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防根腐病的小麦专用肥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54127阅读:45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肥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防根腐病的小麦专用肥料。



背景技术:

我国是农业大国,肥料的使用量极高,而当前的肥料及其相应的施肥技术,使得我国肥料利用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严重的影响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并对环境产生严重的污染,不利于构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高效高产的现代化业技术体系。基于国家食品安全要求以及高产目标,导致化肥使用量不断增加,一些农民盲目的施肥导致土壤、水质、农作物污染,肥料效率下降,食品成本增加。因此,提供新型肥料,控制农田养分流失,提高肥料利用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黄粉虫是一种人工养殖技术较为成熟的资源昆虫,已有数十年的人工养殖历史,在特种养殖、食品、化妆品等行业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在黄粉虫养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粪便。据测定,每1kg幼虫成长为成虫约产生3kg的虫粪。这些虫粪若处理不当,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污染环境,如何利用好虫粪,已引起人们的关注。目前,已有将虫粪用作有机肥、动物饲料和栽培食用菌等,但是,这些应用仅为虫粪的简单应用,附加值不高。黄粉虫粪颗粒均匀、细如沙、干燥、无异味,这些特点是其他原料所不具备的。若用虫粪为原料通过深加工制成高吸附性的肥料内芯骨架,不仅能有效提高肥料的利用价值,同时,可减少虫粪对环境的污染,实现虫粪的资源化利用。

纤维素是自然界含量最丰富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来源丰富、价格低廉,是可再生和环境友好的高分子材料。由于纤维素是纤维状多毛细管、规整性高分子聚合物,具有多孔和比表面积大的特性,同时其表面的羟基易形成氢键,难以溶解在水中,因此,通过适当改性将其应用于肥料颗粒的包覆,能有效防止肥料过快水解,提高肥效的持续时间。

本发明人基于对以上所述材料的深入研究,通过深加工黄粉虫粪为肥料内芯骨架,并以改性纤维素作为包覆材料,提供了一种新型功能型肥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预防根腐病的小麦专用肥料。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预防根腐病的小麦专用肥料,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锯木屑8-10、中药渣33-35、草木灰26-29、芸苔素内酯制剂0.2-0.3、羟基乙酸0.6-0.8、过磷酸钙4-6、柠檬酸铁1-2、白云石钙粉2-4、废报纸25-27、过硫酸钾2-3、黄粉虫粪35-37、六水三氯化铁0.6-0.7、六水硫酸亚铁铵0.3-0.4、25%磷酸溶液适量、水适量。

所述的预防根腐病的小麦专用肥料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将废报纸和锯木屑混合送入发酵罐中,加水至物料含水量达到30-35%,发酵10-12天后取出,经压榨过滤分别收集滤渣和滤液备用;

(2)取黄粉虫粪与等体积的25%磷酸溶液充分混合,浸泡12-15分钟后过滤,去除滤液后将物料送入高温炉中,升温至400-450℃并反应50-60分钟,完成后取出冷却至室温,用水洗净后烘干粉碎得粉末备用;

(3)将步骤1所得滤渣、步骤2所得粉末以及中药渣、草木灰混合后先于水中浸渍6-8小时,之后取出并投入发酵池中,室温下发酵23-25天,期间每隔4-5天进行一次翻堆,发酵完成后将所得发酵料烘干粉碎备用;

(4)将六水三氯化铁和六水硫酸亚铁铵混合后溶于30倍于混合物质量的水中,加热至40-42℃,同时调节溶液pH至9.0-9.5,之后升温至75-80℃,搅拌2小时后过滤收集沉淀,用水将沉淀洗至中性,烘干后投入步骤1所得滤液中,同时再向滤液中加入过硫酸钾、芸苔素内酯制剂、羟基乙酸,加热至60-65℃后不断搅拌反应5-6小时,之后冷却至室温,得到改性复合液备用;

(5)将步骤3所得粉料与过磷酸钙、柠檬酸铁、白云石钙粉混合后通过传送带送入造粒机中,并于造粒过程中不断向造粒机内雾化喷施步骤4所得复合液直至造粒完成,所得颗粒经冷冻干燥后称重包装,即得本发明肥料。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通过对黄粉虫粪多步加工,令其表面形成了较为均匀的大量小空隙,这些空隙的存在,能大大增加其与剩余内芯原料的结合,提高肥料颗粒强度,而自身作为天然有机原料随着颗粒的逐步瓦解,能够提供可观的养分,同时利用磁性铁对纤维素改性,不仅提高了肥料在土壤中的水解稳定性,附带的磁场效应还能活化土壤养分元素,刺激根系的生理活动,提高肥料的使用附加价值。

本发明肥料针对小麦常见病害根腐病,一方面通过中药渣、草木灰等天然有机成分改善土壤中微生物的群落结构,抑制了根腐病原菌的生长,还通过芸苔素内酯制剂的使用实现病原菌的杀灭,立体化的完成小麦根腐病的防治,解决了根腐病对小麦生产的不良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预防根腐病的小麦专用肥料,由下列重量份(kg)的原料制成:锯木屑8、中药渣33、草木灰26、芸苔素内酯制剂0.2、羟基乙酸0.6、过磷酸钙4、柠檬酸铁1、白云石钙粉2、废报纸25、过硫酸钾2、黄粉虫粪35、六水三氯化铁0.6、六水硫酸亚铁铵0.3、25%磷酸溶液适量、水适量。

所述的预防根腐病的小麦专用肥料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将废报纸和锯木屑混合送入发酵罐中,加水至物料含水量达到30%,发酵10天后取出,经压榨过滤分别收集滤渣和滤液备用;

(2)取黄粉虫粪与等体积的25%磷酸溶液充分混合,浸泡12分钟后过滤,去除滤液后将物料送入高温炉中,升温至400℃并反应50分钟,完成后取出冷却至室温,用水洗净后烘干粉碎得粉末备用;

(3)将步骤1所得滤渣、步骤2所得粉末以及中药渣、草木灰混合后先于水中浸渍6小时,之后取出并投入发酵池中,室温下发酵23天,期间每隔4天进行一次翻堆,发酵完成后将所得发酵料烘干粉碎备用;

(4)将六水三氯化铁和六水硫酸亚铁铵混合后溶于30倍于混合物质量的水中,加热至40℃,同时调节溶液pH至9.0,之后升温至75℃,搅拌2小时后过滤收集沉淀,用水将沉淀洗至中性,烘干后投入步骤1所得滤液中,同时再向滤液中加入过硫酸钾、芸苔素内酯制剂、羟基乙酸,加热至60℃后不断搅拌反应5小时,之后冷却至室温,得到改性复合液备用;

(5)将步骤3所得粉料与过磷酸钙、柠檬酸铁、白云石钙粉混合后通过传送带送入造粒机中,并于造粒过程中不断向造粒机内雾化喷施步骤4所得复合液直至造粒完成,所得颗粒经冷冻干燥后称重包装,即得本发明肥料。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应用价值,发明人分别使用本发明肥料和市售普通肥料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小麦种植试验,小麦收获后对产量和土壤理化性质进行检测,实验组小麦亩产平均达到635.1kg,而对照组为604.2kg,同时实验组土壤氮、磷、钾有效含量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22.9%、12.2%、26.8%,实验组小麦根腐病发病率降至0.4%,对照组则达到3.3%,可见本发明肥料对小麦种植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