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酸增养促进玉米生长的红壤调理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23777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促进玉米生长的红壤调理剂。



背景技术:

红壤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土壤类型之一,遍及南方13个省(区)、619个县(市),面积113万km2,占全国土壤面积的11%,对我国粮食安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近年来红壤酸化较为严重,已经成为红壤地区农业生产凸出的问题。根据1998年有关监测结果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时(pH值大多在6.0~6.5)相比较,土壤pH值大约下降了0.2~0.5个单位。土壤pH值降低导致作物毒害元素增加,养分元素缺乏,从而使作物减产,严重影响甚至制约了红壤地区农业的持续发展。长期过量施用化学氮肥是加剧我国农田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其中氨基氮肥硝化及硝酸根的淋溶损失,是化学氮肥引起土壤酸化的主要机制。目前,红壤酸度改良和培肥的措施主要集中在施用石灰和碱渣等碱性物质,这些措施虽然对降低土壤酸度有明显作用。但是,由于错综复杂的交互作用关系,根据现有土壤改良理论还无法推导其改良红壤酸度促进作物(如玉米)生长的效果。已有的相关研究表明,现有措施的弊端至少表现在下述几方面:其一、成本投入较大,维护难度高,且对作物所需要的其他养分影响不大,若施用量过高会降低其他养分(如磷和微量元素锌等)的有效性;其二、石灰的溶解度较小,其改良效果主要局限于土壤表层,长期施用可能造成土壤板结;其三、利用石灰改良酸性土壤,虽然增加了土壤交换性Ca2+的含量,但是会显著降低土壤交换性Mg2+、K+的含量,造成养分失衡;其四、石灰改良酸性土壤后,施用化学氮肥土壤存在严重复酸化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弊端,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综合性能的红壤调理剂,降低红壤酸度的同时增加红壤养分元素含量,从而促进玉米生长。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降酸增养促进玉米生长的红壤调理剂,其特征在于,由必要组分和选择组分组成,必要组分的组分和重量份数比为:微量元素2.5~6.5份,酸度调理剂28~50份;所述微量元素选自硫酸锌、硫酸镁中的一种或两种任意比例的混合物,所述酸度调理剂选自白云石、石灰、碱性硅肥中的一种或多种任意比例混合物;

选择组分为下述组分的一种或两种,其组分和重量份数比为:基质19~65份,保养保水剂27~50份;所述基质选自干猪粪、锯末粉、稻壳、污泥、培养基中的一种或多种任意比例的混合物,所述培养基为50%玉米秸秆粉末和50%污泥混合发酵而成。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碱性硅肥为主要是含硅酸盐的工业废渣,如钢铁冶炼渣、炼铜渣、炼铝赤泥、粉煤灰硅钙肥和黄磷渣以及水泥窑灰和硅镁钾肥等。优选钢铁冶炼渣粉末。所述保养保水剂如褐煤或类似物,其比表面积大具有吸附性,可降低铵态氮转化硝态氮的速率,减少氢离子释放量,从而降低硝化速率,减少产酸量,减缓化学氮肥酸化红壤。酸度调理剂可直接中和硝化过程中产生的酸,基质本身含有碱性物质可中和土壤酸,微量元素补充土壤营养元素。

优选地,所述红壤调理剂由如下重量份数比的组分组成,褐煤30份;白云石40份;干猪粪27份;硫酸锌3份。

优选地,所述红壤调理剂由如下重量份数比的组分组成,培养基44份;白云石30份;污泥20份;硫酸锌3份;硫酸镁3份。

优选地,所述红壤调理剂由如下重量份数比的组分组成,碱性硅肥47份;褐煤27份;锯末粉20份;硫酸锌3份;硫酸镁3份。

优选地,所述红壤调理剂由如下重量份数比的组分组成,稻壳30份;石灰30份;培养基34份;硫酸锌3份;硫酸镁3份。

优选地,所述红壤调理剂由如下重量份数比的组分组成,褐煤47份;石灰47份;硫酸锌3份;硫酸镁3份。

所述红壤调理剂的制作:将各组分按配比混合均匀,即得。

所述红壤调理剂的用量:150kg/亩,于玉米播种前一次性基肥施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技术方案将酸度调理剂、微量元素、基质、保养保水剂以不同比例配合制成;经田间试验验证,各组分基于自身特性综合作用于红壤,在不造成养分拮抗失衡、土壤板结、复酸化等不良影响的基础上协同增效;能够有效提高土壤pH值、土壤养分、土壤水分保蓄能力,从而改善作物生长的土壤养分环境情况,促进玉米生长和增产。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所述红壤调理剂由如下重量配比的组分组成,褐煤30份;白云石40份;干猪粪27份;硫酸锌3份,共计100份,按一般方法混合均匀。

实施例2:所述红壤调理剂由如下重量份数比的组分组成,培养基44份;白云石30份;污泥20份;硫酸锌3份;硫酸镁3份。共计100份,按一般方法混合均匀。

实施例3:所述红壤调理剂由如下重量份数比的组分组成,碱性硅肥47份;褐煤27份;锯末粉20份;硫酸锌3份;硫酸镁3份。共计100份,按一般方法混合均匀。

实施例4:所述红壤调理剂由如下重量份数比的组分组成,稻壳30份;石灰30份;培养基34份;硫酸锌3份;硫酸镁3份。共计100份,按一般方法混合均匀。

实施例5:所述红壤调理剂由如下重量份数比的组分组成,褐煤47份;石灰47份;硫酸锌3份;硫酸镁3份。共计100份,按一般方法混合均匀。

将上述各实施例的调理剂按150kg/亩的用量,于玉米播种前做基肥一次性施入土壤。至玉米成熟期,较单施化学肥料,添加调理剂后玉米株高增加9%~23%,棒粗增加了12%~30%,棒长增加了24%~30%,棒粒增加了32%~44%,百粒重增加了0.7%~2.6%(表1)。

2014年较单施化学肥料,添加调理后玉米亩产增加了1.0%~7.5%;2015年玉米亩产增加了5.6%~24.6%(表2)。

施用调理剂两年后,较单施化学肥料处理,土壤pH值增加了0.29~0.91个单位,土壤有机质增加了0.7~3.0g/kg,有效磷增加了8.5~30.5mg/kg,有效钾增加了8.5~55.9mg/kg(表3)。

可见施用调理剂可以有效增加土壤pH防治红壤酸化,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和玉米产量。同时也没有发现土壤板结、复酸化等现象。综合两年试验数据以调理剂1的增加效果最佳。

表1施用调理剂后玉米生物指标(2014)

表2施用调理剂后玉米产量

表3施用调理剂两年(2014-2015)后土壤性质

上述的实现方式仅是为了清楚的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做出任何限制。本发明在本技术领域具有公知的多种替代或者变形,在不脱离本发明实质意义的前提下,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