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装饰一体化饰面砖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02010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新型建筑装饰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保温装饰一体化饰面砖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柔性饰面砖,又名锦埴(锦:色彩丰富,埴:细润的粘土)。是以彩色改性无机矿物粉料为主要原料,添加少量的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经过特定的工艺制成的具有柔韧性的轻质建筑装饰,这方面区别于软瓷,是理想的传统装饰建材瓷质面砖的替代材料,适用于混凝土、砌块等各种新建墙体、外墙外保温系统以及既有建筑的节能与饰面改造。

柔性饰面砖可与目前在市场上使用的各种外墙外保温技术相结合,无需改变外墙外保温的原有技术做法,直接在外保温抗裂防护层粘贴。相比于传统瓷质面砖外保温系统做法,柔性饰面砖具有三大优势:

一是自重轻、系统安全可靠,避免了由于瓷质面砖与防护面层温湿剪切应力大而掉落的风险;

二是透汽性极强,防水性又极佳,既克服了雨水渗入外墙外保温墙内,又防止产生冷凝水发生冻融损坏;

三是可减少结构基墙的配筋数量,减化外墙外保温做法,简化面砖粘贴工序,不仅可提高工效50%以上,且综合造价降低30%以上,经济效益显著。

相比于其他同类材料,柔性饰面砖具有两大优势:一是拒水和透汽性好,通俗地说,就是液态水进不去,气态水可以出来,可确保整个墙体具有呼吸性。二是柔性饰面砖处于高温环境下不返胶,在85℃以上的热水中煮泡96小时后不返白且仍可恢复原状,自清洁能力强,风吹水冲即可光洁如鲜。

专利201310143356.6公开了一种柔性饰面砖,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材料组成,水泥35-45,粉煤灰5-10,细度为60目左右石英砂20-30,细度为100目左右石英砂5-15,木质纤维素1-3,硅微粉1-5,滑石粉3-8,氧化钙1-5,硅酸钠1-3,抑碱剂0.5-1,丙烯酸胶粉2-3,氧化铁颜料2-5。将上述配方中的材料混合后按每100重量份加水28,通常用去离子水,将粉料投入水中,用高速搅拌机打成浆料,按每平方用料约三公斤,先将三分之二的浆料均匀的刮涂在模具上,铺上至少一层4#耐碱玻纤网格布,再将余下的三分之一浆料均匀的刮涂上,最后用排刷去掉刮痕。

专利201310143356.6公开了一种柔性饰面砖,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材料组成,水泥35-45,粉煤灰5-10,细度为60目左右石英砂20-30,细度为100目左右石英砂5-15,木质纤维素1-3,硅微粉1-5,滑石粉3-8,氧化钙1-5,硅酸钠1-3,抑碱剂0.5-1,丙烯酸胶粉2-3,氧化铁颜料2-5。将上述配方中的材料混合后按每100重量份加水28,通常用去离子水,将粉料投入水中,用高速搅拌机打成浆料,按每平方用料约三公斤,先将三分之二的浆料均匀的刮涂在模具上,铺上至少一层4#耐碱玻纤网格布,再将余下的三分之一浆料均匀的刮涂上,最后用排刷去掉刮痕。

专利201410639871.8公开了一种可广泛替代陶瓷瓷砖应用于建筑内外墙装饰用的彩色性饰面砖,该柔性彩色饰面砖包括重量组分为聚合物乳液10-20%、固化剂1-2%、增塑剂1.5-2.5%、增稠剂0.2-0.5%、彩色石英砂60-75%和水12-14%经原材料混合搅拌、批刮成型、切割、在45-90℃下烘干而成,其中聚合物乳液为纯丙乳液或硅丙乳液,固化剂为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或脂肪族聚氰酸酯,增稠剂为纤维素醚类或聚氨酯类增稠剂,彩色石英砂为天然彩色矿物经破碎、筛分而成的细度为140-40目的彩色石英砂。本发明的彩色柔性饰面砖,具有配方简单、成本低廉、色彩丰富、耐水性和柔软性好等优点,是一种替代陶瓷瓷砖应用于建筑内外墙装饰的理想材料。

但是上述柔性饰面砖都是单一的面砖,在墙体保温性能方面都不理想,在实际应用中还要单独铺设保温层,一方面工序复杂,另一方面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的建筑装饰材料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保温装饰一体化柔性饰面砖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保温装饰一体化柔性饰面砖是由软瓷饰面层和保温层组成,所述的软瓷饰面层是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乳液8~15份、矿粉15~25份、水泥5~15份、石英砂40~60份、阻燃剂5~15份、无机颜料0.5~2份及水10~25份;所述的保温层是由含有玻纤网格布的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乳液8~15份、矿粉15~25份、水泥15~25份、保温材料20~50份、阻燃剂5~15份、无机颜料0.5~2份及水10~25份。

优选:本发明的保温装饰一体化柔性饰面砖是由软瓷饰面层和保温层组成,所述的软瓷饰面层是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乳液10份、矿粉20份、水泥10份、石英砂50份、阻燃剂10份、无机颜料1份及水20份;所述的保温层是由含有玻纤网格布的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乳液10份、矿粉20份、水泥20份、保温材料35份、阻燃剂10份、无机颜料1份及水20份。

