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潜入式节能高效喷氧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0694阅读:4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潜入式节能高效喷氧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炼钢系统,由其是平炉、电炉吹氧快速冶炼。
目前,国内外的平炉、电弧炉炼钢都普遍采用“喷枪吹氧冶炼法,”其氧枪是由外管、中间管、内管、铜喷头、法兰等焊接构成。使用它有缩短冶炼时间的优点,但还存在以下缺点有待解决。
1、用T紫铜浇铸成型的喷头易产生气孔砂眼,影响产品合格率。
2、紫铜与钢管焊接困难,易产生假焊而影响焊接强度。
3、喷头潜入钢液中吹氧易烧损脱头,铜熔于钢中影响钢质。
4、当喷头烧损时,氧气和冷却水都不可避免吹流于钢液面和渣层,既浪费能源又影响正常冶炼。
5、电弧炉用钢管直接吹氧,氧气利用不充分又大量消耗吹氧管。
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新型潜入式节能高效喷氧枪。该喷氧枪结构简单可靠,潜入钢液深度大,氧气利用充分,从根本上解决了脱头、漏水隐患、既节能又安全,并有快速更换喷氧头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由外管、中间管、内管、联接盘、喷氧头等构成,外管体有法兰和排水接管,中间管管端有法兰和进水接管,内管管端有氧气管接头,联接盘有螺纹和多个通水孔,喷氧头内有通氧孔,一头有螺纹,外管、中间管、内管的下端与联接盘焊接,联接盘的螺纹与喷氧头螺纹旋合联接。
附图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是由外管、中间管、内管、联接盘、喷氧头等构成,外管(1)一件,管体焊有出水接管,管体上端焊有法兰,法兰内装有密封件,用于密封中间管外径。中间管(2)一件,管体上焊有进水接管,管端上焊有法兰,法兰内有密封件,用于密封内管外径,内管(3)一件,管体上端有氧气管接头,联接盘(4)一件,上部有三个不同高度的管台,用于焊接外管、中间管、内管,中间管台圆周上均匀钻有若干通水孔,内腔通氧、下部有螺纹,喷氧头(5)一件,是非金属材料制成,外型是上大下小的圆锥体,内有通孔与下部多孔相通,喷射氧流,上部螺纹与联接盘旋合。
本实用新型的操作顺序和工作原理为先将外管(1)上的出水接管与排水管接通,再将中间管(2)的进水接管与进水管接通,开进水阀门,此时冷却水流入内管(3)外壁与中间管(2)内壁的管腔,由于冷却水有压力,水经中间管上部流入,通过联接盘(4)多孔流入中间管外壁和外管内壁,至下而上流出喷枪体,水的不断循环流动起到了冷却内管、中间管、外管和联接盘的作用,氧枪体有循环水后,可将喷氧头(5)旋入联接盘,再将氧枪插入炉内,调整好安装高度,使联接盘等于或稍高于渣面,保证氧枪体有良好的循环冷却条件,从根本上杜绝氧枪体烧坏漏水的隐患发生,能节省更换氧枪所花的辅助时间。氧气是由内管上部接管进入内管内腔,经联接盘和喷氧头内腔、并被喷氧头内腔加热,再从喷氧头下部多孔喷射入钢液中。加热后的氧气有利于冶炼,增产节能。由于喷氧头是用耐高温的非金属材料制成,故能适应冶炼不同的钢种。如冶炼超低碳合金钢种可用高强氮化硼喷氧头,冶炼易脱碳钢种,可用高强石墨喷氧头,一般钢种冶炼选用低价的高强耐火材料做成的喷氧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突出效果1、设计新颖、使用安全可靠,从根本上解决了因脱头而烧坏氧枪体所发生的漏水事故。
2、喷氧头潜入钢液深,氧气利用充分,并有自行预热氧气的作用,故能达到增产节能的效果。
3、喷氧头采用非金属材料制成,损坏后对钢水成份无影响。
4、适用范围广,对平炉、电弧炉等只要更换不同规格喷氧头都能使用。
5、适应冶炼各种不同钢种的变化,不同的钢种可选用适当材质做成的喷氧头。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潜入式节能高效喷氧枪,其特征是由外管、中间管、内管、联接盘、喷氧头等构成,外管(1)一件、管体焊有出水接管,管体上端焊有法兰,法兰内装有密封件,用于密封中间管外径,中间管(2)一件,管体上焊有进水接管,管端上焊有法兰,法兰内装有密封件,用于密封内管外径,内管(3)一件,管体上端有氧气管接头,联接盘(4)一件,上部有三个不同高度的管台,用于焊接外管、中间管、内管,中间管台圆周上均匀钻有若干通水孔,内腔通氧,下部有螺纹,喷氧头(5)一件,是非金属材料制成,外型是上大下小的圆锥体,内有通孔与下部多孔相通,喷射氧流,上部螺纹与联接盘旋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潜入式节能高效喷氧枪,它包括氧枪体和喷氧头体两部分。氧枪体有外管、中间管、内管,联接盘各一件,经组焊而成为一体,中间管、外管均有含密封的法兰盘,管体上有进水、排水、通氧接管和止回阀,喷氧头与喷帽联接组成一整体,喷氧头与喷帽能快速更换,氧枪体则不会因烧坏喷氧头而漏水,故不必更换,该喷氧枪有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安全可靠,喷氧头潜入钢液深,氧气利用充分,喷氧头不易粘钢,适用于平炉电弧炉吹氧。
文档编号C21C5/30GK2108102SQ9121469
公开日1992年6月24日 申请日期1991年7月8日 优先权日1991年7月8日
发明者张博惠, 张乐, 王晓平, 张媛 申请人:张博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