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品质稳定的高成活率红薯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红薯又名山芋、地瓜、甘薯等,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有“长寿食品”之誉,于是,红薯这一不起眼的食品身价陡增,令人刮目相看。红薯是旋花科一年生植物,蔓生草本,长 2 米以上,平卧地面斜上,具地下块根,块根纺锤形,外皮土黄色或紫红色。红薯含有丰富的淀粉、维生素、纤维素等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还含有丰富的镁、磷、钙等矿物元素和亚油酸等。这些物质能保持血管弹性,对防治老年习惯性便秘十分有效。
红薯常见的育苗方法是利用种薯块根进行育苗,将其播种于土壤中进行培育成苗。在种薯育苗期间按薯苗的长势通常可分为发芽前期、生长中期和炼苗后期三个阶段,在生长中期通常还需要进行肥水的施加操作,炼苗后期需要严格控制温度、湿度等,管理要求较高。通常一块质量合格的种薯可育3~5批次的成苗,所育第一批次成苗的质量最高,之后越来越差,导致其后期成苗育得的红薯产量越来越低,第二批次的产量较第一批次下降10%以上,第三批次的产量甚至较第一批次下降25%以上,显然此方式育得的成苗不利于工厂化育苗质量的保证,如何改善不同批次成苗的质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品质稳定的高成活率红薯育苗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品质稳定的高成活率红薯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种薯选择:选择表面鲜亮光滑、无破损病害、单个质量为170~190g的红薯作为种薯备用;
(2)种薯处理:将步骤(1)所选的种薯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再将其置于金宝贝根苗壮稀释800倍液中浸泡3~5min后取出,然后将其置于温度为26~28℃的条件下催芽处理10~12h后备用;
(3)种薯排种:将步骤(2)处理后的种薯以每亩55~60kg的量直排于育苗基质中,所述育苗基质由如下重量份的物质制成:52~56份园土、22~24份草炭土、14~17份农家粪、7~10份中药渣、2~4份松木屑、1~2份尿素、0.3~0.5份复合维生素、3~5份河沙、2~5份煤矸石、1~3份海泡石;
(4)排种后管理:
a.在种薯排种后至长出高度为3~5cm的薯苗期间,控制育苗基质白天的温度为31~33℃、夜晚的温度为29~31℃,保持育苗基质的相对湿度为77~83%;
b.在薯苗高度为3~5cm至高度为22~24cm期间,控制育苗基质白天的温度为25~27℃、夜晚的温度为23~25℃,保持育苗基质的相对湿度为69~75%,并每天进行一次超声波辐射处理;
(5)成苗采集:
待薯苗长至22~24cm高度时,即育成红薯成苗,将其从薯种上采下,然后重复步骤(4)的管理操作,进行后续批次的薯苗培育。
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的农家粪由羊粪、牛粪、猪粪、鸽子粪和兔子粪组成。
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的中药渣由一枝黄花、柿蒂、威灵仙、枳壳、牡丹皮、胡黄连组成。
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的复合维生素中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5、维生素B6、维生素B9、维生素C、维生素D和维生素E。
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的育苗基质的制备方法是:先将农家粪和中药渣共混发酵7~9天后,再将其与园土、草炭土、松木屑、尿素、复合维生素、河沙、煤矸石、海泡石混合,最后用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处理即可。
进一步的,步骤(4)操作b中所述的超声波辐射处理具体是在每天上午9.00开始,用频率为41~44kHz的超声波对薯苗进行超声辐射处理,每次连续处理的时长为5~7h。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针对现有红薯育苗方法中的缺陷进行了对应的优化改进处理,为红薯育苗独特配制的育苗基质具有良好的透气、保水、保肥特点,营养成分丰富,添加的中药渣很好的保证了薯苗生长环境的安全,可提升薯苗的体质,本育苗基质为红薯的健康生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排种后管理期间,合理控制薯苗生长的温度和湿度,保证了薯苗生长的速度和质量,在薯苗生长旺盛的中期进行特殊的超声波辐射处理,能很好的提升薯苗营养吸收特性,改善机体抗性,提高薯苗长势的均匀度。最终在各步骤的共同配合作用下,本发明制得的红薯苗长势均匀、旺盛,体质抗性强,移栽成活率高,育得的各批次成苗质量稳定,且育苗过程中省去了传统复杂的炼苗工序,又无需额外施肥、喷药处理,优化了种植工艺,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品质稳定的高成活率红薯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种薯选择:选择表面鲜亮光滑、无破损病害、单个质量为170~180g的红薯作为种薯备用;
(2)种薯处理:将步骤(1)所选的种薯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再将其置于金宝贝根苗壮稀释800倍液中浸泡3min后取出,然后将其置于温度为26℃的条件下催芽处理10h后备用;
