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化池的加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62054阅读:1011来源:国知局
磷化池的加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磷化池的加热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磷化池在进行高温磷化的过程中需要80°至90°的高温,传统的对磷化池加热的方法是将加热用的蒸汽管放置在池内,蒸汽管的管壁上设置若干蒸汽孔,蒸汽管内通入蒸汽时,蒸汽从蒸汽管管壁上的蒸汽孔逸出,进而对池内的磷化液加热。这种加热方法存在以下不足:
[0003]一方面,蒸汽持续进入磷化液中会使磷化液的浓度持续降低,进而需要一直在磷化液中加溶质,使磷化液浓度保持稳定,增加了人力物力;另一方面,大部分蒸汽进入磷化液后又会不断逸出,带走大量热能,使热能利用率降低,增加了能量消耗,提高了磷化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磷化池的加热结构,它使磷化液浓度保持稳定,能量消耗较少,磷化成本较低。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磷化池的加热结构,包括钢制材料焊接制成的磷化池本体,所述磷化池本体包括底壁以及立设在底壁上的四个侧壁,所述底壁、四个侧壁围成磷化池的长方体内腔,所述磷化池本体外周面上设有环绕磷化池本体的凹槽,该凹槽的口部覆盖安装有一层钢板,所述钢板的边缘与凹槽槽壁固定连接,钢板与凹槽槽底之间填充保温纤维层,所述凹槽槽底上设有三段槽钢,所述三段槽钢分别位于磷化池本体的三个侧壁上,三段槽钢的开口端均与凹槽槽底固定连接,相邻槽钢的相向端焊接固定,形成密封结构的加热通道,加热通道的两端延伸出钢板,形成加热蒸汽的进口和出口。
[0007]为了保证槽钢与凹槽槽底之间的密封效果,优选地,所述槽钢与凹槽槽底焊接固定。
[0008]为了降低固定钢板与凹槽槽壁的成本,防止焊接方式损坏钢板,优选地,所述钢板与凹槽槽壁之间铆接固定。
[0009]为了保证槽钢的厚度,利于与凹槽槽底之间焊接固定,优选地,所述槽钢采用25号槽钢。
[0010]为了保证保温纤维层的保温效果,优选地,所述保温纤维层的厚度为50mm。
[0011]为了降低钢板的重量,降低制作成本,优选地,所述钢板的厚度为1_。
[0012]为了保证磷化池本体的强度,优选地,所述磷化池本体的底壁以及各侧壁的厚度均为10_。
[0013]为了对磷化池本体进行均匀加热,优选地,所述加热通道在磷化池本体上螺旋延伸。
[0014]为了制作环绕磷化池本体的凹槽,并填充保温纤维层,优选地,所述磷化池本体四个侧壁的上部焊接有呈喇叭口状的扩张部,所述扩张部在底壁上的投影与底壁的边缘重合,所述扩张部、底壁的边缘部分以及四个侧壁围成所述环绕磷化池本体的凹槽。
[0015]为了保证对槽钢的保温效果,优选地,所述钢板上设有对槽钢让位的凸台,所述凸台各壁到槽钢之间的距离均等于钢板与凹槽槽底之间的距离。
[0016]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1.不需要将蒸汽注入磷化液中,使磷化液的浓度保持稳定,不需要在磷化过程中向磷化液中加溶质,减少了人力物力,保证了磷化质量;
[0018]2.蒸汽在磷化池本体上的加热通道很长,在液化成冷却后才会离开加热通道,减少了能量消耗,降低了磷化成本。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的左视示意图;
[0021]图3为图1的俯视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
[0023]附图中,I为磷化池本体,11为底壁,12为侧壁,13为扩张部,2为凹槽,3为钢板,31为凸台,4为保温纤维层,5为槽钢,6为加热通道,7为加热蒸汽的进口,8为加热蒸汽的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参见图1至图3,为磷化池的加热结构的一种较佳的实施例,包括钢制材料焊接制成的磷化池本体I,所述磷化池本体I包括底壁11以及立设在底壁11上的四个侧壁12,本实施例中,所述磷化池本体I的底壁11以及各侧壁12的厚度均为10_。所述底壁11、四个侧壁12围成磷化池的长方体内腔,所述磷化池本体I外周面上设有环绕磷化池本体I的凹槽2,本实施例中,所述磷化池本体I四个侧壁12的上部焊接有呈喇叭口状的扩张部13,所述扩张部13在底壁11上的投影与底壁11的边缘重合,所述扩张部13、底壁11的边缘部分以及四个侧壁12围成所述环绕磷化池本体I的凹槽2。该凹槽2的口部覆盖安装有一层钢板3,本实施例中,所述钢板3的厚度为1mm。所述钢板3的边缘与凹槽2槽壁铆接固定,钢板3与凹槽2槽底之间填充保温纤维层4,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温纤维层4的厚度为50mm。
