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频臭氧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7521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中频臭氧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臭氧产生装置,具体是一种中频臭氧发生器。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工频臭氧发生器,其体积大、重量大、生产效率低。另外,工频臭氧发生器选用的介电管存在着密封性、耐温性及强度欠佳的问题,且采用中间支撑,其支撑处易造成电极杆的腐蚀及击穿,缩短了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体积小、重量轻、生产效率高的中频臭氧发生器,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耐温性及较高的强度,大大延长了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中频臭氧发生器,包括臭氧发生单元、干燥系统及控制系统,其臭氧发生单元包括至少一支以上的电极管和与其相配套置放电极管的介电管、由进气板、进气板底下的布气板、支撑、中隔板构成的进气室和由中隔板、支撑、下花板构成的出气室、固定在进气室进气板中间部位上包括高压帽、高压接头座、保险管、压力弹簧、熔断管座的高压电源引入件及介电管外侧由底板、下支撑多孔板、支撑及上花板组成的冷却水箱,其所述电极管与介电管同心垂直排列,所述电极管外径与介电管内径之间设有一定的间隙,所述电极管上端部插接有垂直联接管,所述联接管穿过所述冷却水箱上花板、出气室下花板、中隔板并与其固定,所述联接管上端部安装有中心带通孔的电极插头,所述电极管由导电线与熔断管座连接。
上述中所述电极管为正极、介电管为负极;所述介电管下端部为封口;
所述进气室进气板上设有横向进气口、中隔板上设有横向出气口;所述冷却水箱底板上设有横向进水口、上花板上设有横向出水口。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当在等同电压、气量状况下,其臭氧产量及浓度均大幅提高,从而降低了单位产量的能耗并使设备小型化,故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能耗少、生产效率高的特点和良好的密封性、耐温性及较高的强度,大大延长了使用寿命。


图1为本实用新的臭氧发生单元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流程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一种中频臭氧发生器,包括臭氧发生单元、干燥系统及控制系统,其臭氧发生单元包括至少一支以上的电极管14和与其相配套置放电极管14的介电管13、由进气板18、进气板18底下的布气板6、支撑7、中隔板20构成的进气室和由中隔板20、支撑10、下花板22构成的出气室、固定在进气室进气板18中间部位上包括高压帽1、高压接头座2、保险管3、压力弹簧4、熔断管座19的高压电源引入件及介电管13外侧由底板24、下支撑多孔板16、支撑15及上花板2234组成的冷却水箱,其所述电极管14与介电管13同心垂直排列,所述电极管14外径与介电管13内径之间设有一定的间隙,所述电极管14上端部插接有垂直联接管21,所述联接管21穿过所述冷却水箱上花板23、出气室下花板22、中隔板20并与其固定,所述联接管21上端部安装有中心带通孔的电极插头8,所述电极管14由导电线12与熔断管座19连接。
前述中,所述电极管14为正极、介电管13为负极,所述介电管13下端部为封口,采用特种高强玻璃制成,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耐温性及较高的强度。所述进气室进气板18上设有横向进气口5、中隔板20上设有横向出气口9,所述冷却水箱底板24上设有横向进水口17、上花板22上设有横向出水口11。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首先接通电源,由变频器设定的中频、变压器产生的高压电从高压帽1、高压接头座2引入经保险管3、压力弹簧4、熔断管座19由钢丝12送至电极管14,电极管14为正极,其与介电管13同心并置放在介电管13内,介电管13为负极,因电极管14外径与介电管13内径之间设有确定的间隙,在此形电场。由此同时,无油无水压缩空气经减压、计量后从进气板18横向进气口5流入,经布气板6至进气室并均匀的从电极插头8中孔流入电极管14内,气流经电极管14下端反向上流入间隙电场区,在此空气中部分氧分子[O2]变成氧原子[O],氧原子[O]又与其它氧分子[O2]结合,形成臭氧[O3],含臭氧的气体[N2、O2、O3]流入出气室,经出气室中隔板20的横向出气口9送至用户。由于臭氧生成过程为放热反应,为使臭氧连续产生,必须将热量带走,需接通冷却水源,冷却水经计量后从水箱底板24横向进入口17引入,经下支撑多孔板16分布至介电管13外壁向上流过并将介电管13内壁电场区热量带走,换热后的冷却水从水箱上花板23横向出水口11排出。
本实用新型在实施过程中,可采用组合式臭氧发生单元安装,按所需臭氧产量标准的要求配置一个或数个臭氧发生标准单元,从而使加工制造标准化,其维护、保养或更换趋于方便、快速。
权利要求1.一种中频臭氧发生器,包括臭氧发生单元、干燥系统及控制系统,其臭氧发生单元包括至少一支以上的电极管(14)和与其相配套置放电极管(14)的介电管(13)、由进气板(18)、进气板(18)底下的布气板(6)、支撑(7)、中隔板(20)构成的进气室和由中隔板(20)、支撑(10)、下花板(22)构成的出气室、固定在进气室进气板(18)中间部位上包括高压帽(1)、高压接头座(2)、保险管(3)、压力弹簧(4)、熔断管座(19)的高压电源引入件及介电管(13)外侧由底板(24)、下支撑多孔板(16)、支撑(15)及上花板(23)组成的冷却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管(14)与介电管(13)同心垂直排列,所述电极管(14)外径与介电管(13)内径之间设有一定的间隙,所述电极管(14)上端部插接有垂直联接管(21),所述联接管(21)穿过所述冷却水箱上花板(23)、出气室下花板(22)、中隔板(20)并与其固定,所述联接管(21)上端部安装有中心带通孔的电极插头(8),所述电极管(14)由导电线(12)与熔断管座(19)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频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管(14)为正极、介电管(13)为负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频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介电管(13)下端部为封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频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室进气板(18)上设有横向进气口(5)、中隔板上设有横向出气口(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频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箱底板(24)上设有横向进水口(17)、上花板(23)上设有横向出水口(11)。
专利摘要一种中频臭氧发生器,包括臭氧发生单元、干燥系统及控制系统,其臭氧发生单元包括至少一支以上的电极管和与其相配套置放电极管的介电管、进气室和出气室、固定在进气室进气板中间部位上的高压电源引入件及介电管外侧的冷却水箱,其电极管与介电管同心垂直排列,电极管外径与介电管内径之间设有一定的间隙,电极管上端部插接有垂直联接管,联接管穿过所述冷却水箱上花板、出气室下花板、中隔板并与其固定,联接管上端部安装有中心带通孔的电极插头,电极管由导电线与熔断管座连接,电极管为正极、介电管为负极,介电管下端部为封口。本实用新型体积小、重量轻、能耗少、生产效率高及良好的密封性、耐温性及较高的强度,大大延长了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C01B13/11GK2540396SQ02233358
公开日2003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02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02年4月28日
发明者李少文 申请人:李少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