(3)种薯排种:将步骤(2)处理后的种薯以每亩55kg的量直排于育苗基质中,所述育苗基质由如下重量份的物质制成:52份园土、22份草炭土、14份农家粪、7份中药渣、2份松木屑、1份尿素、0.3份复合维生素、3份河沙、2份煤矸石、1份海泡石;
(4)排种后管理:
a.在种薯排种后至长出高度为3~5cm的薯苗期间,控制育苗基质白天的温度为31~32℃、夜晚的温度为29~30℃,保持育苗基质的相对湿度为77~80%;
b.在薯苗高度为3~5cm至高度为22~24cm期间,控制育苗基质白天的温度为25~26℃、夜晚的温度为23~24℃,保持育苗基质的相对湿度为69~72%,并每天进行一次超声波辐射处理;
(5)成苗采集:
待薯苗长至22~24cm高度时,即育成红薯成苗,将其从薯种上采下,然后重复步骤(4)的管理操作,进行后续批次的薯苗培育。
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的农家粪由羊粪、牛粪、猪粪、鸽子粪和兔子粪组成。
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的中药渣由一枝黄花、柿蒂、威灵仙、枳壳、牡丹皮、胡黄连组成。
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的复合维生素中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5、维生素B6、维生素B9、维生素C、维生素D和维生素E。
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的育苗基质的制备方法是:先将农家粪和中药渣共混发酵7天后,再将其与园土、草炭土、松木屑、尿素、复合维生素、河沙、煤矸石、海泡石混合,最后用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处理即可。
进一步的,步骤(4)操作b中所述的超声波辐射处理具体是在每天上午9.00开始,用频率为41kHz的超声波对薯苗进行超声辐射处理,每次连续处理的时长为5h。
实施例2
一种品质稳定的高成活率红薯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种薯选择:选择表面鲜亮光滑、无破损病害、单个质量为180~190g的红薯作为种薯备用;
(2)种薯处理:将步骤(1)所选的种薯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再将其置于金宝贝根苗壮稀释800倍液中浸泡5min后取出,然后将其置于温度为28℃的条件下催芽处理12h后备用;
(3)种薯排种:将步骤(2)处理后的种薯以每亩60kg的量直排于育苗基质中,所述育苗基质由如下重量份的物质制成:56份园土、24份草炭土、17份农家粪、10份中药渣、4份松木屑、2份尿素、0.5份复合维生素、5份河沙、5份煤矸石、3份海泡石;
(4)排种后管理:
a.在种薯排种后至长出高度为3~5cm的薯苗期间,控制育苗基质白天的温度为32~33℃、夜晚的温度为30~31℃,保持育苗基质的相对湿度为79~83%;
b.在薯苗高度为3~5cm至高度为22~24cm期间,控制育苗基质白天的温度为26~27℃、夜晚的温度为24~25℃,保持育苗基质的相对湿度为71~75%,并每天进行一次超声波辐射处理;
(5)成苗采集:
待薯苗长至22~24cm高度时,即育成红薯成苗,将其从薯种上采下,然后重复步骤(4)的管理操作,进行后续批次的薯苗培育。
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的农家粪由羊粪、牛粪、猪粪、鸽子粪和兔子粪组成。
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的中药渣由一枝黄花、柿蒂、威灵仙、枳壳、牡丹皮、胡黄连组成。
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的复合维生素中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5、维生素B6、维生素B9、维生素C、维生素D和维生素E。
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的育苗基质的制备方法是:先将农家粪和中药渣共混发酵9天后,再将其与园土、草炭土、松木屑、尿素、复合维生素、河沙、煤矸石、海泡石混合,最后用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处理即可。
进一步的,步骤(4)操作b中所述的超声波辐射处理具体是在每天上午9.00开始,用频率为44kHz的超声波对薯苗进行超声辐射处理,每次连续处理的时长为7h。
对比实施例1
本对比实施例1与实施例1相比,其育苗基质用普通的种植大田土取代,除此外的方法步骤均相同。
对比实施例2
本对比实施例2与实施例2相比,在步骤(4)排种后管理的操作b中不施加超声波辐射处理,除此外的方法步骤均相同。
对照组
现有的红薯块根直排育苗方法。
为了对比本发明效果,选用“济薯21号”品种作为实验品种,分别用上述五种方法进行育苗,连续培育四个批次的红薯成苗,分别对应用P1、P2、P3、P4简记,然后将四个批次的红薯成苗分别进行移植定栽,并统计生长期间的定栽成活率和红薯产量,其移植定栽及后续的生长管理条件相同且适宜,下表1为相应的对比数据:
表1
由上表1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制得的不同批次成苗品质较稳定,且移栽成活率和产量均有较好提升,极适用于工厂化批量育苗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