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钛铁精矿烧结制备烧结矿的方法

文档序号:8313561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一种钛铁精矿烧结制备烧结矿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冶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钛铁精矿烧结制备烧结矿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我国承德地区钛铁矿储量相当丰富,是世界钛资源中主要的矿产资源之一,钛铁矿原矿进彳丁选矿处理后,得到含一氧化钦尚的钦精矿和含铁尚的钦铁精矿。钦精矿可以作为制取钛白等的原料,钛铁精矿含有较高的铁、钒、钛成分,也具有较高的综合利用价值。
[0003]由于在钒钛磁铁矿烧结生产过程中,原料成本占烧结矿总成本的80%,因此使用廉价钛铁精矿粉,能从源头抓起,大幅度降低烧结矿成本,来达到进一步降低生铁成本的目的。钛铁精矿粉烧结过程中生成脆性的钙钛矿,导致液相生成量少,烧结矿强度低,粉化恶劣。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钛铁精矿烧结制备烧结矿的方法,通过对普通烧结工艺的不断优化、操作参数的调整,制备性能优良的烧结矿,为高炉冶炼提供了必要的保证。
[0005]本发明的钛铁精矿烧结制备烧结矿的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准备原料,其中按重量百分比钛铁精矿占40~70%,钒钛铁精矿占5~35%,铁矿粉占
5-15%,熔剂占8~15%,燃料占4~5% ;
2、将全部原料加水并放入混料机中混合,加水量为全部原料总重量的3~5%,混合均匀后获得粒度在3~5mm的待烧结料;
3、将待烧结料在烧结机中布料后,在烧结机上进行点火抽风烧结;其中烧结点火温度为1050~1250°C,点火负压5~6KPa,当烧结废气温度开始下降时完成烧结,烧结终点温度为300~450°C,烧结负压为 10~12KPa ;
4、当烧结废气温度降至<100°C时,将烧结后的物料取出,破碎筛分出粒度在5~40mm的部分,获得烧结矿。
[0006]上述的烧结矿的转鼓指数为60~70%,还原粉化指数为50~65%。
[0007]上述的钛铁精矿铁品位为55.0-65.0%,按重量百分比含S12 3-5%, CaO 0.5-2%,MgO 1-2%, Al2O3 1.5-3%, T12 5-8%, V2O5 0.5-0.9% ;钛铁精矿的粒度彡 0.5mm,并且粒度〈0.074mm的部分不少于70%。
[0008]上述的钒钛铁精矿铁品位为56.0-66.0%,按重量百分比含S12 1.0-6.0%,CaO
0.4-2.6%,MgO 0.7-3.2%,Al2O3 0.6-1.9%,T12 0.7-3.9%,V2O5 0.1-0.6% ;钒钛铁精矿的粒度< 0.5mm,并且粒度〈0.074mm的部分不少于70%。
[0009]上述的熔剂为白灰粉,按重量百分比含CaO彡80%,粒度彡0.5mm。
[0010]上述的燃料为焦粉,燃料含碳量彡80%,粒度彡3mm。
[0011 ] 本发明的方法的优点在于:针对钛铁精粉的物理化学特性,通过强化冶炼措施,优化操作参数,提高烧结矿的强度和粉化性能,为高炉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烧结矿,为高炉冶炼提供了必要的保证。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发明的钛铁精矿烧结制备烧结矿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的烧结设备为NEU-2012型烧结机。
[0014]本发明实施例中转鼓指数和成品率按GB8209-87标准进行测试,低温还原粉化指数按GB/T13242-91标准进行测试。
[0015]本发明实施例中点火是通入天然气和空气点火。
[0016]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白灰粉为市购普通工业产品。
[0017]本发明实施例中焦粉为市购普通工业产品。
[0018]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的铁品位为55.0~65.0%,按重量百分比含S12 3-5%, CaO
0.5-2%, MgO 1-2%, Al2O3 1.5-3%, T12 5-8%, V2O5 0.5-0.9%,钛铁精矿的粒度彡 0.5mm,并且粒度〈0.074mm的部分不少于70% ;
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的钒钛磁铁矿的铁品位为56.0-66.0%,按重量百分比含S12
1.0-6.0%,CaO 0.4-2.6%,MgO 0.7-3.2%,Al2O3 0.6-1.9%,T12 0.7-3.9%,V2O5 0.1-0.6%,钒钛铁精矿的粒度< 0.5mm,并且粒度〈0.074mm的部分不少于70% ;
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的铁矿粉的铁品位TFe为45.0-65.0%,铁矿粉的的粒度< 0.5mm,并且粒度〈0.074mm的部分不少于70% ;
本发明实施例得到的烧结矿的转鼓指数为60~70%,还原粉化指数为50~65%。
[0019]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待烧结料在烧结机中布料厚度为670~720mm。
[0020]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白灰粉按重量百分比含CaO彡80%,粒度彡0.5mm。
[0021]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焦粉含碳量多80wt%,粒度< 3mm。
