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效硬化性钢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8947103阅读:来源:国知局
. 0035%W下。 阳103] 另一方面,为了稳定地得到上述的化的使工具寿命延长的效果,期望将化的含量 设为0.0005%W上。 阳 104] Bi:0 ~0.4%
[01化]Bi具有降低切削阻力、使工具寿命延长的作用。因此,根据需要可W含有Bi。然 而,Bi的含量变多时,带来热加工性的降低。因此,含有Bi的情况下,将其的量设为0.4% W下。Bi的含量优选设为0.3 %W下。 阳106] 另一方面,为了稳定地得到上述的Bi的使工具寿命延长的效果,期望将Bi的含量 设为0.03%W上。
[0107] 上述的化W及Bi可W仅含有其中的任一种、或W 2种复合的方式而含有。含有 的情况下运些元素的总含量为化W及Bi的含量为各自的上限值时的0. 405%也没有关系, 优选设为0.3%W下。
[0108] 本发明的时效硬化性钢为具有如下化学组成的钢:上述的元素,且余量由化W及 杂质组成,杂质中的P、TiW及N为P:0.03%W下、Ti:不足0.005%W及N:不足0.0080%, 此外,前述的由式(1)表示的Fl为0.68W上、由式(2)表示的F2为1.05W下、并且由式 (3)表示的F3为0. 12W上。
[0109] 需要说明的是,杂质是指在工业上制造钢铁材料时从作为原料的矿石、废料或制 造环境等混入的物质。 阳 110] P:0.03%W下 阳111] P作为杂质而被含有,在本发明中为不优选的元素。即、P在晶界偏析,从而降低初 性。因此,将P的含量设为0.03 %W下。P的含量优选设为0.025 %W下。
[0112] Ti:不足 0.005%
[0113] Ti作为杂质而被含有,在本发明中为不特别优选的元素。目P、Ti通过与N和/或 C键合、从而形成TiN和/或TiC导致初性的降低,特别是其含量变为0. 005%W上时,使初 性大幅劣化。因此,将Ti的含量设为不足0.005%。为了确保良好的初性,Ti的含量优选 设为0. 0035%W下。
[0114] N:不足 0.0080%
[0115]N作为杂质而被含有,在本发明中,是会将VW氮化物形式固定的不优选的元素。 良P、作为氮化物而析出的V无助于时效硬化,因此为了抑制氮化物的析出,必须降低N的含 量。因此,N的含量需要不足0.0080%。N的含量优选设为0.0070%W下、进一步优选设为 不足 0. 0060%。
[0116] Fl:0.68W上
[0117] 对于本发明的时效硬化性钢, 阳1化]Fl = C+0. 3Mn+0. 25Cr+0. 6Mo.....(I)
[0119] 由上式表示的Fl必须为0. 68 W上。 阳120] 如上所述,上述的式(1)中的元素符号意味着该元素的W质量%计的含量。 阳12UFl为对于泽透性的指标。Fl若满足上述的条件,则热锻后的组织成为W贝氏体为 主相的组织。
[0122] Fl不足0. 68时,在热锻后的组织中混入先共析铁素体、V的碳化物在相界面析出, 因此时效处理前的硬度上升、或时效硬化能力变小。 阳123] Fl优选为0. 70W上、进一步优选为0. 72W上。此外,Fl优选为1. 3W下。 阳124] F2 :1.05W下 阳1巧]对于本发明的时效硬化性钢, 阳126] F2 =C+0.lSi+0. 2Mn+0. 15Cr+0. 35V+0. 2Mo.....(2) 阳127] 由上式表示的F2必须为I. 05 W下。 阳12引如上所述,上述的式(2)中的元素符号意味着该元素的W质量%计的含量。
[0129] F2为表示时效处理前的硬度的指标。本发明的时效硬化性钢仅满足上述的Fl条 件时,存在时效处理前的硬度变得过高、切削加工时的切削阻力变大、或工具寿命也缩短的 情况。
[0130]目P、F2超过1. 05时,时效处理前的硬度变得过高。为了将时效处理前的硬度设为 310HVW下,需要将上述的各合金元素的含量设为规定的范围内、并且满足Fl的条件、且满 足F2的条件。
[0131]F2优选为1. 00W下。此外,F2优选为0. 60W上、若为0. 65W上则进一步优选。 阳13引F3:0.12W上
[0133] 对于本发明的时效硬化性钢, 阳134] F3 = -4. 5C+Mn+Cr-3. 5V-0. 8Mo.....(3)
[0135] 由上述式表示的F3必须为0. 12W上。
[0136] 如上所述,上述的式(3)中的元素符号意味着该元素的W质量%计的含量。 阳137] F3为表示时效处理后的初性的指标。目P、仅满足Fl W及F2的条件时,存在时效处 理后的初性降低、不能确保作为目标的初性的情况。 阳138]旨P、F3不足0.12时,时效处理后的初性降低。为了确保作为目标的初性,需要将 上述各合金元素的含量设为规定的范围内、并且满足Fl的条件W及F2的条件、并且满足F3 的条件。
[0139]F3优选为0. 30W上、进一步优选为0. 45W上。
[0140] 需要说明的是,Fl若为0.68W上、并且F2若为1.05W下,则对于F3的上限不需 要设定特别限定。 阳141] 对于本发明的时效硬化性钢,贝氏体的平均块尺寸优选为15~60 y m。本发明中 贝氏体的"块"是指,利用邸SD巧IectronBackScatterDiffraction)法实施组织的取向 解析的情况下,由取向差为15°W上的边界围绕的区域。贝氏体的平均块尺寸越大、时效前 的硬度越低,因此得到良好的切削性。另一方面,平均块尺寸过大时,初性变低。平均块尺 寸更优选为20ymW上。此外,平均块尺寸更优选为45ymW下、更进一步优选为30ymW 下。
