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西葫芦用有机肥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53193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有机肥料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西葫芦用有机肥料。



背景技术:

西葫芦(Cucurbita pepo L.)一年生蔓生草本;茎有棱沟。叶柄粗壮,被短刚毛;叶片质硬,挺立,三角形,弯缺半圆形,上面深绿色,下面颜色较浅,叶脉两面均有糙毛。卷须稍粗壮。雌雄同株。雄花单生;花梗粗壮,有棱角,被黄褐色短刚毛;花萼裂片线状披针形;花冠黄色,顶端锐尖;雄蕊花丝长15毫米,花药靠合。雌花单生,子房卵形。果梗粗壮,有明显的棱沟,果蒂变粗或稍扩大。果实形状因品种而异;种子卵形,白色,长约20毫米,边缘拱起而钝。原产北美洲南部,中国于19世纪中叶开始从欧洲引入栽培,世界各地均有分布。西葫芦含有较多维生素C、葡萄糖等营养物质,具有除烦止渴、润肺止咳、清热利尿、消肿散结的功效。果实作蔬菜。

西葫芦的连年重茬种植及化学肥料的单一使用,已严重影响与制约着西葫芦的产量与品质的提高。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用于西葫芦用有机肥料,本产品与现有技术相比,可有效提高西葫芦的抗病性以及果实的品质,并且用量少,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西葫芦用有机肥料,本产品与现有技术相比,可有效提高西葫芦的抗病性以及果实的品质,并且用量少,节约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西葫芦用有机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取木醋杆菌、嗜酸乳杆菌、巨大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分别活化,斜面培养;

(2)将上述活化后的各微生物混合后放入三角瓶中,置于摇床内,在28℃的条件下培养2天,控制pH在6.0-6.5,使菌数含量达5-6亿/ml,即得微生物菌剂;

所述步骤(2)优选为:各微生物菌种数量比为:木醋杆菌3-5份、嗜酸乳杆菌2-6份、巨大芽孢杆菌4-6份、解淀粉芽孢杆菌3-6份、嗜酸乳杆菌0.5份;

(3)准备主要发酵原材料:75份稻谷壳、10-15份螺旋藻废料、20-30份豆饼渣、0.5份电气石粉、0.2份植酸酶、0.01份微生物发酵剂,用粉碎机进行粉碎,然后用水混匀,加入混合机搅拌,水分控制在70%,制成发酵堆;

(4)将发酵堆进行堆放处理,发酵环境的温度为22-28℃,发酵时间15小时,期间翻倒5-8次;

(5)筛分和造粒:

采用低温干燥或晾晒的方法干燥处理物料,制成粉状多肽生物有机肥料后进行检验、包装、入库。

螺旋藻是一种水生生物,蛋白质含量高达60一70%,还含有氮、磷、钾、硒、锌、铁多种元素及多种活性有机物成分,是碱性物质。近年来螺旋藻养殖企业都会把下脚料当作为废品处理,如:养殖池清底部分沉积料、生产中各环节的不达标料最后都作为废物质处理掉了,给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本发明变废为宝,将微生物发酵剂和稻谷壳,螺旋藻废料等混合发酵,还加入了植酸酶和电气石粉后,可以显著提高西葫芦的品质,尤其是增大单果的质量。具体而言,可有效提高西葫芦的抗病性以及果实的品质,并且用量少,节约成本。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

本发明将微生物发酵剂和稻谷壳,螺旋藻废料等混合发酵,还加入了植酸酶和电气石粉后,可以显著提高西葫芦的品质,尤其是增大单果的质量。

具体而言,可有效提高西葫芦的抗病性以及果实的品质,并且用量少,节约成本。本发明的有机肥料配合使用复合肥比对照单一使用复合肥,无论前期产量还是总产量都有显著增加,抗病性明显提高,品质与优质瓜率大大高于对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菌剂均为商业购买获得。

实施例1:

一种用于西葫芦用有机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取木醋杆菌、嗜酸乳杆菌、巨大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分别活化,斜面培养;

(2)将上述活化后的各微生物混合后放入三角瓶中,置于摇床内,在28℃的条件下培养2天,控制pH在6.0,使菌数含量达6亿/ml,即得微生物菌剂;

所述步骤(2)优选为:各微生物菌种数量比为:木醋杆菌3份、嗜酸乳杆菌6份、巨大芽孢杆菌4份、解淀粉芽孢杆菌6份、嗜酸乳杆菌0.5份;

(3)准备主要发酵原材料:75份稻谷壳、10份螺旋藻废料、30份豆饼渣、0.5份电气石粉、0.2份植酸酶、0.01份微生物发酵剂,用粉碎机进行粉碎,然后用水混匀,加入混合机搅拌,水分控制在70%,制成发酵堆;

(4)将发酵堆进行堆放处理,发酵环境的温度为22℃,发酵时间15小时,期间翻倒8次;

(5)筛分和造粒:

采用低温干燥或晾晒的方法干燥处理物料,制成粉状多肽生物有机肥料后进行检验、包装、入库。

实施例2:

一种用于西葫芦用有机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取木醋杆菌、嗜酸乳杆菌、巨大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分别活化,斜面培养;

(2)将上述活化后的各微生物混合后放入三角瓶中,置于摇床内,在28℃的条件下培养2天,控制pH在6.5,使菌数含量达5亿/ml,即得微生物菌剂;

