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镍高韧性耐候钢板及其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485378阅读:来源:国知局
[0025] 上述无镍高韧性耐候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6] 1)按配比备料、然后依次进行转炉冶炼、炉外精炼、板坯连铸;
[0027] 2)对连铸板坯加热:加热炉中采用三段加热工艺,第一段:预热段温度设定 700-850°C;第二段:分为加热2-1段和加热2-2段,加热2-1段温度设定1050-1200°C,使 板坯温度快速通过1100-1200°C铜致热裂纹敏感温度;加热2-2段温度设定1200-1290°C; 第三段:均热段炉气温度设定为1220-1270°C;保证板坯出炉温度1200-1250°C,且板坯表 面和心部温差小于25°C。
[0028] 3)控制乳制:粗、精乳乳制过程中,首道次及末道次除鳞,除鳞时上下集管全部投 入,除鳞水压25-32MPa。其余道次根据厚度规格和温度控制要求有选择的投入,从而保证除 鳞效果。
[0029] 以普通Q345B(成分见表3)及本发明的耐候钢为对比样品,按TB/T2375-93《铁 路用耐候钢周期浸润腐蚀试验方法》进行周期浸润循环腐蚀试验。腐蚀试样按照TB/T 2375-93的要求加工成60mmX40mmX4mm的腐蚀样。试样尺寸精确到0. 01mm,重量精确到 0.0001g〇
[0030] 表 3Q345B成分
[0031]
[0032] 周期浸润试验参照TB/T2375-93规定进行,实验方法如下:试验溶液为0·Olmol/ L的NaHS03溶液,pH值在4. 4-4. 8范围内,每天补加适量0. 02mol/L的NaHSO3溶液,溶液温 度为45 ± 2°C,湿度为70 ± 5 %,烘烤后试样表面最高温度70 ± 10°C;每循环周期为60min, 其中浸润时间为12±1. 5min。试验时间:24h、48h、96h和144h。
[0033] 腐蚀率按TB/T2375- 93规定公式计算。腐蚀率的计算表达式为:
[0034] W= (w〇-wt)X106/ (2 (aXb+aXc+bXc)t)
[0035] 式中:W-腐蚀率,单位:g/m2 ·h;
[0036] wt-试样腐蚀t时间除锈后的重量,单位:g;
[0037] w。一试样腐蚀前的重量,单位:g;
[0038] a、b、C分别为试样的长、宽、高,单位:mm;
[0039] t一试验时间,单位:h。
[0040] 利用上述公式对周期浸润试验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三种试验钢试样经实验室 周期浸泡加速腐蚀24h、48h、96h和144h后的腐蚀率平均值,见表4,汇成曲线如图1所示。
[0041] 表4本发明实施例的耐大气腐蚀性能(g/m2 ·h)
[0042]
[0043] 从表4和图1可以看出,Q345B钢的腐蚀速率在24h至48h是增加的,除此之外, 两试验钢平均腐蚀速率随着试验时间的增加有整体下降趋势,这是因为随着试验时间的增 加,钢的表面形成了一定厚度的锈层,对基体形成了一定的保护作用,锈层中化学反应减 缓;本发明耐候钢的平均腐蚀速率比Q345B钢的平均腐蚀速率低,这是因为钢中都含有对 耐蚀性有益的元素Cu、Cr等。在周浸试验144小时以后,两试验钢的平均腐蚀速率都趋于 稳定,这时因为生成了具有稳定保护作用的内锈层,锈层越来越致密。
[0044] 从表2可以看出,本发明的耐候钢还具有良好的低温冲击韧性和较低的屈强比, 能够取代传统含Ni耐候钢应用于大气环境条件下,满足铁路车辆、集装箱制造和桥梁及户 外塔架等领域的需求。
[0045]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 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 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
【主权项】
1. 一种无镍高韧性耐候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耐候钢板的成分及重量百分比含 量为:C :0? 12wt % -0? 15wt %、Si :0? 15wt % -0? 30wt %、Mn :0? 80wt % -0? 95wt %、P : 彡 0? 015wt%、S :彡 0? 010wt%、Cu :0? 25wt% -0? 35wt%、Cr :0? 40wt% -0? 50wt%,其余为 Fe〇2. -种权利要求1所述无镍高韧性耐候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按配比备料、然后依次进行转炉冶炼、炉外精炼、板坯连铸; 2) 对连铸板坯加热:加热炉中采用三段加热工艺,第一段:预热段温度设定 700-850°C ;第二段:分为加热2-1段和加热2-2段,加热2-1段温度设定1050-1200°C,使 板坯温度快速通过1100-1200°C铜致热裂纹敏感温度;加热2-2段温度设定1200-1290°C ; 第三段:均热段炉气温度设定为1220-1270°C ; 3) 控制乳制。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加热后,需保证板坯出炉温度 1200-1250°C,且板坯表面和心部温差小于25°C。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控制乳制的粗、精乳 乳制过程中,首道次及末道次除鳞,除鳞时上下集管全部投入,除鳞水压25-32MPa。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耐候钢技术领域,具体地,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镍高韧性耐候钢板及其制造方法。它是由C、Si、Mn、Cu、Cr和Fe共6种化学成分冶炼轧制而成。该高韧性耐候钢板是在相应标准基础上添加适量Cu、Cr,通过C、Si、Mn窄成分控制,严格控制P、S含量,不添加Nb、V、Ti及贵重Ni元素,配合本发明的轧制工艺,实现钢板强度富余量合理、高韧性、良好焊接性能和表面质量等要求,极大降低了生产成本,适合大生产操作。
【IPC分类】C22C38/18, C21D8/02, C22C38/16, C22C38/04, C22C38/02
【公开号】CN105239007
【申请号】CN201510830756
【发明人】高立福, 王月香, 罗君高, 陈爱娇, 吴德发, 杨波
【申请人】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13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25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