[0142] 本发明的时效硬化性钢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定,由通常的方法烙炼、调整化学 组成即可。
[0143] W下示出W如上所述而制造的本发明的时效硬化性钢为原材料,制造汽车、工业 机械、建筑机械等的机械部件的方法的一个例子。
[0144] 首先,由将化学组成调整为前述范围的钢制作供于热锻的材料(W下,称为"热锻 用原材料")。
[0145] 作为上述的热锻用原材料,可W任意为对铸锭进行初社的钢巧、对连铸材进行初 社的钢巧、或者对运些钢巧进行热社或热锻的棒钢等。 阳146] 接着,对上述的热锻用原材料进行热锻、进而进行切削加工而精制为规定的部件 形状。 阳147]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上述的热锻,例如,W将热锻用原材料在1100~1350°C下进 行0. 1~300分钟加热之后、精锻后的表面溫度成为900°CW上的方式进行锻造,然后,将 800~400°C的溫度区域的平均冷却速度设为10~90°C/分钟〇). 2~1. 5°C/秒)冷却 至室溫。如此操作而进行冷却之后,进一步进行切削加工、精制为规定的部件形状。 阳148] 800~400°C的溫度区域的平均冷却速度越快,贝氏体的平均块尺寸越小。该平均 冷却速度的下限优选为15°C/分钟、上限优选为70°C/分钟。
[0149] 最后实施时效处理,得到具有期望的特性的汽车、工业机械、建筑机械等的机械部 件。
[0150]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时效处理,例如在540~700°C的溫度域、优选为560~ 680°C的溫度域下进行。对于该时效处理的保持时间,例如,设为30~1000分钟等,根据机 械部件的尺寸(质量)而适宜调整。 阳151] W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详细地说明本发明。 阳152] 实施例1 阳153] 利用50kg真空烙化炉烙炼表1W及表2中示出的化学组成的钢1~35。
[0154]表IW及表2中的钢1~23为化学组成处于由本发明规定的范围内的钢。另一 方面,表2中的钢24~35为化学组成在本发明中规定的条件外的钢。
[01巧]需要说明的是,Ti栏中的"<0.OOl"表示作为杂质的Ti的含量低于0. 001%。 阳156][表U阳157]

大气中放置冷却、冷却至室溫。对于在大气中放置冷却时的冷却速度,在上述的条件下热锻 的棒钢的R/2附近("R"表示棒钢的半径)埋入热电偶、升溫至再次热锻的精制溫度附近 的溫度,之后在大气中放置冷却、进行测定。如此操作而测定的锻制后的800~400°C的溫 度区域的平均冷却速度约为40°C/分钟(0. 7°C/秒)。 阳161] 对于各试验编号,针对在由热锻精制为上述的直径35mm之后冷却至室溫的棒钢 之中的一部分,采取不实施时效处理的状态(即、保持冷却的状态),将棒钢的两端部各切 掉100mm,然后从残留的中央部切取试验片,进行时效处理前的硬度与组织的贝氏体面积率 的调查。
[0162] 另一方面,对于各试验编号,对其余的进行热锻的棒钢实施在610~630°C下保持 60~180分钟的时效处理,将棒钢的两端部各切掉100mm,然后,从残留中央部切取试验片, 进行时效处理后的硬度的调查。此外,对于各试验编号,从棒钢切取试验片,进行时效处理 后的夏比冲击试验中的吸收能量与疲劳强度的调查。 阳163] 硬度测定如下述那样实施。首先,截断棒钢,W切截面成为被检面的方式埋设树脂 进行镜面研磨、准备试验片。接着,基于JISZ2244(2009)中的"维氏硬度试验-试验方 法",对于在被检面的R/2部("R"表示半径)附近10个点,将试验力设为9. 8N来实施硬 度测定。对上述10个点的值进行算术平均作为维氏硬度。时效处理前的硬度为310HVW 下的情况下,判断为硬度低,将其作为目标。
[0164] 组织的贝氏体的面积率的测定如下所述而实施。将硬度测定中使用的埋设树脂、 进行镜面研磨的试验片用硝酸乙醇腐蚀液进行蚀刻。对于蚀刻后的试验片,使用光学显微 镜W倍率200倍拍摄组织。从拍摄的照片利用图像解析测定贝氏体的面积率。贝氏体的面 积率为70%W上的情况下,判断组织充分地贝氏体化,将其作为目标。 阳1化]对于初性,由使用带缺口深度2mm且缺口底半径Imm的U型缺口的标准试验片而 实施的夏比冲击试验评价的时效处理后的20°C下的吸收能量为12JW上的情况下,判断为 足够高,将其作为目标。
[0166] 对于疲劳强度,制作平行部的直径为8mm、长度为106mm的小野式旋转弯曲疲劳试 验片来调查。目P、W疲劳试验片的中屯、为棒钢的R/2部的方式采取上述的试验片,将试验数 设为8,在室溫、大气中W应力比为-1的条件实施小野式旋转弯曲疲劳试验。将至重复次数 为1.OXIO7次为止不断裂之中的应力振幅的最大值作为疲劳强度。疲劳强度为480MPaW 上的情况下,判断为疲劳强度足够高,将其作为目标。 阳167] 表3中示出上述的各调查结果。需要说明的是,将贝氏体的面积率为70%W上、达 成目标W及不足70 %、未达成目标在"贝氏体化"栏中分别W"O"W及"X"示出。此外, 表3中将"夏比冲击试验中的吸收能量"记作"夏比吸收能量"。进而,在表3中,将时效处 理后的硬度与时效处理前的WHV计的硬度之差一并记作"硬化量[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