管道的一端,所述第一分管道上设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二分管道上设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一分管道的另一端设在所述渣包本体的内腔上端,所述第二分管道的另一端在所述渣包本体外。由此,可以将冷却水喷淋在炉渣表面,加速炉渣的冷却,节约成本。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分管道的另一端连接循环水箱。由此,可以将冷却水进行循环利用。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循环水箱连接冷却换热装置。由此,可以将冷却水进行循环利用。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总进水口与所述循环水箱相连。由此,可以将冷却水进行循环利用。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小冷却腔的数量不少于12。由此,可以提高渣包的冷却均匀性和效率。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渣包本体的上端周向设有圆形挡板,所述圆形挡板上开有溢流出水口。由此,可以避免渣包外壁被腐蚀,延长渣包寿命。

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溢流出水口与溢流水箱相连。

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却腔的外壁上设有吊具。由此,可以方便移动渣包。

1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吊具对称设置。

17、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渣包,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渣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的总出水口连接主管道一端,所述主管道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分管道的一端和第二分管道的一端,所述第一分管道上设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二分管道上设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一分管道的另一端设在所述渣包本体的内腔上端,所述第二分管道的另一端在所述渣包本体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渣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管道的另一端连接循环水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渣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箱连接冷却换热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渣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总进水口与所述循环水箱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渣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冷却腔的数量不少于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渣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渣包本体的上端周向设有圆形挡板,所述圆形挡板上开有溢流出水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渣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出水口与溢流水箱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渣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腔的外壁上设有吊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渣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具对称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渣包,渣包包括渣包本体、进水管和出水管,渣包本体的外壁周向包覆冷却腔,冷却腔内有多个条形隔板,隔板将冷却腔沿渣包本体的周向分为多个独立的小冷却腔;进水管设在冷却腔的下端,进水管上设有总进水口,进水管上设有多个出水口,一个出水口与一个小冷却腔的下端相连;出水管设在冷却腔的上端,出水管上设有总出水口,出水管上设有多个进水口,一个进水口与一个小冷却腔的上端相连。该渣包具有均匀的冷却效果,可以加速炉渣的缓冷过程,提高炉渣的整体缓冷效果,同时延长了渣包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国,刘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9
技术公布日:2024/3/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