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体饰面板材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02039阅读:58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体饰面板材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属于建筑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建筑装饰用石材有天然石材和人造石材两大类。天然石材是指从天然岩体中开采出来的,并经加工成块状或板状材料的总称。建筑装饰用的天然石材主要有花岗石和大理石两大种。大理石是指沉积的或变质的碳酸盐岩类的岩石,有大理岩、白云岩、灰岩、砂岩、页岩和板岩等。如我国著名的汉白玉就是北京房山产的白云岩,云南大理石则是产于大理县的大理岩,著名的丹东绿则为蛇纹石化硅卡岩。作为石材开采的各类岩浆岩,如花岗岩、安山岩、辉绿岩、绿长岩、片麻岩等称之为花岗石。如北京白虎涧的白色花岗石是花岗岩,济南青是辉长岩,而青岛的黑色花岗石则是辉绿岩。

人造石材是一种人工合成的装饰材料。按照所用粘结剂不同,可分为有机类人造石材和无机类人造石材两类。按其生产工艺过程的不同,又可分为聚酯型人造大理石、复合型人造大理石、硅酸盐型人造大理石、烧结型人造大理石四种类型。

目前以石质类材料为主要原材料生产的建筑装饰面板,主要功能是满足美化装饰等一般性功能。即,技术要求能够达到建筑力学强度要求,尺寸合格,易于施工即可。从生产制作工艺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将原材料直接进行物理加工,如将天然石材通过切割/磨抛成材;另一类是将石质类粉料通过烧结/胶凝/聚合/复合/成型等工艺成材。

随着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对不同环境条件下使用的饰面板材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求板材不仅能装饰美化环境,还能够产生有利于环境的物理场,因而能够兼具生态特质,改善环境质量。这种总体的生态需求催生了绿色生态饰面板材的研制。

如何开发一种生产步骤简单且成本低廉,得到的饰面板材兼具装饰和生态功能是装饰面板行业的一个发展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实体饰面板材,不仅可以在温差热环境下使用,并且可以能够产生有利于环境的物理场,兼具生态特质。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体饰面板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具有热电性的矿物晶体进行热电性检测,选择符合粒度要求的具有热电性能的矿物晶体和天然电气石晶体备用;

2)将所述具有热电性的矿物晶体与无机胶凝材料均匀混合,注入模具进行冲压成型,冲压成型时在板材的一面均匀铺撒所述天然电气石晶体,得到冲压成型板材;

3)将所述冲压成型板材采用养护制度获得力学强度,打磨抛光所述电气石晶体面,得到实体饰面板材。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具有热电性的矿物晶体的添加量:2-35%,所述天然电气石晶体添加量:5-20%,所述无机胶凝材料的添加量:10-20%。

进一步地,所述养护制度为:室温至40℃,时间不少于72小时。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实体饰面板材,按照上述制备方法制得,所述实体饰面板材的组成包括:符合粒度要求的具有热电性能的矿物晶体、天然电气石晶体以及耐高温无机胶凝材料。发明人多年关于矿物晶体和天然晶体的研究发现,具有热电性能的矿物晶体能够释放负氧离子且同时产生与人体震动频率一致的远红外射线。进一步地,耐高温无机胶凝材料可以是Ca-Si-Al胶凝材料和普通面砖骨料。

本发明中,所述具有热电性能的矿物晶体可以包括黄铜矿、方铅矿和磁铁矿中的一种或其任意组合;进一步地要求,所述具有热电性能的矿物晶体的热电系数>0.2mV/℃。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中,控制所述具有热电性能的矿物晶体的粒度范围0.1-2mm。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中,电气石晶体的静态负离子数值>300ions/cm3,动态负离子数值>30000ions/g.s,远红外辐射率>90%;另外,所述选择所述电气石粒度小于0.075mm的比例>90%。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实体饰面板材在不同规格板材上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实体饰面板材的制备方法,与现有技术的区别一:原材料中天然电气石晶体可以释放负氧离子并产生与人体震动频率一致的远红外射线;区别二:原材料中矿物晶体具有热电属性,能够在温差热作用下产生弱的热电场,生产出一种能在温差热环境(如采用地热取暖的地砖和温泉池面砖等)下使用的多功能生态饰面板材。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提供的实体饰面板材制备方法生产步骤简单且成本低廉;

2、本发明所提供的实体饰面板材是一种能在地热取暖的环境、温泉池等温差热环境下使用的饰面板材,由于温差热的使用条件能激发该实体饰面板材产生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的物理场,这个物理场兼具改善环境质量,促进人体生理循环和新陈代谢,加强人体理疗保健的效应;此外,温差热条件还可以激发板材内半导体矿物在板材两侧产生微弱电场和磁场,因而可以刺激人体组织细胞,促进人体血液和淋巴组织液的微循环,改善人体新陈代谢;