所述步骤(2)优选为:各微生物菌种数量比为:木醋杆菌5份、嗜酸乳杆菌2份、巨大芽孢杆菌6份、解淀粉芽孢杆菌3份、嗜酸乳杆菌0.5份;

(3)准备主要发酵原材料:75份稻谷壳、15份螺旋藻废料、20份豆饼渣、0.5份电气石粉、0.2份植酸酶、0.01份微生物发酵剂,用粉碎机进行粉碎,然后用水混匀,加入混合机搅拌,水分控制在70%,制成发酵堆;

(4)将发酵堆进行堆放处理,发酵环境的温度为28℃,发酵时间15小时,期间翻倒5次;

(5)筛分和造粒:

采用低温干燥或晾晒的方法干燥处理物料,制成粉状多肽生物有机肥料后进行检验、包装、入库。

实施例3:

一种用于西葫芦用有机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取木醋杆菌、嗜酸乳杆菌、巨大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分别活化,斜面培养;

(2)将上述活化后的各微生物混合后放入三角瓶中,置于摇床内,在28℃的条件下培养2天,控制pH在6.1,使菌数含量达6亿/ml,即得微生物菌剂;

所述步骤(2)优选为:各微生物菌种数量比为:木醋杆菌4份、嗜酸乳杆菌5份、巨大芽孢杆菌5份、解淀粉芽孢杆菌5份、嗜酸乳杆菌0.5份;

(3)准备主要发酵原材料:75份稻谷壳、11份螺旋藻废料、29份豆饼渣、0.5份电气石粉、0.2份植酸酶、0.01份微生物发酵剂,用粉碎机进行粉碎,然后用水混匀,加入混合机搅拌,水分控制在70%,制成发酵堆;

(4)将发酵堆进行堆放处理,发酵环境的温度为23℃,发酵时间15小时,期间翻倒7次;

(5)筛分和造粒:

采用低温干燥或晾晒的方法干燥处理物料,制成粉状多肽生物有机肥料后进行检验、包装、入库。

实施例4:

一种用于西葫芦用有机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取木醋杆菌、嗜酸乳杆菌、巨大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分别活化,斜面培养;

(2)将上述活化后的各微生物混合后放入三角瓶中,置于摇床内,在28℃的条件下培养2天,控制pH在6.4,使菌数含量达5亿/ml,即得微生物菌剂;

所述步骤(2)优选为:各微生物菌种数量比为:木醋杆菌5份、嗜酸乳杆菌3份、巨大芽孢杆菌4份、解淀粉芽孢杆菌4份、嗜酸乳杆菌0.5份;

(3)准备主要发酵原材料:75份稻谷壳、14份螺旋藻废料、21份豆饼渣、0.5份电气石粉、0.2份植酸酶、0.01份微生物发酵剂,用粉碎机进行粉碎,然后用水混匀,加入混合机搅拌,水分控制在70%,制成发酵堆;

(4)将发酵堆进行堆放处理,发酵环境的温度为27℃,发酵时间15小时,期间翻倒6次;

(5)筛分和造粒:

采用低温干燥或晾晒的方法干燥处理物料,制成粉状多肽生物有机肥料后进行检验、包装、入库。

实施例5:

一种用于西葫芦用有机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取木醋杆菌、嗜酸乳杆菌、巨大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分别活化,斜面培养;

(2)将上述活化后的各微生物混合后放入三角瓶中,置于摇床内,在28℃的条件下培养2天,控制pH在6.2,使菌数含量达6亿/ml,即得微生物菌剂;

所述步骤(2)优选为:各微生物菌种数量比为:木醋杆菌3份、嗜酸乳杆菌4份、巨大芽孢杆菌6份、解淀粉芽孢杆菌6份、嗜酸乳杆菌0.5份;

(3)准备主要发酵原材料:75份稻谷壳、12份螺旋藻废料、25份豆饼渣、0.5份电气石粉、0.2份植酸酶、0.01份微生物发酵剂,用粉碎机进行粉碎,然后用水混匀,加入混合机搅拌,水分控制在70%,制成发酵堆;

(4)将发酵堆进行堆放处理,发酵环境的温度为24℃,发酵时间15小时,期间翻倒8次;

(5)筛分和造粒:

采用低温干燥或晾晒的方法干燥处理物料,制成粉状多肽生物有机肥料后进行检验、包装、入库。

实施例6效果测评:

将实施例1-5制得的微生物复合肥,作为肥料施用于西葫芦。

试验设在浙江湖州的某西葫芦地,该地块连续多年种植西葫芦,壤土,地力肥沃,地势平坦,排灌方便。高畦双笼栽培,畦宽,株距,每块试验地600平米定植2000株。每块实验地施用50kg复合肥+10kg本发明的有机肥。对照组施用60kg复合肥。

前期产量是每株前3个瓜的重量,总产量是拔秧后的每株总产量。调查西葫芦的生物学特性、性状、品质。

试验结果如下:

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将微生物发酵剂和稻谷壳,螺旋藻废料等混合发酵,还加入了植酸酶和电气石粉后,可以显著提高西葫芦的品质,尤其是增大单果的质量。具体而言,可有效提高西葫芦的抗病性以及果实的品质,并且用量少,节约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