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蜡模脱蜡后模壳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73937发布日期:2024-03-22 10:26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蜡模脱蜡后模壳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熔模铸造,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蜡模脱蜡后模壳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1、现有的熔模定向凝固铸造技术中,模壳的底盘部分与水冷铜盘全部接触,铸件和模壳中的热量自上而下传导进入水冷铜盘,形成纵向的温度梯度;在定向凝固工艺中,除了需要足够大的纵向温度梯度,有时因为组树结构或避免杂晶方面的原因,还需要调节局部纵向和横向温度梯度的大小。传统工艺中,往往通过组树结构或抽拉参数来调节温度梯度。但这样会对整个工艺过程其他特性都带来很大影响,带来未知的或负面的效果,因此一般不能随意更改组树结构或抽拉参数。

2、经检索,授权公告号cn114346175b公开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的一种蜡模脱蜡后模壳冷却装置,包括箱体,箱体间隔设有多个用于冷却模壳的冷却仓,箱体的上部设有横梁,横梁的下部设有多个与冷却仓的开口一一对应适配的密封盖;每一个冷却仓的两相对侧对应设有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密封盖设有对应连通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的连通通道,密封盖对应连通通道两端的两相背侧面均设有楔形面一,冷却仓的开口两相对侧均设有楔形面二,楔形面一与楔形面二配合实现进气通道、连通通道和出气通道的密封连通。该发明达到了使蜡模最终均匀冷却收缩的目的,保证了蜡模在冷却后的尺寸精度,避免使用冷却水与模壳直接接触激冷造成模壳变形问题,提高了蜡模高温脱蜡后模壳的冷却效率。

3、但是,上述设计还存在不足之处,上述设计冷却过程中模壳与冷却仓底部接触的部位容易出现散热效果较差的问题,并且该冷却装置由于模壳降温需要一段时间,而冷却装置只有一个,因此一次只能对一组模壳进行冷却,从而导致出现待冷却的模壳较多,而冷却装置较少,模壳需要等待上一组模壳冷却完成才能够进行冷却的问题,使得冷却效率降低,而若是设置多组冷却装置则又会使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蜡模脱蜡后模壳冷却装置,解决相关技术中冷却过程中模壳与冷却仓底部接触的部位容易出现散热效果较差,并且由于模壳降温需要一段时间,而冷却装置只有一个,因此一次只能对一组模壳进行冷却,从而导致出现待冷却的模壳较多,而冷却装置较少,模壳需要等待上一组模壳冷却完成才能够进行冷却的技术问题。

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蜡模脱蜡后模壳冷却装置,包括:环形框架、冷却机构、翻转机构和冷却壳组,所述冷却机构用于对脱蜡后的模壳进行冷却降温,所述翻转机构用于在冷却降温过程中对模壳进行翻转;

3、所述冷却机构包括控制板,所述控制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圆柱凸轮,所述圆柱凸轮的顶部转动安装有转动套,所述转动套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两根伸缩气管,所述伸缩气管呈对称设置,所述伸缩气管的伸缩端外侧固定套设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控制杆,所述控制板的顶部开设有控制槽,所述控制杆滑动连接在控制槽内,所述转动套的底部滑动连接有两个阀片,阀片用于控制伸缩气管的通断,所述阀片上固定安装有滑座,所述滑座滑动连接在圆柱凸轮上,所述转动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旋转板,旋转板用于控制转动套转动,所述圆柱凸轮上开设有凸轮槽,且圆柱凸轮呈中空设置,所述滑座滑动连接在凸轮槽内,所述旋转板上开设有两个拨动槽,所述控制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气泵,所述气泵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抽风管,所述气泵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出风管,出风管的顶端穿过圆柱凸轮的中空段,并与转动套转动连接;

4、所述冷却壳组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上开设有插槽,所述第二壳体上固定安装有插板,所述插板与插槽相配合,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互远离一侧均固定安装有两根滑杆,所述滑杆呈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互远离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拨动板,所述拨动板与旋转板相适配,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互远离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冷风管,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互靠近一侧均开设有卡槽。

5、进一步地:所述翻转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八根固定杆,八根固定杆上均转动安装有限位轮,位于左侧的四个限位轮顶部和位于右侧的四个限位轮的顶部均滑动连接有转动环,两个转动环之间固定安装有同一个翻转板,所述翻转板上转动设置有多个滑轮。

6、进一步地:位于左侧的转动环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两个安装块,两个安装块之间固定安装有同一根链条,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翻转电机,所述翻转电机的输出轴外侧固定安装有链轮,所述链轮与链条相啮合,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块固定板,两块固定板上均固定安装有缓冲器,两块转动环相互远离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与缓冲器相配合使用。

7、进一步地:所述翻转板上开设有通槽,两块翻转板相互远离一侧均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外侧固定套设有驱动同步轮,从左往右第二个滑轮和从右往左第二个滑轮上均固定套设有从动同步轮,所述驱动同步轮与从动同步轮上传动连接有同一根同步带。

8、进一步地:两个转动环的外侧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轮滑动连接在限位槽内,位于上方的翻转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气缸,两个气缸的输出端均贯穿位于上方的翻转板,并延伸至两块翻转板之间。

