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氧气浓缩器吸附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3502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氧气浓缩器吸附塔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对氧气浓缩器结构的改进,具体说是一种利用异型铝型材集成控制气体分配电磁阀的装置。
背景技术
变压吸附原理氧气浓缩器(PSA制氧机)的主要原理是利用沸石分子筛对气体在不同压力下吸附速率的不同,从而分离空气中的氧气。具体是将空气中的氮气和二氧化碳分离出去,再根据需要输出不同浓度的氧气用于医疗、航天、焊接等领域;例如,分子筛制氧机可以输出浓度高达95. 7%的氧气。氧是生命之源,是保证生命的必需要素。人一旦缺氧,轻者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严重的会造成恶心、呕吐、昏迷甚至死亡。氧的摄入源为空气, 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20. 9%,而在某些密闭性好、通风条件差且人员集中的环境下,氧的含量会下降至20%以下,甚至16 17%。慢性缺氧会使人疲乏无力,同时人体内器官也会有不同程度的损伤。所以不但某些患有心脑血管病的病人定期吸氧可缓解症状,减轻疾病发作程度。正常人定期吸氧也可解除疲劳,增强肌体免疫力,并且可驻颜美容,改善人的器官. 尤其是心、脑等重要器官的功能。针对目前对氧的需求,而同时由于工业程度的提高,大气污染日益严重.纯自然的空气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对氧的需求,所以提供高浓度的氧气疗法和氧保健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目前随着PSA制氧技术的发展和完善,越来越多的PSA制氧机已经进入普通家庭。但现有PSA制氧机存在结构复杂,体积和重量过大,不便于移动,零件多,管路多,装配复杂,气路由于接头多,容易产生漏气隐患,还存在功率大, 噪音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装配方便、体积小巧的氧气浓缩器吸附塔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氧气浓缩器吸附塔装置, 其特征在于在铝合金罐体上下分别设有上封头、下封头,上封头上安装有减压阀,减压阀上安装有均压电磁阀,在下封头底部安装有主控阀,所述的铝合金罐体由两个吸附腔体及一个储氧腔体构成,在两个吸附腔体内填装微粒状分子筛,在铝合金罐体与上封头之间由下至上依次安装有过滤棉,筛板,压缩弹簧,密封圈,气道板,单向密封片,在铝合金罐体与下封头之间由上至下依次安装有过滤棉,筛板,密封垫。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将铝合金罐体制成三个腔体, 分别作为吸附腔体及储氧腔体,将原有的分体式分子筛罐、储氧罐三者集成为一体,结构紧凑,安装方便,各部件定位准确。无需例行维护更换元件,而且安装维护简单。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000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图3是图1的A-A切面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气动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氧气浓缩器吸附塔装置,在铝合金罐体9上下分别设有上封头17、下封头5, 其中铝合金罐体9由两个吸附腔体9-1,9-3及一个储氧腔体9-2构成,在吸附腔体9-1、9-3 内填装微粒状分子筛,在铝合金罐体9与上封头17之间由下至上依次安装有过滤棉10,筛板11,压缩弹簧12,密封圈13,气道板14,单向密封片15,并用螺钉16固定,上封头17上安装有减压阀20,减压阀20上安装有均压电磁阀18,并用自攻螺钉19固定,在铝合金罐体 9与下封头5之间由上至下依次安装有过滤棉8,筛板7,密封垫6,并用自攻螺钉4固定,在下封头5底部安装有主控阀2,下封头5与主控阀2之间用0型密封圈3密封,并用装配螺钉1固定。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空气经由主控阀进入铝合金罐体的吸附腔体内,进行氮、 氧分离操作,分离后的氧气进入储氧腔体,储氧腔体通过压力监测,其输出端经减压阀输出氧气,而在吸附腔体内分离出的氮气经由主控阀输出。
权利要求1. 一种氧气浓缩器吸附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铝合金罐体上下分别设有上封头、下封头,上封头上安装有减压阀,减压阀上安装有均压电磁阀,在下封头底部安装有主控阀, 所述的铝合金罐体由两个吸附腔体及一个储氧腔体构成,在两个吸附腔体内填装微粒状分子筛,在铝合金罐体与上封头之间由下至上依次安装有过滤棉,筛板,压缩弹簧,密封圈,气道板,单向密封片,在铝合金罐体与下封头之间由上至下依次安装有过滤棉,筛板,密封垫。
专利摘要一种氧气浓缩器吸附塔装置,是对氧气浓缩器结构的改进,解决了目前制氧机存在结构复杂,装配复杂的问题。其结构是在铝合金罐体上下分别设有上封头、下封头,上封头上安装有减压阀,减压阀上安装有均压电磁阀,在下封头底部安装有主控阀,所述的铝合金罐体由两个吸附腔体及一个储氧腔体构成,在两个吸附腔体内填装微粒状分子筛,在铝合金罐体与上封头之间由下至上依次安装有过滤棉,筛板,压缩弹簧,密封圈,气道板,单向密封片,在铝合金罐体与下封头之间由上至下依次安装有过滤棉,筛板,密封垫。本实用新型将原有的分体式分子筛罐、储氧罐三者集成为一体,结构紧凑,安装方便,各部件定位准确。无需例行维护更换元件,而且安装维护简单。
文档编号C01B13/02GK202010500SQ201120070190
公开日2011年10月19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7日
发明者张树博, 毕振波, 赵玉斌 申请人:张树博, 毕振波, 赵玉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