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工具制造用抛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85136发布日期:2024-03-13 20:32阅读:8来源:国知局
一种金属工具制造用抛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金属工具抛光,具体为一种金属工具制造用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1、金属工具制造中的抛光是将金属工件的表面通过摩擦和研磨等过程,使其表面光滑、亮泽,并去除表面的毛刺、氧化物或其他缺陷的工序。抛光的目的是改善金属工件的外观,提高其表面质量和光洁度,机械抛光常用的设备有抛光机、研磨机等,抛光机通过旋转或振动的方式,将金属工件放置在抛光盘上,通过盘面的旋转或振动,使研磨材料接触金属表面,以达到抛光的效果。

2、如公开号为cn213319343u的一种金属工具制造打磨装置,包括支撑台,支撑台顶部两侧均固接有立杆,两个立杆两端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梁,横梁的底部安装有打磨机构;支撑台的上方设有工作台,支撑台的顶部开设有容纳槽,容纳槽的内部活动设有底座,底座的顶部与工作台底部固接;容纳槽的内部于底座的两侧对称安装有纵向移动组件;所述工作台顶部开设有u型通槽,u型通槽内嵌合有u型板,u型板的两侧板上对称安装有夹持组件;工作台的两侧底部对称固接有l型固定板,l型固定板的竖板上固定安装有伸缩气缸,伸缩气缸的活塞端与u型板固接;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打磨的过程中对金属工具前后左右移动,提高了打磨范围以及打磨效率,但是该装置在使用时还存在一定的缺陷;

3、该装置在使用时,若需要提高打磨范围,需要先后调节纵向和横向位置,操作比较繁琐,先后调节的时间控制不好容易使抛光不均匀。

4、因此我们便提出了金属工具制造用抛光装置能够很好的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工具制造用抛光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抛光装置纵向移动和纵向移动不能同时进行,操作比较繁琐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金属工具制造用抛光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顶部外表面与支撑架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的内部设有支撑座,且支撑座通过其内部对称设置的两个旋转杆与支撑座的两侧内表面转动连接,所述支撑座的外表面套设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内部两端还设置有驱动轮,所述壳体的一侧顶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电机,所述控制电机的输出端与抛光轮固定连接,且抛光轮的一端与控制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壳体远离控制电机一侧的内表面转动连接;

3、还包括:

4、往复摆动机构,安装于支撑座的内部,一端与控制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支撑座的内部转动连接;

5、限位夹持机构,安装于传送带的上端;

6、吸尘冷却系统,安装于壳体的一侧顶部外表面。

7、优选的,所述往复摆动机构包括皮带轮组件、单旋往复丝杆、连接架、驱动轮和连接轴承,所述单旋往复丝杆设置在支撑座的内部,且一端与支撑座内部转动连接,所述单旋往复丝杆的另一端通过皮带轮组件与控制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通过控制电机的输出端带动皮带轮组件可以带动单旋往复丝杆旋转,使得通过支撑座可以实现往复移动。

9、优选的,所述连接架对称固定连接在支撑座的两侧外表面,且连接架的两侧与驱动轮的两端通过连接轴承连接,所述驱动轮的一端贯穿连接轴承与外接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提供了往复移动的动力。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通过支撑座可以带动其两端对称设置的连接架和与连接架通过轴承连接的驱动轮往复移动,使得传送带可以带动待抛光的工具往复移动,再通过外接电机带动驱动轮的旋转可以实现工具的传送和往复移动同时进行,使得操作更加便携。

11、优选的,所述限位夹持机构包括双向丝杆、手柄和限位夹持板,所述双向丝杆设置在两侧连接架之间,且双向丝杆的一端与连接架转动连接,另一端贯穿连接架与手柄固定连接,所述双向丝杆的外表面对称设有限位夹持板。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通过手柄带动双向丝杆转动,从而带动两个限位夹持板相对移动,从而对工具进行夹持,使抛光时工具不会发生位移和偏移,使抛光效果更好。

13、优选的,所述吸尘冷却系统包括双向风机、吸尘管、储尘仓、过滤网、吸尘罩、出风管和出风罩,所述双向风机设置在壳体的一侧,且与壳体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双向风机的一侧通过吸尘管贯穿储尘仓与吸尘罩固定连接,所述储尘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网。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通过双向风机可以产生吸力并将抛光时产生的碎屑通过吸尘管和吸尘罩吸入储尘仓的内部,并通过储尘仓内部的过滤网将碎屑灰尘过滤在储尘仓中,防止碎屑影响工作环境。

