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换热式转化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1808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换热式转化炉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热式转化炉,其中,承压壳体(1)上设有位于上端的原料气入口(N1)、位于侧下部的加热气入口(N2)、和位于侧上部的混合气出口(N3);承压壳体(1)内壁设有隔热材料层(10),外壁设有水夹套(2);转化管(3)竖向设置在承压壳体(1)中,管内装有催化剂(8);转化管(3)的上下端分别为原料气入口端和转化气出口端,原料气入口端与原料气入口(N1)通过位于原料气入口(N1)和混合气出口(N3)之间且水平设置的管板(7)连通,转化气出口端的下部连接有猪尾管(9);屏蔽板(6)平行地设于管板(7)下方,并处于混合气出口(N3)上方;一个或多个折流板(4)水平地置于承压壳体(1)中,转化管(3)从折流板(4)的管孔中穿过。该转化炉加大了换热面积,提高了原料气的转化率,大幅节约设备成本。
【专利说明】一种新型换热式转化炉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换热式转化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换热式转化炉。
【背景技术】
[0002]换热式转化工艺由英国1.C.1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率先实现工业化,我国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成功开发并投入使用。换热式转化炉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利用加热炉其他反应段的热量,来为本段工艺提供反应所需的热量,以达到充分利用能源的目的。炉内转化反应主要是以天然气、焦炉气或煤气为原料气(原料气中主要成分为甲烷),经过脱硫处理后与水蒸汽混合,在高温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转化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
[0003]现有换热式转化炉的一个大难题就是转化率不够高,原料气经反应后大多还有30%左右的甲烷没有转化,仍需进入二段加热炉进行深度反应,才能使转化气内甲烷含量降至1%以下,进而才能符合进一步加工的要求。此种工艺需要分二段进行,耗费大量财力物力,造成成本浪费。
[0004]因此,通过优化换热式转化炉的结构来提高原料气体的转化效率,具有很高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发明内容】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换热式转化炉,可有效提高原料气体的转化效率。
[0006]本发明提供的换热式转化炉,包括承压壳体1、水夹套2、转化管3、折流板4、拉杆
5、屏蔽板6、管板7、催化剂8、猪尾管9和隔热材料层10,其中:
[0007]承压壳体I上设有位于上端的原料气入口 N1、位于侧下部的加热气入口 N2、和位于侧上部的混合气出口 N3 ;
[0008]承压壳体I内壁设有隔热材料层10,外壁设有水夹套2 ;
[0009]转化管3竖向设置在承压壳体I中,管内装有催化剂8 ;
[0010]转化管3的上下端分别为原料气入口端和转化气出口端,原料气入口端与原料气入口 NI通过位于原料气入口 NI和混合气出口 N3之间且水平设置的管板7连通,转化气出口端的下部连接有猪尾管9 ;
[0011]屏蔽板6平行地设于管板7下方,并处于混合气出口 N3上方;
[0012]一个或多个折流板4水平地置于承压壳体I中,转化管3从折流板4的管孔中穿过。
[0013]上述换热式转化炉中,承压壳体I上还可设有位于下端的排污口 N6。
[0014]隔热材料层10采用耐火浇注料或者耐热纤维棉。设置隔热材料层的目的在于减少炉内热量的外泄。
[0015]水夹套2上设置有冷却水入口 N4和冷却水出口 N5,冷却水通过N4进入水夹套内,通过与承压壳体I充分接触,使承压壳体I的外部温度大幅下降,保证该设备的安全;水夹套2可为壳体式或盘管式。
[0016]拉杆5被设于承压壳体I内,且与转化管3平行,用以固定管板和折流板的距离,确保在管板和折流板在烟气的冲击下移动不会太大。
[0017]管板平行位于承压壳体内部的原料气入口和混合气出口之间。管板上有圆孔,转化管从圆孔中穿过,转化管上端与管孔为承插式焊接结构,确保原料气能从转化管上端全部进入转化管中。
[0018]屏蔽板平行位于承压壳体内部的管板下方,混合气出口上方。屏蔽板上有圆孔,转化管从圆孔中穿过。屏蔽板主要作用为阻止混合气进一步向上流动,确保混合气从混合气出口排出。
[0019]折流板平行置于承压壳体内部,位于转化管下端的上方和壳体混合气出口的下方。折流板上有圆孔,转化管从圆孔中穿过。通过折流板可控制加热气的流通路径,当加热气在流动和传热过程中温度逐渐下降时,可以通过控制加热气的流动速度来提高传热效率。
[0020]本发明的换热式转化炉工作时,原料气从转化管上端进入,在催化剂和高温的作用下转化成转化气,转化气从转化管下端的猪尾管排出。转化管下端位于承压壳体的加热气入口附近。从加热气入口中输入加热气,加热气优选二段炉的高温转化气。转化气排出后与进入壳体内的加热气混合,混合气通过折流板自下而上流动,其热量可继续用于给转化管内的原料气升温。
[0021]利用本发明的换热式转化炉,通过引入加热气与转化气混合形成混合气体进行即时换热,加大了换热面积,可在简化转化炉构造的同时提高原料气的转化率,改善节气效