[0025]所述凹槽2槽底上设有三段槽钢5,本实施例中,所述槽钢5采用25号槽钢5。所述三段槽钢5分别位于磷化池本体I的三个侧壁12上,三段槽钢5的开口端均与凹槽2槽底焊接固定,相邻槽钢5的相向端焊接固定,形成密封结构的加热通道6,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通道6在磷化池本体I上螺旋延伸。加热通道6的两端延伸出钢板3,形成加热蒸汽的进口和出口 7、8。所述加热蒸汽的进口 7位于加热蒸汽的出口 8上方,加热效果更好,本实施例中,所述钢板3上设有对槽钢5让位的凸台31,所述凸台31各壁到槽钢5之间的距离均等于钢板3与凹槽2槽底之间的距离。
[0026]蒸汽由加热蒸汽的进口 7进入,在冷却后变成水,在蒸汽的压力下,将水从加热蒸汽的出口 8冲出接入磷化清洗池使用。本加热结构也可以用于皂化池加热。
[0027]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磷化池的加热结构,包括钢制材料焊接制成的磷化池本体,所述磷化池本体包括底壁以及立设在底壁上的四个侧壁,所述底壁、四个侧壁围成磷化池的长方体内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磷化池本体外周面上设有环绕磷化池本体的凹槽,该凹槽的口部覆盖安装有一层钢板,所述钢板的边缘与凹槽槽壁固定连接,钢板与凹槽槽底之间填充保温纤维层,所述凹槽槽底上设有三段槽钢,所述三段槽钢分别位于磷化池本体的三个侧壁上,三段槽钢的开口端均与凹槽槽底固定连接,相邻槽钢的相向端焊接固定,形成密封结构的加热通道,加热通道的两端延伸出钢板,形成加热蒸汽的进口和出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化池的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钢与凹槽槽底焊接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化池的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与凹槽槽壁之间铆接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化池的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钢采用25号槽钢。5.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化池的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纤维层的厚度为50mmo6.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化池的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的厚度为1_。7.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化池的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磷化池本体的底壁以及各侧壁的厚度均为10mm。8.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化池的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通道在磷化池本体上螺旋延伸。9.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化池的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磷化池本体四个侧壁的上部焊接有呈喇叭口状的扩张部,所述扩张部在底壁上的投影与底壁的边缘重合,所述扩张部、底壁的边缘部分以及四个侧壁围成所述环绕磷化池本体的凹槽。10.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化池的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上设有对槽钢让位的凸台,所述凸台各壁到槽钢之间的距离均等于钢板与凹槽槽底之间的距离。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磷化池的加热结构,包括磷化池本体,磷化池本体包括底壁以及立设在底壁上的四个侧壁,底壁、四个侧壁围成磷化池的长方体内腔,磷化池本体外周面上设有环绕磷化池本体的凹槽,该凹槽的口部覆盖安装有一层钢板,钢板的边缘与凹槽槽壁固定连接,钢板与凹槽槽底之间填充保温纤维层,凹槽槽底上设有三段槽钢,三段槽钢分别位于磷化池本体的三个侧壁上,三段槽钢的开口端均与凹槽槽底固定连接,相邻槽钢的相向端焊接固定,形成密封结构的加热通道,加热通道的两端延伸出钢板,形成加热蒸汽的进口和出口。它使磷化液浓度保持稳定,能量消耗较少,磷化成本较低。
【IPC分类】C23C22/00
【公开号】CN204714900
【申请号】CN201520423501
【发明人】赖洪成
【申请人】重庆市汇畅钢管制造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0月21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