15、优选的,所述双向风机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出风管,且出风管远离双向风机的一端与出风罩连接固定。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通过双向风机可以将吸入的气体通过出风管和出风罩吹至抛光轮的表面,对其进行降温,减少抛光轮的磨损。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金属工具制造用抛光装置,可以在将待抛光工具纵向移动的同时进行横向往复移动,使得操作更便携,其具体内容如下:

18、(1)设置有往复摆动机构,通过控制电机的输出端带动皮带轮组件转动,从而带动单旋往复丝杆转动,单旋往复丝杆转动的同时可以带动支撑座往复移动,从而通过支撑座两端的连接架和与其轴承连接的驱动轮移动,同时启动与驱动轮连接的外接电机,使得传送带在传送待抛光工具时可以往复移动,使抛光均匀,操作更加便携。

19、(2)设置有限位夹持机构,通过拧动手柄可以带动双向丝杆转动,双向丝杆转动的同时可以带动两个限位夹持板相对移动,对待抛光工具进行夹持限位,防止在进行抛光时,工具受到压力发生位移,直接影响抛光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金属工具制造用抛光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底部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2),所述电动伸缩杆(2)的顶部外表面与支撑架(3)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3)的内部设有支撑座(4),且支撑座(4)通过其内部对称设置的两个旋转杆(5)与支撑座(4)的两侧内表面转动连接,所述支撑座(4)的外表面套设有传送带(6),所述传送带(6)的内部两端还设置有驱动轮(7),所述壳体(1)的一侧顶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电机(9),所述控制电机(9)的输出端与抛光轮(11)固定连接,且抛光轮(11)的一端与控制电机(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壳体(1)远离控制电机(9)一侧的内表面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工具制造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摆动机构(10)包括皮带轮组件(1001)、单旋往复丝杆(1002)、连接架(1003)、驱动轮(7)和连接轴承(1004),所述单旋往复丝杆(1002)设置在支撑座(4)的内部,且一端与支撑座(4)内部转动连接,所述单旋往复丝杆(1002)的另一端通过皮带轮组件(1001)与控制电机(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金属工具制造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1003)对称固定连接在支撑座(4)的两侧外表面,且连接架(1003)的两侧与驱动轮(7)的两端通过连接轴承(1004)连接,所述驱动轮(7)的一端贯穿连接轴承(1004)与外接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工具制造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夹持机构(8)包括双向丝杆(801)、手柄(802)和限位夹持板(803),所述双向丝杆(801)设置在两侧连接架(1003)之间,且双向丝杆(801)的一端与连接架(1003)转动连接,另一端贯穿连接架(1003)与手柄(802)固定连接,所述双向丝杆(801)的外表面对称设有限位夹持板(80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工具制造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冷却系统(12)包括双向风机(1201)、吸尘管(1202)、储尘仓(1203)、过滤网(1204)、吸尘罩(1205)、出风管(1206)和出风罩(1207),所述双向风机(1201)设置在壳体(1)的一侧,且与壳体(1)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双向风机(1201)的一侧通过吸尘管(1202)贯穿储尘仓(1203)与吸尘罩(1205)固定连接,所述储尘仓(120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网(120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金属工具制造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风机(120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出风管(1206),且出风管(1206)远离双向风机(1201)的一端与出风罩(1207)连接固定。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工具制造用抛光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还包括:往复摆动机构,安装于支撑座的内部,一端与控制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支撑座的内部转动连接;限位夹持机构,安装于传送带的上端;吸尘冷却系统,安装于壳体的一侧顶部外表面。该金属工具制造用抛光装置安装有往复摆动机构,通过控制电机的输出端带动皮带轮组件转动,从而带动单旋往复丝杆转动,单旋往复丝杆转动的同时可以带动支撑座往复移动,从而通过支撑座两端的连接架和与其轴承连接的驱动轮移动,同时启动与驱动轮连接的外接电机,使得传送带在传送待抛光工具时可以往复移动,使抛光均匀,操作更加便携。

技术研发人员:孙小茹,王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马鞍山如鼎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4
技术公布日:2024/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