果O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发明所述换热式转化炉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中各附图标记表示:1、承压壳体;2、水夹套;3、转化管;4、折流板;5、拉杆;6、屏蔽板;7、管板;8、催化剂;9、猪尾管;10、隔热材料;N1、原料气入口 ;N2、加热气入口 ;N3、混合气出口 ;N4、冷却水入口 ;N5、冷却水出口 ;N6、排污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新型换热式转化炉包括承压壳体1、水夹套2、转化管3、折流板4、拉杆5、屏蔽板6、管板7、催化剂8、猪尾管9和隔热材料层10,其中:
[0024]承压壳体I上设有位于上端的原料气入口 N1、位于侧下部的加热气入口 N2、位于侧上部的混合气出口 N3、和位于下端的排污口 N6 ;并且承压壳体I内壁设有采用耐火浇注料的隔热材料层10 ;外壁设有壳体式水夹套2,水夹套2上设置有冷却水入口 N4和冷却水出口 N5 ;
[0025]74根转化管3竖向设置在承压壳体I中,管内填充有原料气进行转化反应用的催化剂8 ;转化管3的上下端分别为原料气入口端和转化气出口端,原料气入口端与原料气入口 NI通过位于原料气入口 NI和混合气出口 N3之间且水平设置的管板7连通,转化气出口端的下部连接有猪尾管9;[0026]屏蔽板6平行地设于管板7下方,并处于混合气出口 N3上方,以阻隔由原料气入口 NI进入的原料气和将由混合气出口 N3出去的混合气;
[0027]—个或多个折流板4水平地置于承压壳体I中,转化管3从折流板4的管孔中穿过。
[0028]拉杆5被设于承压壳体I内,且与转化管3平行。
[0029]按照上述构造,制备了一个具体的转化炉,该炉结构参数如下:
[0030]承压壳体I使用厚度为20mm的碳钢卷制焊接,规格为DN1600mm,高度为16m,折流板之间距离为350mm。转化管使用离心烧注制造,然后内外表面机加工,外径为Φ70,厚度为5_,长度为12m。本发明壳程和管程设计压力均为1.8MPa,传热面积约为173m2。
[0031]运行上述换热式转化炉,具体为:将工作压力为2.5MPa的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经脱硫处理后与水蒸汽混合,预热至550°C左右后由承压壳体I中的原料气入口 NI进入到填充有催化剂8的转化管3中,原料气在转化管3外加热气的热辐射下迅速升温,发生转化反应,生产氢气和一氧化碳,反应后的转化气从猪尾管9中排出。与此同时,温度约为980°C左右的加热气(为二段加热炉排出的反应气,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和氢气,甲烧含量不高于0.5%),由承压壳体I上的加热气入口 N2进入,与转化管3中出来的转化气混合,然后对转化管内的原料气进行加热,最后从承压壳体I中的混合气出口 N3排出,完成了原料气的转化过程。
[0032]转化反应生产的高温转化气循环利用可以再次对转化管3中的原料气进行余热,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0033]系统稳定运行后,从N3排出的混合气中甲烷含量约为0.8%。
[0034]在本发明提供的换热式转化炉的工作过程中,混合气通过折流板4限定的流通路径,可以提高换热器的传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和原料气的转化效率,使得转化气与加热气混合后,降低了混合气体总甲烷的含量,达到产品的要求。
[0035]本发明提供的换热式转化炉,通过加大混合加热气的换热面积,提高了原料气的转化率,本转化炉的产品中,甲烷含量可将至0.8%以下。通过本设备,可大幅节约设备成本,充分利用能源,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权利要求】
1.一种换热式转化炉,包括承压壳体(I)、水夹套(2)、转化管(3)、折流板(4)、拉杆(5)、屏蔽板(6)、管板(7)、催化剂(8)、猪尾管(9)和隔热材料层(10),其特征在于: 承压壳体(I)上设有位于上端的原料气入口(NI)、位于侧下部的加热气入口(N2)、和位于侧上部的混合气出口(N3); 承压壳体(I)内壁设有隔热材料层(10),外壁设有水夹套(2); 转化管(3)竖向设置在承压壳体(I)中,管内装有催化剂(8); 转化管(3)的上下端分别为原料气入口端和转化气出口端,原料气入口端与原料气入口(NI)通过位于原料气入口(NI)和混合气出口(N3)之间且水平设置的管板(7)连通,转化气出口端的下部连接有猪尾管(9); 屏蔽板(6)平行地设于管板(7)下方,并处于混合气出口(N3)上方; 一个或多个折流板(4)水平地置于承压壳体(I)中,转化管(3)从折流板(4)的管孔中穿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式转化炉,其特征在于:承压壳体(I)上还设有位于下端的排污口(N6)。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式转化炉,其特征在于:隔热材料层(10)采用耐火浇注料或者耐热纤维棉。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式转化炉,其特征在于:水夹套(2)上设置有冷却水入口(N4)和冷却水出口(N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式转化炉,其特征在于:水夹套(2)为壳体式或盘管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式转化炉,其特征在于:拉杆(5)被设于承压壳体(I)内,且与转化管(3)平行。
【文档编号】C01B3/38GK203428908SQ201320565027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1日
【发明者】夏浩 申请人:江苏双勤民生冶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