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油除锈防锈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128阅读:16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除油除锈防锈剂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表面处理用的除油除锈防锈剂。
金属材料和金属制品在电镀或涂装前其表面的除油和除锈,过去大多是先在碱液中除油,然后再在酸液中除锈,即除油和除锈是分步进行的。这种方法工序复杂,辅助设备很多,不宜于自动线生产。近年来,科学实验证明,对基体金属表面的油污和锈斑处理。选用合适的浸蚀剂和乳化剂,配制成一种混合溶液,在这种溶液中,同时进行除油和除锈,简化了处理工艺,减少了设备,缩短了处理时间,达到了良好效果。但是,现有的除油除锈一步法工艺仅适用于油污及锈斑不太严重的金属表面预处理,若金属表面粘附有大量的油污和锈斑,就难以清除干净,而且,对用于电镀的金属制品,在电镀前,为去除残留的油污及中和酸,还需进行弱腐蚀处理,甚至要经特殊预处理。即使经清洗除锈后,如不能立即进行长期防锈处理还需进行钝化处理或磷化处理。尽管如此,都只能有暂时性的防锈作用。现有的除油除锈一步法防锈性能差,除油除锈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金属表面处理用的除油除锈防锈剂,它既能使除油除锈钝化同步进行,处理效率高,而且对基体金属无腐蚀,防锈时间长,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适用范围广。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以铝粉(俗称银粉)为金属防锈剂,氢氧化钠为皂化剂,六次甲基四胺为缓蚀剂,聚氧乙烯脂肪醇醚和环氧乙烷为乳化剂。将上述原料按一定的配比倒入搪瓷容器或耐腐蚀玻璃容器内进行混合后,加入一定量自来水,发生强烈放热反应,待冷却至35~40℃时,再加入适量的磷酸进行酸化,搅拌均匀,保持PH=1~2即成。
具体的配方如下(1)铝粉(俗称银粉)含量为12~15克/升,(2)氢氧化钠含量为6~10克/升,(3)六次甲基四胺含量为12~15克/升,(4)聚氧乙烯脂肪醇醚为乳白色膏状固体,含量为6~10克/升,(5)环氧乙烷含量为12~15毫升/升,(6)自来水为250~350毫升/升,(7)磷酸为600~700毫升/升。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配制方法,性能及操作使用步骤加以详细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是分别称取氢氧化钠6克,铝粉13克,六次甲基四胺13克,聚氧乙烯脂肪醇醚6克,置取环氧乙烷12毫升,将上述原料全部放入预先清洗洁净的搪瓷容器,加入300毫升自来水,此时发生强烈放热反应,反应温度达95±5℃,放置在室温下自然冷却至35℃,再徐徐加入磷酸(浓度为85%)650毫升,测定PH=1.5,配制所成的溶液为淡黄色略带香味液体。
上述配制的溶液取样经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氢化物原子吸收光谱法、冷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分光光度法等方法分析结果证明无过量酚、氰、砷、汞、铬、铅和氟,系一般化工产品。分析结果见表1所示。
表1是本发明分析结果
本发明的操作使用步骤是将配制的原液(比重1.40),按原液∶水=1∶2比例配成水基溶液,对金属制品、工件进行浸洗,可加热使用,也可在室温使用。当溶液加热到50~80℃时,在10~15分钟可处理干净。处理小工件时,可将工件悬挂(离酸洗槽底100毫米)于溶液中,工件顶端应低于溶液50毫米进行浸洗。在处理大型工件时,采用喷液机循环进行喷洗。对于电镀金属部件,采用此溶液处理后,使用90℃以上热水冲洗,即可电镀或涂漆。每1毫升此溶液可处理金属表面积25~30平方厘米。通过处理后的金属表面放置在通风干燥处可防锈1月以上,再来涂漆喷漆时,不需除油酸洗处理,只要用清水冲洗去灰污,即可涂漆喷漆。
本发明化学性能稳定,使用周期长,消耗慢,溶液可不断添加。连续使用,除油、酸洗、钝化、磷化,同步进行。使用此溶液对金属部件处理后,金属表面平整光滑。对有色金属与黑色金属均能达到除油除锈防锈一步法,增强电镀、镀层结合力和油漆涂膜结合力,提高了涂装质量。
按照国家规定的《金属清洗剂性能试验方法》标准进一步测试了本发明的基本性能,如表2所示。
将经本溶液清洗、除锈、干燥的45号钢片按常规方法涂刷油漆6道,待漆膜凉干后,进行油漆涂膜结合力试验,主要进行冲击试验和划痕试验。冲击试验方法是将一个重50克球状钢锤,直径为12毫米,从一米高处垂直落下,检查结果,其漆膜无裂痕现象。划痕试验方法是将划痕板压紧在钢片上,用18号缝纫针先在一个方向划长为15~20毫米条痕6条,再在垂直方向划条痕6条,然后用软毛刷在划痕上刷动,观察结果,漆膜完整,无脱落现象。实验表明经本溶液处理的涂漆钢片对油漆结合力符合要求。
对电镀镀层结合力进行试验,其方法是将45号钢片经本溶液处理后,用90℃热水进行冲洗,按常规镀铬方法镀铬,进行铬镀层结合力试验。主要进行了划痕试验和热循环试验。其划痕试验是用14号缝纫针垂直在镀层表面以1平方毫米内划痕至金属基体层,然后用针尖挑起其中任何一块涂膜直至膜落,试验表明,而未引起其它方块涂膜脱落。热循环试验是用镀铬钢片放在恒温箱内,经45℃恒温2小时后,冷至室温保持2小时,在0℃恒温2小时,又在室温保持2小时,再在45℃恒温2小时。经过热循环试验表明,钢片镀层结合力良好。
权利要求
1.一种金属表面处理用的含水除油除锈防锈剂,其特征是由铝粉、氢氧化钠、六次甲基四胺、聚氧乙烯脂肪醇醚、环氧乙烷和磷酸组成。
2.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含水除油除锈防锈剂,其特征是每升溶液中其铝粉为12~15克,氢氧化钠为6~10克,六次甲基四胺为12~15克,聚氧乙烯脂肪醇醚为6~10克,环氧乙烷为12~15毫升,水为250~350毫升,磷酸为600~700毫升。
专利摘要
一种金属表面处理用的含水除油除锈防锈剂,它主要由铝粉、氢氧化钠、六次甲基四胺、聚氧乙烯脂肪醇醚、环氧乙烷和磷酸组成。本发明化学性能稳定,使用周期长;消耗慢,除油、除锈、酸洗、钝化、磷化同步进行。使用本发明处理后的金属表面平整光滑,放置在通风干燥处可防锈1月以上,对有色金属与黑色金属均能达到除油除锈防锈一步法,经处理后金属表面可直接电镀或涂漆,增强了电镀层结合力和油漆涂膜结合力,提高了涂装质量。
文档编号C23G1/06GK86107238SQ86107238
公开日1987年4月22日 申请日期1986年10月22日
发明者孙忠锋 申请人:孙忠锋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