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重质纯碱用碳化塔的碳化清洗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6889阅读:9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生产重质纯碱用碳化塔的碳化清洗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重质纯碱用碳化塔的碳化清洗工艺,特别是一种采用外冷塔生产重质纯碱的碳化清洗工艺。
背景技术
联碱碳化是联碱厂的生产核心控制工序,纯碱生产中,碳酸氢钠会在碳化塔内壁结疤,一般生产至30天左右时,就需停止制碱加热水清洗。碳化塔的清洗,首先作为预碳化是工艺过程和生产的需要;其次是某些生产方法的要求,因此,碳化塔的清洗方法与碳化过程的工艺有关。由于碳化塔经运行一段时间制碱后,塔壁、菌帽、外冷器冷却管上附着的碳酸氢钠结疤影响正常生产,因此必须清洗。现有技术中主要采用水洗方式,但这种方法无法满足生产的连续性和清洗过程中的盐、氨等损失,且传统外冷塔作业30天左右就需采用水煮的方式。中国专利CN2353731公开了 “一种生产优质重碱的碳化塔”,该碳化塔分为上、下两段,上段塔直径=下段塔直径+(0.2 0.6)m,冷却段高为塔总高的三分之一,上段有效容积与下段有效容积之比为2 3. 3 1。其主要是利用制碱塔的碱液预热清洗氨II和 /或氨盐水,相应提高碳化塔中部温度,生成“圆柱箱形晶体”重碱,采用“部分碱浆循环法”来提高重碱粒径和纯碱密度。但是,现有技术中仍然存在以下问题原料消耗和能耗都很大,重碱滤饼水份高, 需要停工,严重影响生产周期和效率,环境污染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重质纯碱用碳化塔的碳化清洗工艺,不采用水洗方式,以编组作业,一塔清洗,三塔制碱,轮流用ALL洗塔;通氮气加速疤块的溶解,改变了传统外冷塔作业30天左右就需采用水煮的方式,本发明能避免在清洗时期碳化停工,也避免了用热水洗塔造成的碳酸氢钠结晶的损失;解决了煮塔水排放所造成的污染和原料浪费。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生产重质纯碱用碳化塔的碳化清洗工艺,其特征在于
A、采用编组作业,一塔清洗,其余三塔制碱,轮流用氨母液II洗塔;
B、将氨母液II用泵加压连续送入清洗塔内,并通入低浓度的二氧化碳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搅拌;其中二氧化碳气浓度控制10-20% ;进塔的混合气体的温度不大于40°C ;
C、用氨母液II溶解塔内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铵等结疤的同时,氨母液II中的氨与二氧化碳反应,得到HOT ;达到吸收二氧化碳的目的,进而起到预碳化的作用。D、清洗后的氨母液II由清洗塔内用泵抽出,送入制碱塔制碱。本发明所述的编组作业是指四塔为一组,72小时制碱,24小时清洗。本发明所述的氨母液II是指制备重碱的原料,其浓度为Bi. 02—1. 06。本发明所述的碳化塔下段气的进气压力为0. 30-0. 35Mpa ;清洗塔压0. 28-0. 3Mpa ;碳化塔的出气压力不大于0. 027Mpa。本发明所述的氨母液II的温度35--40°C。本发明通入氨母液II是按照每小时不小于450立方米。本发明通入混合气体是按照每小时不低于1500立方米。本发明连续地从塔上加入氨母液II外,还不断地从塔底通入清洗气搅拌,清除局部过饱和现象,增加“疤”的溶解速度以提高清洗效率。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不需采用热氨母液II降温后进入制碱塔,利用了热氨母液II的能量对碳化进行清洗作预碳化,有效的提高了碳化转化度;氨母液II清洗结疤不仅是物理作用,而且伴随有化学反应碳酸氢钠与氨水反应生产碳酸钠与碳酸铵。2、提高了氨母液II温度有利于碳化塔的清洗。3、清洗作业除了连续地从塔上加入氨母液II外,增加从塔底通入清洗气搅拌,清除局部过饱和现象,增加“疤”的溶解速度以提高清洗效率。4、以编组作业,一塔清洗,三塔制碱,轮流用ALL洗塔;通氮气加速疤块的溶解,改变了传统外冷塔作业30天左右就需采用水煮的方式,本发明能避免在清洗时期碳化停工, 也避免了用热水洗塔造成的碳酸氢钠结晶的损失;解决了煮塔水排放所造成的污染和原料浪费。


图1为本发明纯碱煅烧除尘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生产重质纯碱用碳化塔的碳化清洗工艺,其特征在于
A、采用编组作业,一塔清洗,其余三塔制碱,轮流用氨母液II洗塔;
B、将浓度为Bi.02的氨母液II按照每小时450立方米的流量,用泵加压连续送入清洗塔内,并通入低浓度的二氧化碳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搅拌;其中二氧化碳气浓度控制 10% ;进塔的混合气体的温度为35°C,流量为每小时1500立方米;所述的氨母液II的温度 40度;
C、用氨母液II溶解塔内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铵等结疤的同时,氨母液II中的氨与二氧化碳反应,得到HOT ;达到吸收二氧化碳的目的,进而起到预碳化的作用。D、清洗后的氨母液II由清洗塔内用泵抽出,送入制碱塔制碱。本发明所述的碳化塔下段气的进气压力为0. 30Mpa ;清洗塔压0. 28Mpa ;碳化塔的出气压力为0. 027Mpa。实施例2
一种生产重质纯碱用碳化塔的碳化清洗工艺,其特征在于
A、采用编组作业,一塔清洗,其余三塔制碱,轮流用氨母液II洗塔;