3、本发明所提供的实体饰面板材不仅能促进人体微循环,还能净化空气;因为该实体饰面板材一侧均匀铺加了电气石晶体,在热条件下也能产生微电场,还能发射与人体频率相近的红外射线,促进人体微循环;另外,表面的电气石还可以释放负氧离子,从而净化空气、改善环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1)采用专用的HB08型热电仪测试黄铜矿、方铅矿和磁铁矿的热电性能,选取热电系数范围>0.2mV/℃的黄铜矿、方铅矿以及热电系数范围>0.04mV/℃的磁铁矿作为热电晶体备用;

采用EB-15型负离子测试仪进行检测,选取静态负离子数值>300ions/cm3,动态负离子数值>30000ions/g.s,远红外辐射率>90%的电气石晶体粉末备用,控制电气石中粒度小于0.075mm的比例为93%;

2)将粒度范围在0.1-2mm内的黄铜矿、方铅矿和磁铁矿进行混合,以保证获得足够的热电场强度;然后将20%混合好的黄铜矿、方铅矿和磁铁矿与15%Ca-Si-Al胶凝材料以及50%普通面砖骨料均匀混合,一同注入模具进行冲压成型,冲压成型时在板材的一面均匀铺撒所述天然电气石晶体,控制天然电气石晶体的添加量15%,得到冲压成型板材;

3)将所述冲压成型板材置于室温至40℃蒸养箱75小时,打磨抛光所述电气石晶体面,得到实体饰面板材1号。

实施例2:

1)采用专用的HB08型热电仪测试黄铜矿、方铅矿和磁铁矿的热电性能,选取热电系数范围>0.2mV/℃的黄铜矿、方铅矿以及热电系数范围>0.04mV/℃的磁铁矿作为热电晶体备用;

采用EB-15型负离子测试仪进行检测,选取静态负离子数值>300ions/cm3,动态负离子数值>30000ions/g.s,远红外辐射率>90%的电气石晶体粉末备用,控制电气石中粒度小于0.075mm的比例为90%;

2)将粒度范围在0.1-2mm内的黄铜矿、方铅矿和磁铁矿进行混合,以保证获得足够的热电场强度;然后将30%混合好的黄铜矿、方铅矿和磁铁矿与10%Ca-Si-Al胶凝材料以及40%普通面砖骨料均匀混合,一同注入模具进行冲压成型,冲压成型时在板材的一面均匀铺撒所述天然电气石晶体,控制天然电气石晶体的添加量20%,得到冲压成型板材;

3)将所述冲压成型板材置于室温至40℃蒸养箱82小时,打磨抛光所述电气石晶体面,得到实体饰面板材2号。

实施例3:

1)采用专用的HB08型热电仪测试黄铜矿、方铅矿和磁铁矿的热电性能,选取热电系数范围>0.2mV/℃的黄铜矿、方铅矿以及热电系数范围>0.04mV/℃的磁铁矿作为热电晶体备用;

采用EB-15型负离子测试仪进行检测,选取静态负离子数值>300ions/cm3,动态负离子数值>30000ions/g.s,远红外辐射率>90%的电气石晶体粉末备用,控制电气石中粒度小于0.075mm的比例为92%;

2)将粒度范围在0.1-2mm内的黄铜矿、方铅矿和磁铁矿进行混合,以保证获得足够的热电场强度;然后将25%混合好的黄铜矿、方铅矿和磁铁矿与10%Ca-Si-Al胶凝材料以及55%普通面砖骨料均匀混合,一同注入模具进行冲压成型,冲压成型时在板材的一面均匀铺撒所述天然电气石晶体,控制天然电气石晶体的添加量10%,得到冲压成型板材;

3)将所述冲压成型板材置于室温至40℃蒸养箱72小时,打磨抛光所述电气石晶体面,得到实体饰面板材3号。

对比例

发明人将采用常见石质板材如大理石、花岗石和水泥预制件所烧制的通体铺地砖作为对比例,将上述1-3号实体饰面板材与对比例的通体铺地砖针对以下4个指标分别进行检测,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表1实施例1-3和对比例中的实体饰面板材产品对比表

由表1中4个指标的检测结果可知: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实体饰面板材与普通烧制的通体铺地砖相比较,本发明的实体饰面板材不仅具有微热电和远红外辐射,还能够释放负氧离子。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