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音保温材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55607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吸音保温材料。
背景技术
:目前,吸音保温材料的种类较多,一般多为岩棉、矿棉、离心玻璃棉、硅酸铝棉等,这类材料普遍存在保温性能差、施工工序多、浪费严重,对异型设备与管道无理想施工方法的缺点;近几年人们研究了复合型保温材料,但都是利用两种材料的不同保温性能,分别进行施工达到保温的目的,这样就给施工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并且由于两种材料不能有机的结合,经常出现剥离现象,达不到复合保温的。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吸音保温材料。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吸音保温材料,其创新点在于:由以下重量组份的组份制备成:纤维20-30份、石棉绒15-20份、海泡石绒11-13、坡缕石绒22-26份、蛇纹石纤维棉14-18份、发泡剂6-10份。进一步的,由以下重量组份的组份制备成:纤维15份、石棉绒18份、海泡石绒12、坡缕石绒24份、蛇纹石纤维棉15份、快速渗透剂9份。进一步的,所述发泡剂采用十二烷基二甲基氧化胺和n-十二烷基乙醇胺的混合物。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该保温材料与传统的外墙建筑材料相比,具有很好的保温性能,而且凝固性强,不易脱落,符合国家在外墙保温材料方面的政策,值得推广。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音保温材料,由以下重量组份的组份制备成:纤维20份、石棉绒15份、海泡石绒11、坡缕石绒22份、蛇纹石纤维棉14份、发泡剂6份。该材料生产工艺如下:将原料按上述配方配比(发泡剂剂除外)混合搅拌均匀,加入混合材料总重量50%-60%的80℃-100℃热水和3份发泡剂进行浸泡搅拌,按季节选用浸泡时间8小时以上;浆料浸泡好后再加入混合材料总重的50%-40%的常温水和上述余量的发泡剂进行充分搅拌制浆,搅拌时间30分钟以上即成待用的浆体。实施例2该材料由以下重量组份的组份制备成:纤维15份、石棉绒18份、海泡石绒12、坡缕石绒24份、蛇纹石纤维棉15份、快速渗透剂9份。该材料生产工艺如下:将原料按上述配方配比(发泡剂剂除外)混合搅拌均匀,加入混合材料总重量50%-60%的80℃-100℃热水和3份发泡剂进行浸泡搅拌,按季节选用浸泡时间8小时以上;浆料浸泡好后再加入混合材料总重的50%-40%的常温水和上述余量的发泡剂进行充分搅拌制浆,搅拌时间30分钟以上即成待用的浆体。实施例3该材料由以下重量组份的组份制备成:纤维30份、石棉绒20份、海泡石绒13、坡缕石绒26份、蛇纹石纤维棉18份、发泡剂10份。该材料生产工艺如下:将原料按上述配方配比(发泡剂剂除外)混合搅拌均匀,加入混合材料总重量50%-60%的80℃-100℃热水和3份发泡剂进行浸泡搅拌,按季节选用浸泡时间8小时以上;浆料浸泡好后再加入混合材料总重的50%-40%的常温水和上述余量的发泡剂进行充分搅拌制浆,搅拌时间30分钟以上即成待用的浆体。实施例1、实施例2及实施例3制备的材料的热传导系数如下表所示导热系数[w/(m.k)]实施例10.65实施例20.53实施例30.70由上表可知,当纤维15份、石棉绒18份、海泡石绒12、坡缕石绒24份、蛇纹石纤维棉15份、快速渗透剂9份时,制得的材料的保温性能最好。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技术特征: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音保温材料,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该保温材料与传统的外墙建筑材料相比,具有很好的保温性能,而且凝固性强,不易脱落,符合国家在外墙保温材料方面的政策,值得推广。技术研发人员:朱杰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如皋长江科技产业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16.08.23技术公布日:2017.11.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