B、将浓度为Bi.06的氨母液II按照每小时500立方米的流量,用泵加压连续送入清洗塔内,并通入低浓度的二氧化碳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搅拌;其中二氧化碳气浓度控制 20% ;进塔的混合气体的温度为37°C,流量为每小时2000立方米;所述的氨母液II的温度35 0C ;
C、用氨母液II溶解塔内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铵等结疤的同时,氨母液II中的氨与二氧化碳反应,得到HCO3-;达到吸收二氧化碳的目的,进而起到预碳化的作用。D、清洗后的氨母液II由清洗塔内用泵抽出,送入制碱塔制碱。本发明所述的碳化塔下段气的进气压力为0. 35Mpa ;清洗塔压0. 3Mpa ;碳化塔的出气压力为0. 020Mpa。实施例3
一种生产重质纯碱用碳化塔的碳化清洗工艺,其特征在于
A、采用编组作业,一塔清洗,其余三塔制碱,轮流用氨母液II洗塔;
B、将浓度为Bi.04的氨母液II按照每小时550立方米的流量,用泵加压连续送入清洗塔内,并通入低浓度的二氧化碳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搅拌;其中二氧化碳气浓度控制 14% ;进塔的混合气体的温度为40°C,流量为每小时1800立方米;所述的氨母液II的温度 38 0C ;
C、用氨母液II溶解塔内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铵等结疤的同时,氨母液II中的氨与二氧化碳反应,得到HOT ;达到吸收二氧化碳的目的,进而起到预碳化的作用。D、清洗后的氨母液II由清洗塔内用泵抽出,送入制碱塔制碱。本发明所述的碳化塔下段气的进气压力为0. 33Mpa ;清洗塔压0. 29Mpa ;碳化塔的出气压力为0. 020Mpa。实施例4
本发明的主要技术与性能指标 温度控制rc)
a、Au温度35 40
b、中和水入塔(板换器出口)M 32
c、碳化塔筛板段中部温度O点)中和水+8 12
d、碳化塔反应段中部温度(5点)46 52
e、出碱液温度(8点)38 42
f、外冷器平均间壁温差彡10
g、进塔混合气温度<40
h、清洗塔中和水出口温度A u温度+1 2 压力控制(MPaA)
a、碳化塔下段气进气压力0.30 0. 35
b、清洗气进气压力0.25 0. 28
c、碳化塔出气压力<0. 027。
权利要求
1.一种生产重质纯碱用碳化塔的碳化清洗工艺,其特征在于A、采用编组作业,一塔清洗,其余三塔制碱,轮流用氨母液II洗塔;B、将氨母液II用泵加压连续送入清洗塔内,并通入低浓度的二氧化碳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搅拌;其中二氧化碳气浓度控制10-20% ;进塔的混合气体的温度不大于40°C ;C、用氨母液II溶解塔内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铵等结疤的同时,氨母液II中的氨与二氧化碳反应,得到HC03_;D、清洗后的氨母液II由清洗塔内用泵抽出,送入制碱塔制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重质纯碱用碳化塔的碳化清洗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编组作业是指四塔为一组,72小时制碱,24小时清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重质纯碱用碳化塔的碳化清洗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氨母液II是指制备重碱的原料,其浓度为β ι. 02—1. 0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重质纯碱用碳化塔的碳化清洗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碳化塔下段气的进气压力为0. 30-0. 35Mpa ;清洗塔压0. 28-0. 3Mpa ;碳化塔的出气压力不大于0. 027Mp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重质纯碱用碳化塔的碳化清洗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氨母液II的温度35-40°C。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重质纯碱用碳化塔的碳化清洗工艺,其特征在于 通入氨母液II是按照每小时不小于450立方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重质纯碱用碳化塔的碳化清洗工艺,其特征在于 通入混合气体是按照每小时不低于1500立方米。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重质纯碱用碳化塔的碳化清洗工艺,特别是针对外冷塔生产重质纯碱的碳化清洗工艺,采用编组作业,一塔清洗,其余三塔制碱,轮流用氨母液II洗塔;将氨母液II送入清洗塔内,通入二氧化碳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在用氨母液II溶解塔内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铵等结疤的同时,通过氨母液II中的氨与二氧化碳反应,达到吸收二氧化碳的目的,进而起到预碳化的作用本发明不需采用热氨母液II降温后进入制碱塔,有效的提高了碳化转化度;有利于碳化塔的清洗。
文档编号C01D7/18GK102432041SQ20111027798
公开日2012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9日
发明者施学福 申请人:四川和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