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酱渣制备的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455044发布日期:2018-09-15 00:53阅读:64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肥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酱渣制备的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酱油是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目前我国的酱油年产量在500万吨左右,酱油市场年增长在10%以上,而每生产1kg酱油,就会产生大约0.67kg酱油渣,所以酱油渣的产量也是非常大的。

酱油渣中所含有的物质是非常丰富的,酱油渣中的油脂含量达20%~28%(干基,下同)接近油菜籽的含油量,粗蛋白含量在10%以上,甚至高达30%;另外,还含有丰富的纤维、糖、磷脂等。以豆柏、面粉为原料,酱油渣中的粗脂防含量7.4%~8.6%,粗蛋白l9.5%~25.8%,还原糖l0.7%-12.3%。总之,在发酵过程中,除了原料中的蛋白质、淀粉被部分利用以外,其他营养成分,如油脂、纤维、磷脂、矿物质等大部分留在酱油渣中。

酱油渣的产量大、所含营养物质丰富,但是对于它的而研究利用还是较少,深加工和再利用程度较低.产品附加值较低,为了减少它对生态环境以及动物造成的危害,使其资源可循环利用,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酱渣制备的生物肥料,也使原料利用率得以提高。

cn201010214017.9公开的一种以酱渣为栽培袋主料食用菌栽培技术,该发明利用酱油渣作为栽培食用菌的基肥,对食用菌进行扩大培养,但是存在一个问题,众所周知,酱油渣含有的盐分是非常高的,达到7%,有些甚至高于7%,这对于作物的生长和土地的科学使用是非常不合理的,盐分过高会破坏作物正常代谢,抑制叶绿素合成与光合器中各种酶的形成,尤其是影响叶绿蛋白的形成,根系的吸水不畅造成作物的生理干旱,离子浓度过高由于拮抗造成离子的毒害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酱渣制备的生物肥料,解决酱油渣中盐分高,易破坏作物正常代谢,造成生理干旱,离子的毒害作用的问题,使的酱油渣的营养成分充分的被作物吸收利用,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该肥料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方案:

一种利用酱渣制备的生物肥料,其特征在于:其原料重量份如下:

酱油渣20-40份,生物菌剂20-35份,添加剂20-40份。

上述的一种利用酱渣制备的生物肥料,其中:所述的酱油渣是酱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所述的生物菌剂是噬酸性微生物、枯草芽孢杆菌、多粘类芽孢杆菌、木霉菌的混合物;添加剂是泥炭、褐煤、风化煤、石灰的混合物。

一种利用酱渣制备的生物肥料及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酱油渣、添加剂按重量比例混合均匀,按料水比1:4加水,接种一定比例的生物菌剂,20-35℃下,发酵2-6天;

2、调节ph为6.5-8.5,加水10-20%,30-40℃下,发酵10-25天;

3、烘干,无菌包装即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一种利用酱渣制备的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配方合理均衡,营养丰富,生产方法简单,便于大规模的生产。

2、本发明的利用酱渣制备的生物肥料中添加的生物菌剂,即噬酸性微生物、枯草芽孢杆菌、多粘类芽孢杆菌、木霉菌的混合物,它们属于噬盐的微生物,在发酵的过程中分解消耗酱油渣中超标的盐分,一方面丰富肥料中的有效成分,增加肥料中的营养物质,微生物的自生代谢还会产生初级产物和次级产物,都是作物生长的养料;另一方面分解酱油渣中的盐分,使进入土壤中的离子能够促进作物的生长。

3、本发明中加入的添加剂即泥炭、褐煤、风化煤、石灰的混合物,它们属于矿物类,既可以增加土壤中的矿物元素,又可以减少土壤中的盐分,促进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土地的长久合理利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1、将酱油渣40份、添加剂40份的原料混合均匀,按料水比1:4加水,接种35份的生物菌剂,35℃下,发酵2天;

2、然后,调节ph为8.5,加水20%,30℃下,发酵10天;

3、烘干,无菌包装即可。

实施例2

1、将酱油渣30份、添加剂30份的原料混合均匀,按料水比1:4加水,接种28份的生物菌剂,25℃下,发酵2天;

2、然后,调节ph为7,加水15%,35℃下,发酵15天;

3、烘干,无菌包装即可。

实施例3

1、将酱油渣20份、添加剂20份的原料混合均匀,按料水比1:4加水,接种20份的生物菌剂,20℃下,发酵6天;

2、然后,调节ph为6.5,加水10%,30℃下,发酵25天;

3、烘干,无菌包装即可。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酱渣制备的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该生物肥料的原料重量份如下:酱油渣20‑40份,生物菌剂20‑35份,添加剂20‑40份;将酱油渣、添加剂按重量比例混合均匀,按料水比1:4加水,接种一定比例的生物菌剂,20‑35℃下,发酵2‑6天,调节pH为6.5‑8.5,加水10‑20%,30‑40℃下,发酵10‑25天,烘干,无菌包装即可。本发明配方合理均衡,生产方法简单,在发酵的过程中分解消耗酱油渣中超标的盐分,促进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土地的长久合理利用。

技术研发人员:房世平;秦国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庆阳敦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3.05
技术公布日:2018.09.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