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梁斜拉桥合龙前梁体预偏顶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94800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合梁斜拉桥合龙前梁体预偏顶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斜拉桥合龙前梁体预偏顶推装置。



背景技术:

混合梁斜拉桥合龙施工,需要考虑温度环境对合龙的影响,一般常采用温度合龙的方式,即指定合龙温度,并根据该温度时的合龙口宽度作为合龙段长度,该方法对于设计合龙温度环境下合龙或者接近设计合龙温度环境下合龙非常方便,成桥后,梁体内力、索力和塔顶偏移均和设计相吻合;但对于低温环境下合龙,成桥后梁体产生的强迫位移量将容易导致短索附加索力超限,影响工程质量安全,有很大的局限性。

为降低温度环境条件的限制影响,解决低温条件下混合梁斜拉桥合龙施工问题,以及降低安全风险和加快施工进度、降低成本,提高环保效果,而形成一种全新的混合梁斜拉桥合龙前梁体预偏顶推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低温条件下混合梁斜拉桥合龙的技术问题,缩短工期,提高合龙锁后梁体、索塔及斜拉索的安全性,节省施工成本,采用了斜拉桥合龙前梁体预偏顶推装置的技术方法。

一种斜拉桥合龙前梁体预偏顶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桥台梁体端部处对称设置两个砼基座,对应梁体顶推位置在基座中预埋有钢板,预埋钢板上焊接三角牛腿支撑,用钢板制成的传力柱放在牛腿支撑上,千斤顶后端抵住传力柱,同时在千斤顶油缸端部与梁体之间放置钢垫板。

一种斜拉桥合龙前梁体预偏顶推装置,其特征在于:首先在桥台梁体端部处用砼、钢筋对称设置两个砼基座,对应梁体顶推位置在基座中预埋钢板,预埋钢板上焊接三角牛腿支撑,并将用钢板制成的传力柱放在牛腿支撑上,用起吊装置将千斤顶吊起,千斤顶后端抵住传力柱,同时在千斤顶油缸端部 与梁体之间放置钢垫板。

进一步,在支座顶部梁底楔块侧面做好位移观测标记,并贴上刻度尺,在台帽上安放水准仪进行位移观测。

应用所述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一步:首先在桥台梁体端部处用砼、钢筋对称设置两个砼基座,对应梁体顶推位置在基座中预埋钢板,预埋钢板上焊接三角牛腿支撑,并将用钢板制成的传力柱放在牛腿支撑上,用起吊装置将千斤顶吊起,千斤顶后端抵住传力柱,同时在千斤顶油缸端部与梁体之间放置钢垫板,两个基座的千斤顶就位后,启动千斤顶顶住梁体。

第二步:设置梁体位移观测装置;

第三步:计算好梁体预偏量及顶推力后,启动千斤顶进行试顶推,确定设计顶推力能否克服梁体与模板间的摩阻力;

第四步:开始预偏顶推,两台千斤顶同步匀速进行顶推,直至梁体预偏量满足设计、计算要求,持荷至中跨合龙锁定完成,千斤顶卸载。

具有如下优点:

一、克服了温度效应对合龙锁定的限制因素,确保了梁体内力、索力和塔顶偏移的可控,采用的梁体预偏顶推施工的技术原理,操作简单,受温度环境影响因素小,无需其他辅助措施,节省了大量的材料、设备投入,节能、环保效果好。

二、增加了千斤顶、混凝土基座的梁体预偏顶推装置。

三、增加了水准仪、刻度尺的梁体位移观测装置。

四、增加了根据设计顶推力通过试顶推以确定实际顶推力。

五、降低了2个月的施工工期。

附图说明

图1.粱体预偏顶推顶推装置纵断面设计

图2.粱体预偏顶推装置平面设计图

1.砼基座 2.千斤顶 3.传力柱 4.预埋钢板 5.三角牛腿 6.钢垫板

7.梁底楔块侧面位移观测刻度尺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在桥台梁体端部处用砼、钢筋对称设置两个砼基座,对应梁体顶推位置(腹板)在基座中预埋钢板,预埋钢板上焊接三角牛腿支撑,并将用钢板制成的传力柱放在牛腿支撑上,用起吊装置(2t手拉葫芦)将千斤顶(500t)吊起,千斤顶后端抵住传力柱,同时在千斤顶油缸端部与梁体之间放置钢垫板,两个基座的千斤顶就位后,启动千斤顶顶住梁体。计算好梁体预偏量及顶推力后,启动千斤顶进行试顶推,同时设置梁体位移观测装置,即采用水准仪在台帽上梁体外观测梁底楔块侧面的位移观测标记,根据试顶推梁体位移数据确定设计顶推力能否克服梁体与模板间的摩阻力,正式预偏顶推时,两台千斤顶同步匀速进行顶推,直至梁体预偏量满足设计、计算要求,持荷至中跨合龙锁定完成,千斤顶卸载,这样就完成了整个斜拉桥合龙前梁体预偏顶推施工的全过程。这样通过采用梁体预偏顶推的施工技术措施,克服了温度效应对合龙锁定的限制因素,确保了成桥后梁体内力、索力和塔顶偏移的可控,采用的梁体预偏顶推施工的技术原理,操作简单,受温度环境影响因素小,无需其他辅助措施,节省了大量的材料、设备投入,节能、环保效果好。通过以上梁体预偏顶推措施及其相应方案即形成了本低温条件下混合梁斜拉桥合龙施工方法。

其技术内容如下:

本专利是一种混合梁斜拉桥合龙前梁体预偏顶推装置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采取了设置梁体预偏顶推装置、梁体位移观测装置、试顶推确定顶推力、顶推持荷至合龙锁定、预偏顶推装置拆除及撤场的综合施工方法;