所述的乳液为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弹性乳液,固含量为50%,玻璃化转变温度为-5~25℃。

所述的矿粉为高岭土、火山灰、粉煤灰或钙粉中的一种。

所述的水泥为标号为325、425、525或625的白色硅酸盐水泥中的一种。

所述的石英砂,其粒径为50~400目。

所述的阻燃剂为三氧化二锑、三聚氰胺及聚磷酸铵中的一种。

所述的无机颜料为炭黑、钛白、钛黄、氧化铁红、氧化铁黄、铁蓝、镉红、镉黄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的玻纤网格布为经阻燃剂处理的玻纤网格布。

所述的保温材料为陶粒、膨胀珍珠岩颗粒、聚氨酯硬质泡沫颗粒及聚苯乙烯泡沫颗粒中的一种。

本发明的保温装饰一体化柔性饰面砖的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软瓷饰面层的制备:

按重量份称取矿粉、水泥及石英砂,加到捏合机中,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粉料;按重量份称取乳液、阻燃剂、无机颜料及水,加到搅拌釜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乳液;再将混合粉料加到混合乳液中,充分搅拌,得到浆料;最后将浆料倒入模具中,在40~90℃烘箱中干燥1~3h,得到软瓷饰面层;

(2)保温装饰一体化饰面砖的制备:

按重量份称取矿粉、水泥及保温材料,加到捏合机中,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粉料;按重量份称取乳液、阻燃剂、无机颜料及水,加到搅拌釜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乳液;再将混合粉料加到混合乳液中,充分搅拌,得到浆料;最后将浆料倒入步骤(1)得到的软瓷装饰层表面,铺放网格布后,在40~90℃烘箱中干燥2~6h,干燥好后脱模,得到保温装饰一体化饰面砖。

本发明的保温装饰一体化柔性饰面砖的制备方法包括浆料配制、软瓷饰面层及保温层成型。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节能环保。软瓷饰面层疏水性强、耐污性好,软瓷饰面层与保温层间由浆料材料连接成一个整体,保温装饰一体化饰面砖质轻,具有装饰与保温功能,是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保温装饰建筑材料。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如下:

1.采用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弹性乳液制备得到的软瓷饰面层具有良好的抗污性、防水性及耐候性;同时赋予保温装饰一体化柔性饰面砖抗震、抗裂性能及良好的耐冻融性;

2.高岭土、火山灰及粉煤灰不仅用作粉体填料,而且在水泥水化过程中所产生的氢氧化钙的激发作用下能形成水硬性凝胶材料,提高了保温装饰一体化柔性饰面砖的强度;

3.保温装饰一体化柔性饰面砖阻燃性好,满足无卤阻燃的环保要求,达到难燃等级;

4.保温装饰一体化柔性饰面砖的软瓷装饰层与保温层间通过软瓷层及保温层中的乳液、矿粉及水泥实现有效粘结,从而形成一个完整体,保温装饰一体化柔性饰面砖施工简单,成本低;

5.阻燃玻纤网格布作为增强材料改善了保温层的强度,进而提高了保温装饰一体化柔性饰面砖整体的强度,提高了其使用安全性;

6.保温装饰一体化柔性饰面砖与传统保温一体板相比,具有质轻、体薄的优点,整体重量可减少一半以上,而导热系数低于0.1W/m.K,复合保温材料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发明的保温装饰一体化柔性饰面砖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软瓷饰面层的制备:

按重量份称取高岭土20份、325白色硅酸盐水泥8份及50目石英砂40份,加到捏合机中,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粉料;按重量份称取玻璃化转变温度为-5℃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10份、三氧化二锑5份、钛黄1份及水15份,加到搅拌釜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乳液;再将混合粉料加到混合乳液中,充分搅拌,得到浆料;最后将浆料倒入模具中,在40℃烘箱中干燥3h,得到软瓷饰面层;

(2)保温装饰一体化柔性饰面砖的制备:

按重量份称取高岭土20份、325白色硅酸盐水泥15份及膨胀珍珠岩颗粒40份,加到捏合机中,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粉料;按重量份称取玻璃化转变温度为-5℃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10份、三氧化二锑5份、钛黄1份及水15份,加到搅拌釜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乳液;再将混合粉料加到混合乳液中,充分搅拌,得到浆料;最后将浆料倒入步骤(1)得到的软瓷装饰层表面,铺放一层经阻燃剂处理过的玻纤网格布后,在70℃烘箱中干燥6h,干燥好后脱模,得到保温装饰一体化柔性饰面砖。

实施例2-6

原料配方以及制备的工艺参数如表1所示,具体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表1

上述实施例所得样品分别按照GB/T3810.13-2006测试抗污性、GB/8624-2006测试阻燃性、GB/T3810.12-2006测试抗冻融性、GB/T1865-1997测试耐老化性及GB/T10294-2008测试导热系数。

表2

由表2可以看出,本发明制备得到的保温装饰一体化柔性饰面砖具有优异的抗污性、抗冻融性、阻燃性及耐老化性能,导热系数低于0.1W/m.K,满足保温装饰材料的要求。本发明制备得到的保温装饰一体化柔性饰面砖的重量较传统保温装饰材料轻,安装方便,成本低,节能环保,是一种绿色环保保温装饰材料。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