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杯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9471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水杯,其特征在于,包括杯身和与所述杯身一体成型的内胆层;

按照重量百分数计,所述杯身主要由如下原料制备得到:电气石2.5-4.5%,六环石7.5-10%,麦饭石20-30%,紫砂泥30-45%,沸石10-20%,高岭土1.5-4%;所述内胆层主要由如下原料制备得到:负离子粉6.5-8.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杯,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百分数计,所述杯身主要由如下原料制备得到:电气石2.8-4.2%,六环石7.7-9.5%,麦饭石22-28%,紫砂泥32-43%,沸石12-18%,高岭土1.7-2.8%;所述内胆层主要有如下原料制备得到:负离子粉6.7-8.2%,银离子无机抗菌粉体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杯,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百分数计,所述杯身主要由如下原料制备得到:电气石2.2-3.5%,六环石8.0-8.9%,麦饭石24-27%,紫砂泥35-40%,沸石13-17%,高岭土1.9-2.5%;所述内胆层主要由如下原料制备得到:负离子粉7.0-8.0%,银离子无机抗菌粉体3-4%。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杯的负氧离子发生量为2951-3305个/s·cm3,远红外线波长为8-15μm,远红外线发射率为90-93%。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水杯,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放射远红外线的杯身、和位于所述杯身内且可释放负氧离子以及可放射远红外线的内胆层;

所述内胆层的壁厚为2mm-4mm,所述内胆层的底厚3mm-5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杯的所述杯身包括上身部和下身部,所述上身部与下身部的连接处设置有防滑沿,所述防滑沿的一端与所述上身部的底部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下身部的顶部连接;

所述上身部与所述下身部为一体成型设置。

7.一种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水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先将紫砂泥、电气石、六环石和高岭土混匀炼制成泥,过筛留用筛下泥浆,再加入麦饭石和沸石制成杯身,最后添加负离子粉上釉制成内胆层,高温烧结,得到成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筛的目数为125目-250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烧结的温度为1100-1180度。

10.根据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烧结的时间为11-13小时,且在所述时间内进行1-2次烧结过程。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