所述采用千斤顶、混凝土、钢板措施拼装成斜拉桥合龙前梁体预偏顶推装置;

所述采用水准仪、刻度尺措施拼装成梁体位移观测装置;

所述采用试顶推确定顶推力实际值及千斤顶型号是否满足要求;

使用说明书工序操作步骤为:

首先采用砼、钢板拼装预偏顶推装置基座;

进一步,用手拉葫芦将千斤顶、垫板吊至顶推面与基座之间就位;

进一步,在支座上垫石(梁底楔块)侧面做好位移观测标记(十字丝),并贴上刻度尺(每刻度1mm),使0刻度对准十字丝中心,采用水准仪在台 帽上梁体外测量观测梁底楔块侧面的位移观测标记,

进一步,根据计算数据试顶推以确定设计顶推力能否克服梁体与模板间的摩阻力,做好其他顶推前的准备工作。

进一步,两台千斤顶同步、匀速的逐级加载进行预偏顶推,同步采用水准仪观测。

进一步,千斤顶加载顶推力,直至梁体预偏量满足合龙锁定要求,持荷直至合龙锁定完成。

进一步,将千斤顶卸载并用手拉葫芦将其吊离,撤场。

所述的一种斜拉桥合龙前预偏顶推装置的施工工艺,其特征是:首先在桥台梁体端部处用砼、钢筋、钢对称设置两个砼基座(C40),对应梁体顶推位置(腹板)在基座中预埋30×50cm钢板,预埋钢板上焊接三角牛腿支撑,并将用钢板制成的传力柱放在牛腿支撑上,用2t手拉葫芦将千斤顶(500t)吊起,千斤顶后端抵住传力柱,同时在千斤顶油缸端部与梁体之间放置2cm厚钢垫板,两个基座的千斤顶就位后,启动千斤顶顶住梁体。计算好梁体预偏量及顶推力后,在支座上垫石(梁底楔块)侧面做好位移观测标记(十字丝),并贴上刻度尺(每刻度1mm),使0刻度对准十字丝中心,采用水准仪在台帽上梁体外测量观测梁底楔块的位移观测标记,启动千斤顶进行试顶推,根据试顶推数据确定设计顶推力能否克服梁体与模板间的摩阻力,待具备低温合龙条件后,开始正式预偏顶推,两台千斤顶同步匀速进行顶推,直至梁体预偏量满足设计、计算要求,持荷至中跨合龙锁定完成,千斤顶卸载,这样就完成了整个斜拉桥合龙前梁体预偏顶推施工的全过程。这样通过采用梁体预偏顶推的施工技术措施,克服了温度效应对合龙锁定的限制因素,确保了成桥后梁体内力、索力和塔顶偏移的可控,采用的梁体预偏顶推施工的技术原理,操作简单,受温度环境影响因素小,无需其他辅助措施,节省了大量的材料、设备投入,节能、环保效果好。通过以上梁体预偏顶推措施及其相应方案即形成了本低温条件下斜拉桥合龙施工方法。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混合梁斜拉桥合龙前梁体预偏顶推装置的施工工艺,具体施工流程步序为:

第一步:首先在桥台梁体端部处用砼、钢筋对称设置两个砼基座,对应 梁体顶推位置(腹板)在基座中预埋钢板,预埋钢板上焊接三角牛腿支撑,并将用钢板制成的传力柱放在牛腿支撑上,用起吊装置将千斤顶吊起,千斤顶后端根部抵住传力柱,同时在千斤顶油缸端部与梁体之间放置钢垫板,两个基座的千斤顶就位后,启动千斤顶顶住梁体。

第二步:设置梁体位移观测装置,即采用水准仪在台帽上梁体外观测梁底楔块侧面的位移观测标记。

第三步:计算好梁体预偏量及顶推力后,启动千斤顶进行试顶推,根据试顶推梁体位移数据确定设计顶推力能否克服梁体与模板间的摩阻力,是否调整千斤顶。

第四步:待具备低温和龙条件后,开始正式预偏顶推,两台千斤顶同步匀速进行顶推,直至梁体预偏量满足设计、计算要求,持荷至中跨合龙锁定完成,千斤顶卸载。

施工工艺流程:

混合梁斜拉桥合龙前梁体预偏顶推装置的施工工艺流程按它每完成一座混合梁斜拉桥合龙锁定的工作过程,整个过程作为一个标准作业循环设计。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1、拼装梁体预偏顶推装置

采用千斤顶、混凝土、钢板措施拼装成斜拉桥合龙前梁体预偏顶推装置。

2、拼装梁体位移观察装置

采用水准仪、刻度尺措施拼装成梁体位移观测装置

3、梁体预偏顶推装置试顶推

采用试顶推确定顶推力实际值及千斤顶型号是否满足要求。

4、梁体预偏顶推装置顶推直至合龙锁定

待具备低温合龙条件后,开始正式预偏顶推,两台千斤顶同步匀速进行顶推,直至梁体预偏量满足设计、计算要求,持荷至中跨合龙锁定完成,千斤顶卸载。

使用本实用新型一种混合梁斜拉桥合龙前梁体预偏顶推装置,要注意千斤顶型号选用及试顶推工作,做好梁体预偏量观察,以确保梁体预偏顶推的整体安全性。

以上本实用新型种混合梁斜拉桥合龙前梁体预偏顶推装置,适用于混合梁斜拉桥低温条件下施工,受地形环境影响小,应用推广前景好,节能、环保效果好,加快施工进度,节省施工工期成本。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