[0022]实施例1
准备原料,其中按重量百分比钛铁精矿占40%,钒钛铁精矿占35%,铁矿粉占5%,熔剂占15%,燃料占5%;
将全部原料加水并放入混料机中混合,加水量为全部原料总重量的5%,混合均匀后获得粒度在3~5mm的待烧结料;
将待烧结料在烧结机中布料后,在烧结机上进行点火抽风烧结;其中烧结点火温度为1050°C,点火负压6KPa,当烧结废气温度开始下降时完成烧结,烧结终点温度为300 °C,烧结负压为IlKPa ;
当烧结废气温度降至< 100°C时,将烧结后的物料取出,破碎筛分出粒度在5~40_的部分,获得烧结矿,转鼓指数为70%,还原粉化指数为50%。
[0023]实施例2
方法同实施例1,不同点在于:
(O原料,其中按重量百分比钛铁精矿占70%,钒钛铁精矿占5%,铁矿粉占13%,熔剂占8%,燃料占4%;
(2)加水量为全部原料总重量的3% ; (3)烧结点火温度为1150°C,点火负压5KPa,当烧结废气温度开始下降时完成烧结,烧结终点温度为400°C,烧结负压为12KPa ;
(4)烧结矿转鼓指数为60%,还原粉化指数为65%。
[0024]实施例3
方法同实施例1,不同点在于:
(1)原料,其中按重量百分比钛铁精矿占45%,钒钛铁精矿占25%,铁矿粉占15%,熔剂占10.5%,燃料占 4.5% ;
(2)加水量为全部原料总重量的4%;
(3)烧结点火温度为1250°C,点火负压5KPa,当烧结废气温度开始下降时完成烧结,烧结终点温度为450°C,烧结负压为IlKPa ;
(4)烧结矿转鼓指数为65%,还原粉化指数为60%。
[0025]实施例4
方法同实施例1,不同点在于:
(O原料,其中按重量百分比钛铁精矿占61%,钒钛铁精矿占15%,铁矿粉占8%,熔剂占12%,燃料占4%;
(2)加水量为全部原料总重量的4%;
(3)烧结点火温度为1150°C,点火负压6KPa,当烧结废气温度开始下降时完成烧结,烧结终点温度为350°C,烧结负压为1KPa ;
(4)烧结矿转鼓指数为66%,还原粉化指数为58%。
【主权项】
1.一种钛铁精矿烧结制备烧结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 (1)准备原料,其中按重量百分比钛铁精矿占40~70%,钒钛铁精矿占5~35%,铁矿粉占5-15%,熔剂占8~15%,燃料占4~5% ; (2)将全部原料加水并放入混料机中混合,加水量为全部原料总重量的3~5%,混合均匀后获得粒度在3~5mm的待烧结料; (3)将待烧结料在烧结机中布料后,在烧结机上进行点火抽风烧结;其中烧结点火温度为1050~1250°C,点火负压5~6KPa,当烧结废气温度开始下降时完成烧结,烧结终点温度为300~450°C,烧结负压为 10~12KPa ; (4)当烧结废气温度降至<100°C时,将烧结后的物料取出,破碎筛分出粒度在5~40mm的部分,获得烧结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钛铁精矿烧结制备烧结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烧结矿的转鼓指数为60~70%,还原粉化指数为50~6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钛铁精矿烧结制备烧结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钛铁精矿铁品位为55.0-65.0%,按重量百分比含S12 3-5%, CaO 0.5-2%, MgO 1-2%, Al2O31.5-3%, T12 5-8%, V2O5 0.5-0.9% ;钛铁精矿的粒度彡0.5mm,并且粒度〈0.074mm的部分不少于7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钛铁精矿烧结制备烧结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钒钛铁精矿铁品位为56.0-66.0%,按重量百分比含S12 1.0-6.0%,CaO 0.4-2.6%,MgO0.7-3.2%,Al2O3 0.6-1.9%,T12 0.7-3.9%,V2O5 0.1-0.6% ;钒钛铁精矿的粒度彡 0.5mm,并且粒度〈0.074mm的部分不少于7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钛铁精矿烧结制备烧结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熔剂为白灰粉,按重量百分比含CaO彡80%,粒度彡0.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钛铁精矿烧结制备烧结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料为焦粉,燃料含碳量多80%,粒度< 3mm。
【专利摘要】一种钛铁精矿烧结制备烧结矿的方法,属于冶金技术领域,按以下步骤进行:(1)准备原料,其中按重量百分比钛铁精矿占40~70%,钒钛铁精矿占5~35%,铁矿粉占5~15%,熔剂占8~15%,燃料占4~5%;(2)加水混合获得粒度在3~5mm的待烧结料;(3)在烧结机中布料后进行点火抽风烧结;(4)当烧结废气温度降至≤100℃时,将烧结后的物料取出,破碎筛分出粒度在5~40mm的部分。本发明的方法针对钛铁精粉的物理化学特性,通过强化冶炼措施,优化操作参数,提高烧结矿的强度和粉化性能,为高炉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烧结矿,为高炉冶炼提供了必要的保证。
【IPC分类】C22B1-22
【公开号】CN104630457
【申请号】CN201510065025
【发明人】薛向欣, 姜涛, 杨松陶, 周密, 段培宁
【申请人】东北大学
【公开日】2015年5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2月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