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土壤盐碱化的缓释肥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4025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止土壤盐碱化的缓释肥,其特征是,它由菜园土25%~35wt%、颗粒状盐碱地保水缓释肥半成品和高吸水树脂5%~10wt%、矿物粉料5%~15wt%和有机肥25%~30wt%,水制备而成,各组分之和为100%,活性固体菌种包括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木霉、黑曲霉、红曲霉、哈茨木霉菌、棘孢曲霉和酵母,矿物粉料是草炭、沸石、蛭石、蒙脱石、碳酸钙、膨胀珍珠岩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矿物粉料的细度≤200目,所述有机肥含有腐熟的粪肥、菜籽饼肥、秸秆,所述粪肥、菜籽饼肥与秸秆的重量比为5.5~7.5∶2.5~3.5∶0.5~1.5;所述颗粒状盐碱地保水缓释肥半成品的配料按重量百分比由下列组分组成:高粘凹凸棒石粘土粉2~10%、酸化后的凹凸棒石粘土5~15%、磷石膏10~30%、过磷酸钙5~28%、硫酸铵5~25%、硫酸钾2~20%、微量元素混合物0.01~1%和水10~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止土壤盐碱化的缓释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化后的凹凸棒石粘土的生产方法:酸化处理的配料按重量百分比由下列组分组成:凹凸棒石粘土55~75%和稀硫酸25~45%,将稀硫酸加入凹凸棒石粘土中进行酸化处理,凹凸棒石粘土经过酸化处理24~72小时后为酸化后的凹凸棒石粘土;所述微量元素混合物的配料按重量百分比由下列组分组成:硫酸亚铁0.01~35%、硫酸锌0.01~35%、硫酸铜0.01~30%、硫酸锰0.01~30%和硼砂0.01~20%。

3.权利要求1所述防止土壤盐碱化的缓释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料水比100∶35将原料搅拌均匀,然后起堆,让原料吸饱水分;其中各组分比例为菜园土25%~35wt%、矿物粉料5%~15wt%,颗粒状盐碱地保水缓释肥半成品和有机肥组合25%~30wt%,同时,将固体菌种加水搅拌成糊状并活化3~4h,将活化的菌种加入原料中,并反复翻堆拌匀,堆放并盖上塑料薄膜,在料堆温度达50℃时,即进行第一次翻堆,以后每隔3d翻堆一次,发酵10~12d,发酵10~12d天后,将相当于腐熟的有机肥组分重量4%~6%的活性功能菌菌粉加入到腐熟的有机肥组分中继续进行固体发酵,混匀后,加入相当于腐熟的有机肥组分重量0.5%~1%的硼砂,0.2%~0.5%的钼酸铵,调节含水量至32-38wt%,进行二次堆肥发酵,当温度达到50℃以上,开始翻堆,翻堆为每天2~3次,直到温度降至40℃,停止翻堆,转入后熟槽后熟3~5天,然后采用生物有机肥专用低温造粒机进行造粒,再进行负压干燥,冷却后筛取粒径1mm~4.75mm的颗粒,送入料仓混合,即得防止土壤盐碱化的缓释肥。

4.权利要求3所述防止土壤盐碱化的缓释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菌种的制备过程为:将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木霉、黑曲霉、红曲霉、哈茨木霉菌、棘孢曲霉和酵母采用工业发酵罐分别进行单独发酵,操作步骤及工艺条件为:

a、基础培养基的制备:黄豆加水煮30min,过滤后定容至;

b、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哈茨木霉菌、巨大芽孢杆菌培养基制备:牛肉膏1g,蛋白胨2g,氯化钠1g,葡萄糖3g,基础培养基200mL,pH 7.5,

c、木霉、黑曲霉、红曲霉、酵母培养基制备:葡萄糖7g,磷酸二氢钾0.4g,蛋白胨2g,硫酸镁0.2g,基础培养基400mL,pH 6.5,培养基制备完成后,高压消毒30min,冷却后接入相应菌种,接种前将装有培养基的扁瓶在121℃条件下灭菌30分钟,接种后在28~35℃条件下培养30~48h,配成孢子液,以体积百分比5%的接种量用于种子罐接种;

d、种子罐发酵:先将一级种子罐灭菌,装入种子罐发酵培养基后再灭菌,冷却至30℃,将孢子液接入培养液中,发酵罐接种后,在28~35℃条件下培养36~48小时,通气量1~2Vols/vol·min,氧气含量30~40%;,得一级种子罐发酵菌液;将二级种子罐在121℃下灭菌30min,装入培养基后再灭菌,冷却至30℃,将一级种子罐发酵液按体积百分比5%~8%接种量接入二级种子罐,通入无菌空气和搅拌进行培养,得二级种子罐发酵菌液;发酵液含活芽胞数每毫升达50亿以上,芽胞比例达95%以上时放罐,pH值7.0-8.0,无杂菌污染。

5.权利要求4所述防止土壤盐碱化的缓释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子罐发酵培养基组分为:米糠10%~15wt%、黄豆25%~35wt%、白糖20%~30wt%、鱼粉15%~20wt%、尿素5%~10wt%、微量元素5%~10wt%、酵母粉15%~25wt%、甘露醇2%~5wt%、K2HPO41%~6wt%,KH2PO41%~6wt%,MgSO4·7H2O 1~6wt%以及水,各组分之和为100%,有机肥组合的制备:将烘干鸡粪、菜籽饼、秸秆经过筛分、粉碎后,按重量比6:3:1的比例混合均匀,转入大型固体堆肥槽,调节碳氮比至20~30,调节含水量至50wt%,加入常规量有机物料腐熟剂,进行堆肥,当堆温达到50℃以上时,开始翻堆通气,翻堆为每天2-3次,直到温度降至30℃以下时,停止翻堆,得到腐熟的有机肥组合。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