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由冶金弃渣制备轻质砖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94801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轻质砖的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由冶金弃渣制备轻质砖的方法,本发明还涉及采用该方法所制备的轻质砖。



背景技术:

冶金弃渣是一类金属工业的副产品,具有产量大、种类复杂、环境危害性强的缺点,但同时又有巨大利用的前景。目前国内外针对冶金弃渣的利用展开了许多工作,主要集中于生产水泥等建材或进行铺路、填海等研究。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实心砌块由于具有能耗高,土地资源耗费量大的缺点,目前已经禁止使用。政府目前正推广绿色建筑,积极推进建筑节能,建筑行业的许多新的技术得到发展,其中轻质砌块(轻质砖)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具有轻质、保温隔热、阻声等优点,而得到广泛的应用。

因此,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需要一种以冶金弃渣为主要原料制备轻质砖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由冶金弃渣制备轻质砖的方法,以及采用该方法所制备的轻质砖。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由冶金弃渣制备轻质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冶金弃渣和粉煤灰、生石灰烘干后分别进行细磨;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细磨完成的冶金弃渣和粉煤灰、生石灰混合均匀,并加入水制成料浆;

步骤三:将上述料浆放入模具中成型成砖坯,并对砖坯进行干燥;

步骤四:将步骤三中经过干燥后的砖坯进行焙烧,焙烧后的砖坯冷却至室温得到轻质砖。

进一步地,步骤二中细磨完成的冶金弃渣和粉煤灰、生石灰的粒度为200目以下。

进一步地,冶金弃渣为铜渣、镍渣和赤泥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地,赤泥是拜耳法赤泥和/或烧结法赤泥。

进一步地,步骤二中冶金弃渣、粉煤灰、生石灰的混合比例为:冶金弃渣1-4重量份,粉煤灰1-3重量份,生石灰3-5重量份。

进一步地,步骤二中粉煤灰、生石灰、冶金弃渣的混合物与水的质量比为1∶0.7。

进一步地,步骤三中砖坯干燥温度为105-120℃,干燥时间为2-15h。

进一步地,经步骤三干燥后的砖坯含水量小于1%。

进一步地,步骤四中砖坯焙烧温度为1000-1200℃。

进一步地,步骤四中砖坯焙烧时间为5-45分钟。

进一步地,步骤二中冶金弃渣和粉煤灰、生石灰细磨后的粒度为200目以下的混合料占总体质量的90%以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解决部分冶金弃渣难以大规模利用的难题,缓解我国当前环境压力,使冶金弃渣重新变废为宝。

(2)利用冶金弃渣、粉煤灰和生石灰采用细磨-配料-制浆-成型-干燥-焙烧的工艺生产的轻质砖具有轻质、密度小、保温隔热和隔声性好的优点,由于采用冶金弃渣为原料,故还具有环保、节能的优点。

(3)由于制备方法中采用烧结法(砖坯焙烧温度为1000-1200℃之间,焙烧时间为5-45min)生产的轻质砖具有抗压强度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由冶金弃渣制备轻质砖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将4000kg赤泥(拜耳法赤泥)同2000kg的粉煤灰和4000kg的生石灰,烘干后进行分别细磨,细磨完成标准为细磨粒度为200目以下的占总体质量的90%以上。细磨后将粉煤灰、生石灰、赤泥进行混匀,混匀后的粉料加入7000kg的水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得到料浆,料浆输送至压力成型机并在压力为10MPa的压力下压制成200mm*100mm*60mm形状的砖坯。砖坯经传输带送至干燥箱中,干燥箱中温度为120℃,干燥时间2h,干燥后的砖坯含水量小于1%。将干燥后的砖坯送入焙烧炉中焙烧,焙烧温度分别为1000℃、1150℃、1100℃、1200℃,保温时间分别10min、20min、30min、45min,获得4批焙烧后的轻质砖;将4批焙烧完成的轻质砖冷却后至室温得到成品轻质砖;经检测,4批轻质砖的密度均小于500kg/m-3,抗压强度20-25Mpa,满足国标对轻质砖的密度和强度要求。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将2000kg赤泥(拜耳法赤泥)、1000kg铜渣、1000kg镍渣同1000kg的粉煤灰和3000kg的生石灰,烘干后进行分别细磨,细磨完成标准为细磨粒度为200目以下的占总体质量的90%以上。细磨后将粉煤灰、生石灰、赤泥进行混匀,混匀后的粉料加入5600kg的水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得到料浆,料浆输送至压力成型机并在压力为10MPa的压力下压制成200mm*100mm*60mm形状的砖坯。砖坯经传输带送至干燥箱中,干燥箱中温度为120℃,干燥时间2h,干燥后的砖坯含水量小于1%。将干燥后的砖坯送入焙烧炉中焙烧,焙烧温度分别为1000℃、1150℃、1100℃、1200℃,保温时间分别10min、20min、30min、45min,获得4批焙烧后的轻质砖;将4批焙烧完成的轻质砖冷却后至室温得到成品轻质砖;经检测,4批轻质砖的密度均小于500kg/m-3,抗压强度15-20Mpa,满足国标对轻质砖的密度和强度要求。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将1000kg铜渣同1000kg的粉煤灰和3000kg的生石灰,烘干后进行分别细磨,细磨完成标准为细磨粒度为200目以下的占总体质量的90%以上。细磨后将粉煤灰、生石灰、赤泥进行混匀,混匀后的粉料加入3500kg的水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得到料浆,料浆输送至压力成型机并在压力为10MPa的压力下压制成200mm*100mm*60mm形状的砖坯。砖坯经传输带送至干燥箱中,干燥箱中温度为105℃,干燥时间10h,干燥后的砖坯含水量小于1%。将干燥后的砖坯送入焙烧炉中焙烧,焙烧温度分别为1000℃、1150℃、1100℃、1200℃,保温时间分别10min、20min、30min、45min,获得4批焙烧后的轻质砖;将4批焙烧完成的轻质砖冷却后至室温得到成品轻质砖;经检测,4批轻质砖的密度均小于500kg/m-3,抗压强度10-15Mpa,满足国标对轻质砖的密度和强度要求。

实施例4

如图1所示,将2000kg赤泥(烧结法赤泥)、1000kg铜渣、1000kg镍渣同3000kg的粉煤灰和5000kg的生石灰,烘干后进行分别细磨,细磨完成标准为细磨粒度为200目以下的占总体质量的90%以上。细磨后将粉煤灰、生石灰、赤泥进行混匀,混匀后的粉料加入8400kg的水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得到料浆,料浆输送至压力成型机并在压力为10MPa的压力下压制成200mm*100mm*60mm形状的砖坯。砖坯经传输带送至干燥箱中,干燥箱中温度为110℃,干燥时间15h,干燥后的砖坯含水量小于1%。将干燥后的砖坯送入焙烧炉中焙烧,焙烧温度分别为1000℃、1150℃、1100℃、1200℃,保温时间分别10min、20min、30min、45min,获得4批焙烧后的轻质砖;将4批焙烧完成的轻质砖冷却后至室温得到成品轻质砖;经检测,4批轻质砖的密度均小于500kg/m-3,抗压强度15-20Mpa,满足国标对轻质砖的密度和强度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如果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应涵盖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