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浆法生产低碳钢渗铝锅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196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料浆法生产低碳钢渗铝锅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冶金,更详细地说属于金属表面处理。
在钢制品的表面上渗铝的方法是已知的,例如有液体渗铝法,粉末包埋法,膏剂法,料浆渗铝法等等。所说的钢制品常指涡轮发动机的涡轮叶片和导向叶片,钢管或大勺等。三机部六二一所和国营三0三五厂对于在导向叶片上用水溶性料浆法渗铝-铬的工艺作了研究(见《金属热处理》1980年第5期);Su-905321号专利中叙述过一种在钢管表面上料浆渗铝的方法;沈阳大勺厂用液体渗铝的方法,在大勺的表面上制造铝保护层(《五金科技》,1977年第2期)。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把料浆法渗铝的技术用于制造低碳钢渗铝锅,使其具有耐高温氧化性,耐腐蚀性和耐磨性,以提高锅的使用寿命。
按本发明,先将已成型的低碳钢锅体在300~400℃的温度下进行预处理,至锅体发兰为止,以除去其表面的油污。冷却至室温后进行喷涂,在锅体的外表面上涂上一层料浆渗剂,后者由渗铝剂和粘合剂所组成。渗铝剂中含铝粉(250目左右)60~80%(按重量),氧化铝25~35%,耐火土3~4%,氯化铵1~2%。粘合剂是由聚乙烯醇和水组成的,前者按重量占2~5%,后者为95~98%。将渗铝剂与粘合剂混合即为料浆渗剂,两者的比例为10∶6~8。
涂好料浆渗剂之后,在烘箱中烘干,温度为80~120℃,时间为20分钟左右。烘干后进行热处理。先将涂好料浆渗剂并烘干了的锅体装入铁箱内,焊接密封,将此铁箱置于高温炉中,炉温为800~1000℃。在此热处理过程中,渗剂中的铝向钢锅表面扩散,形成保护性的渗铝层。保温时间为5~8小时。之后冷却至300℃以下出炉,气割开箱,取出热处理后的锅体。将此锅体砂光、铆把即为产品。
按本发明生产渗铝锅,工艺简单,将锅体表面加热予处理而不采用化学方法,因而没有环境污染的问题。操作过程中也无须抽真空或通氩气等惰性气体加以保护。生产成品低,也不象液体渗铝法那样需要在高温条件下操作,改善了工人的劳动条件。
实施例将已成型的低碳钢锅体在300℃下进行加热予处理,至锅体发兰为止,以除去其表面的油污,冷却至常温后,用喷枪在锅体外表面涂上一层料浆渗剂。此料浆渗剂是将渗铝剂与粘合剂按重量比例10∶7混合而制成的,渗铝剂中含有70%的铝粉(250目),25%的氧化铝,3%的耐火土和2%的氯化铵。粘合剂中含有3.0%的聚乙烯醇(聚合度为1750)和97%的水。涂好料浆渗剂之后,在烘箱中烘干,温度为120℃,时间为20分钟。烘干后进行热处理。先将涂好料浆渗剂并烘干了的锅体装入铁箱内,焊接密封,将此铁箱置于高温炉中,在950℃下保温6小时,然后冷却至300℃以下出炉,气割开箱取出热处理后的锅体。将此锅体砂光、铆把即成产品。按此法生产的低碳钢渗铝锅的寿命与未渗铝的锅比较,提高了5倍。
权利要求
1.一种生产低碳钢渗铝锅的工艺,其特征在于用料浆法在低碳钢锅体外表面上制造-铝铁保护层。
专利摘要
本发明叙述一种用料浆法生产渗铝锅的工艺。将低碳钢锅体加热预处理之后,在锅体外表面涂上一层料浆渗剂,经高温扩散形成一保护性渗铝层。按本发明生产的渗铝锅寿命比未渗铝的钢锅提高了5倍。并且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改善了劳动条件。
文档编号C23C10/30GK86107604SQ86107604
公开日1988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1986年11月3日
发明者成军令, 高纬宇, 曲志文, 张传亮, 张泽平, 崔学仁 申请人:青岛市铝制品总厂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