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底蓝斑复合钧瓷釉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52912阅读:93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钧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白底蓝斑复合钧瓷釉料。



背景技术:

陶瓷的发展与人类的进步有着密切而久远的联系,它是人类文明的时代标志。陶瓷中的钧瓷,经理了唐、宋、元、明、清的岁月洗礼,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钧窑有着极美的色彩,釉在窑中变化万千,并具有自然美感,今天仍为各地瓷窑所继承和仿效,并不断创新,使钧窑这枝绚丽的花朵重放异彩。

河南禹州的钧窑为北方青瓷窑系,目前仍然有着很大的成就,一般采用柴、煤、炭和天然气烧制,不同的烧制工艺产生的釉色变化也不同。外部是釉料在经过高温熔融时产生绚丽的色彩斑斓变化,原因主要在釉料的配方,这是影响钧瓷成品外色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造成钧瓷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关键因素。

因此,本发明生产一种原料纯正,配比新颖,成品色彩绚丽的钧瓷白底蓝斑复合钧瓷釉料,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原料纯正,配比新颖,成品色彩绚丽的白底蓝斑复合钧瓷釉料,用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一种白底蓝斑复合钧瓷釉料,它是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而成的:长石59﹪至61﹪,熔块19﹪至21﹪,蓝粉9﹪至11﹪,青碱8.4﹪至8.6﹪,绿玉石1.4﹪至1.6﹪。

它是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而成的:长石60﹪,熔块20﹪,蓝粉10﹪,青碱8.5﹪,绿玉石1.5﹪。

本发明具有如下的积极效果:本发明对传统配方进行重新量化,自然原料配合相互作用,与化学原料在高温熔融作用下,会产生釉色整体色彩白底蓝斑独特艺术效果,具有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白底蓝斑复合钧瓷釉料,它是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而成的:长石60﹪,熔块20﹪,蓝粉10﹪,青碱8.5﹪,绿玉石1.5﹪。

对传统配方进行重新量化,自然原料配合相互作用,与化学原料在高温熔融作用下,会产生釉色整体色彩白底蓝斑独特艺术效果,具有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实施例2:一种白底蓝斑复合钧瓷釉料,它是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而成的:长石61﹪,熔块19﹪,蓝粉10﹪,青碱8.5﹪,绿玉石1.5﹪。

对传统配方进行重新量化,自然原料配合相互作用,与化学原料在高温熔融作用下,会产生釉色整体色彩白底蓝斑独特艺术效果,具有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长石属于硅酸盐矿物盐,其内部含量为钾元素、钠元素和钙元素等,分为黄色、白色和红色等,是釉料的主要成分,主要对于釉料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禹州分布有众多矿藏。

熔块具有不可溶性和稳定性等特征,加工研磨后备用,可做为釉的强溶剂,也可单独使用。

蓝粉是化工常用原料。绿玉石是天然釉料。

青碱:碱在化学上是指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化学上的碱有别于工业用碱的纯碱和小苏打,小苏打是由纯碱的溶液或结晶吸收二氧化碳之后的制成品。它不是化学分类上的碱。食用碱呈固体状态,圆形,色洁白,易溶于水。

对传统配方进行重新量化,自然原料配合相互作用,与化学原料在高温熔融作用下,会产生釉色整体色彩白底蓝斑独特艺术效果,具有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