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炭紫砂壶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89156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紫砂壶,具体为一种竹炭紫砂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紫砂泥本身不需要加配其它原料就能单独成陶,成品陶中有双重气孔结构,一为闭口气孔,是团聚体内部的气孔;一为开口气孔,是包裹在团聚体周围的气孔群。这就使紫砂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气孔微细密度高具有较强的吸附力,而施釉的陶瓷茶壶这种功能就比较欠缺。同时茶壶本身是精密合理的造型,壶口壶盖配合严密,位移公差小于0.5mm,减少了混有黄曲霉菌等霉菌的空气流入壶内的渠道。因而,就能较长时间地保持茶叶的色香味,相对地推迟了茶叶变质发馊的时间。紫砂陶质耐烧,冬天置于温火烧茶,壶也不易爆裂。

对于泡茶之人而言,紫砂壶泡茶不能串品种,因为砂质茶壶孔隙较大,其能吸收茶汁,使用一段时日便有“茶锈”增积,所以空壶里注入沸水也有茶香。但是如果串品种了,就会出现杂味,而且水质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茶水的口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紫砂壶由于具有气孔结构,容易有“茶锈”增积的缺陷,提供一种竹炭紫砂壶的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竹炭紫砂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竹炭与紫砂按照质量比为1:3混合均匀;

2)、700~800℃低温烧制10~12小时;

3)、1000~1200℃高温烧制10~12小时。

进一步的,所述的竹炭为粒径为500~1000目的竹炭。

进一步的,所得竹炭紫砂壶闭口气孔率为20%~25%,开口气孔的气孔率为10~20%。

本发明将竹炭与紫砂按照质量比为1:3混合均匀,保持了紫砂泥的可塑性,然后先在700~800℃低温烧制10~12小时,使紫砂内石英石与竹炭有效结合,保持紫砂的透气性,然后在100~1200℃高温烧制10~12小时,保证竹炭紫砂壶闭口气孔率为20%~25%,开口气孔的气孔率为10~20%;不仅保留了紫砂壶的特点,更融入了竹炭净化水质与保健作用,吸附自来水净化后残存的氯,能融化水中的碱性金属,能提高水的PH值,改善水质;竹炭的独特结构,能产生远红外线,对具温热、按摩、及促进血液循环、活化细胞等功能,使茶文化更具有健康理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竹炭紫砂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竹炭与紫砂按照质量比为1:3混合均匀;竹炭为粒径为500~600目的竹炭。

2)、700℃低温烧制12小时;

3)、1200℃高温烧制10小时。

所得竹炭紫砂壶闭口气孔率为20%,开口气孔的气孔率为10%。

实施例2

一种竹炭紫砂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竹炭与紫砂按照质量比为1:3混合均匀;所述的竹炭为粒径为900~1000目的竹炭;

2)、800℃低温烧制10小时;

3)、1000℃高温烧制12小时。

所得竹炭紫砂壶闭口气孔率为25%,开口气孔的气孔率为20%。

实施例3

一种竹炭紫砂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竹炭与紫砂按照质量比为1:3混合均匀;所述的竹炭为粒径为800目

2)、780℃低温烧制11小时;

3)、1100℃高温烧制10小时。

竹炭为粒径为500~1000目的竹炭。

所得竹炭紫砂壶闭口气孔率为22%,开口气孔的气孔率为15%。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