9、进一步地:所述环形框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滑轨,所述滑杆滑动连接在滑轨内。

10、进一步地:所述环形框架内设置有第一输送带、两组输送辊和两组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设置有两根,且两根第一输送带呈对称设置,两组输送辊分别设置在环形框架的两个环形处,且两组输送辊呈对称设置,两组第二输送带分别位于翻转机构的左右两侧,两组第二输送带呈对称设置。

11、进一步地:所述环形框架的底部设置有下料输送带,下料输送带用于对冷却后的模壳进行下料输送,所述第一输送带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多根第一支撑腿,两块控制板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腿,所述下料输送带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条第三支撑腿。

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3、通过设置滑轨与冷却壳组相配合,实现了在输送冷却壳组的过程中自动上下料的作用,解决了操作人员手动将模壳组树放置在冷却壳组内效率低,且存在烫伤风险的问题;

14、通过设置冷却机构实现了在输送过程中,利用冷却壳组的移动轨迹驱动伸缩气管与冷风管对接以及分离,实现了在输送辊输送过程中对冷却壳组冷却降温,当一组冷却壳组输出时,下一组冷却壳组无缝衔接,实现单工位同时对多个模壳组树降温的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模壳降温时由于模壳降温需要一段时间,而冷却装置只有一个,因此一次只能对一组模壳进行冷却效率较低的问题;

15、通过设置翻转机构在冷却过程中对冷却壳组进行一次翻转,能够避免模壳组树与第一壳体底部接触的部位未完全得到冷却的问题,同时能够将模壳组树的安装座一侧翻转至下方,以便于下料时能够稳稳的落在下料输送带上。



技术特征:

1.一种蜡模脱蜡后模壳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框架(1)、冷却机构(2)、翻转机构(3)和冷却壳组(13),所述冷却机构(2)用于对脱蜡后的模壳进行冷却降温,所述翻转机构(3)用于在冷却降温过程中对模壳进行翻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蜡模脱蜡后模壳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3)包括底座(301),所述底座(30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八根固定杆(302),八根固定杆(302)上均转动安装有限位轮(303),位于左侧的四个限位轮(303)顶部和位于右侧的四个限位轮(303)的顶部均滑动连接有转动环(304),两个转动环(304)之间固定安装有同一个翻转板(305),所述翻转板(305)上转动设置有多个滑轮(3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蜡模脱蜡后模壳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左侧的转动环(304)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两个安装块(307),两个安装块(307)之间固定安装有同一根链条(308),所述底座(30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翻转电机(310),所述翻转电机(310)的输出轴外侧固定安装有链轮(311),所述链轮(311)与链条(308)相啮合,所述底座(30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块固定板(322),两块固定板(322)上均固定安装有缓冲器(312),两块转动环(304)相互远离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缓冲板(313),所述缓冲板(313)与缓冲器(312)相配合使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蜡模脱蜡后模壳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板(305)上开设有通槽(314),两块翻转板(305)相互远离一侧均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316),所述驱动电机(316)的输出轴外侧固定套设有驱动同步轮(317),从左往右第二个滑轮(306)和从右往左第二个滑轮(306)上均固定套设有从动同步轮(318),所述驱动同步轮(317)与从动同步轮(318)上传动连接有同一根同步带(319)。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蜡模脱蜡后模壳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转动环(304)的外侧均开设有限位槽(321),所述限位轮(303)滑动连接在限位槽(321)内,位于上方的翻转板(30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气缸(320),两个气缸(320)的输出端均贯穿位于上方的翻转板(305),并延伸至两块翻转板(305)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蜡模脱蜡后模壳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框架(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滑轨(7),所述滑杆(135)滑动连接在滑轨(7)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蜡模脱蜡后模壳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框架(1)内设置有第一输送带(4)、两组输送辊(5)和两组第二输送带(6),所述第一输送带(4)设置有两根,且两根第一输送带(4)呈对称设置,两组输送辊(5)分别设置在环形框架(1)的两个环形处,且两组输送辊(5)呈对称设置,两组第二输送带(6)分别位于翻转机构(3)的左右两侧,两组第二输送带(6)呈对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蜡模脱蜡后模壳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框架(1)的底部设置有下料输送带(11),下料输送带(11)用于对冷却后的模壳进行下料输送,所述第一输送带(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多根第一支撑腿(8),两块控制板(201)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腿(9),所述下料输送带(1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条第三支撑腿(12)。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熔模铸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蜡模脱蜡后模壳冷却装置,环形框架、冷却机构、翻转机构和冷却壳组,所述冷却机构用于对脱蜡后的模壳进行冷却降温,所述翻转机构用于在冷却降温过程中对模壳进行翻转;通过设置冷却机构实现了在输送过程中,利用冷却壳组的移动轨迹驱动伸缩气管与冷风管对接以及分离,实现了在输送辊输送过程中对冷却壳组冷却降温,当一组冷却壳组输出时,下一组冷却壳组无缝衔接,实现单工位同时对多个模壳组树降温的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模壳降温时由于模壳降温需要一段时间,而冷却装置只有一个,因此一次只能对一组模壳进行冷却效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唐宁,包梦渔,秦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永瀚特种合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