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绵营养馅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05926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绵营养馅的制备方法,属于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煤炭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70%左右,且在今后相当时期内仍将是国内的主体能源。煤炭资源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的对土地资源和环境资源造成了一定的损伤,如排弃废弃物或剥离物的堆排,造成了地表土层和原有植被的大量迁移和压埋,使土地的生产和生态功能降低甚至消失。因此,煤炭开采损毁土地的复垦和退化生态系统的环境修复已经成为我国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它关系到区域的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西部风沙区处于风蚀、水蚀交错的多沙地带,长期的资源开采导致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该地区土壤质地疏松、结构性差,降雨入渗过快和持水性能较差,加之又位于水资源稀少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致使植物成活率低,生态恢复效果并不明显。因此,对于西部风沙区而言,土壤肥力水平低下、土壤水分缺乏是其脆弱生态系统水热平衡及系统稳定面临的主要问题,所以该地区土地生态修复必须培肥土壤、提高土壤持水能力。

因此,一种用于风沙区土地生态修复的海绵营养馅,对于提高风沙土的保水和保肥能力,增强其抵抗风蚀、水蚀的性能,从根本上解决风沙土难以保水蓄水和存储养分的难题,使其更适于植物的生长,以促进西部风沙区土地的生态修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海绵营养馅的制备方法,以解决在解决风沙区土壤贫瘠及保水性差的技术难题,改善植物生长的立地条件,提高植物存活率,实现西部风沙区生态环境的快速修复。

本发明提出的海绵营养馅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海绵营养馅中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

(2)将上述成分中的植物纤维、泥炭和保水剂按比例称量后均匀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

(3)将上述第一混合物与按比例称量的黄土均匀混合,得到第二混合物;

(4)将上述第二混合物与按比例称量的丛枝菌根真菌混合均匀,得到第三混合物,即海绵营养馅。

上述海绵营养馅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黄土的含水量小于7%,粉碎后过10目筛。

上述海绵营养馅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植物纤维为植物秸秆,经自然风干、粉碎后,过100目筛。

上述海绵营养馅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保水剂为聚丙烯酰胺、丙烯酸盐共聚交联物或木质素接枝丙烯酸盐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以任意比例混合。

上述海绵营养馅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丛枝菌根真菌为摩西球囊霉或根内球囊霉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任意比例混合。

本发明提出的海绵营养馅的制备方法,其优点是:

使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海绵营养馅,其中富含氮、磷、钾等营养成分和保水物质,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性能,从根本上改善植物生长的立地条件;海绵营养馅的主要成分黄土与植物纤维可以就地取材,且数量大、易于获取,从而实现废物的再利用及降低土地生态修复成本;利用海绵营养馅能够提高风沙区的生态环境效益,促进矿区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出的海绵营养馅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海绵营养馅中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

(2)将上述成分中的植物纤维、泥炭和保水剂按比例称量后均匀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

(3)将上述第一混合物与按比例称量的黄土均匀混合,得到第二混合物;

(4)将上述第二混合物与按比例称量的丛枝菌根真菌混合均匀,得到第三混合物,即为海绵营养馅。

上述海绵营养馅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黄土的含水量小于7%,粉碎后过10目筛。

上述海绵营养馅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植物纤维为植物秸秆,经自然风干、粉碎后,过100目筛。植物秸秆可以为玉米、小麦等农作物的秸秆或其他各种植物等的秸秆。

上述海绵营养馅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保水剂为聚丙烯酰胺、丙烯酸盐共聚交联物或木质素接枝丙烯酸盐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以任意比例混合。

上述海绵营养馅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为摩西球囊霉(Funeliformis mosseae,F.m)或根内球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R.i)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的混合。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1、将玉米秸秆自然风干、粉碎后,过100目筛,与泥炭、保水剂按以下重量份均匀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

玉米秸秆为15%,泥炭为0.1%,保水剂为0.1%。其中,使用的泥炭由辽宁省盛源泥炭开发利用有限公司提供的土壤改良专用泥炭,保水剂为唐山博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高能抗旱保水剂(GN,白色粉末状),主要成分为聚丙烯酰胺;

2、将黄土自然风干,使其含水量小于7%,过10目筛,按以下重量份与第一混合物相混合,混合均匀,得到第二混合物;

黄土为85%;

3、将上述第二混合物接种以下重量份的丛枝菌根真菌,混合均匀,得到第三混合物,即为用于风沙区土地生态修复的海绵营养馅。

丛枝菌根真菌为0.05%,丛枝菌根真菌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研究所微生物室提供的摩西球囊霉(Funeliformis mosseae,F.m)。

4、进行室内盆栽试验,将1kg的海绵营养馅装入直径为15cm的塑料盆中,加入去离子水使其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0%,平衡两周后播种紫花苜蓿种子,出苗一周后每盆定苗10株。植物播种八周后收获。

实施例二

1、将玉米秸秆自然风干、粉碎后,过100目筛,与泥炭、保水剂按以下重量份均匀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

玉米秸秆为10%;泥炭为0.1%;保水剂为0.1%。其中,使用的泥炭由辽宁省盛源泥炭开发利用有限公司提供的土壤改良专用泥炭,保水剂为唐山博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白金子沙地保水剂(BJ,白色颗粒状),主要成分为聚丙烯酰盐;

2、将黄土自然风干,使其含水量小于7%,过10目筛,按以下重量份与第一混合物相混合,混合均匀,得到第二混合物;

黄土为90%;

3、将上述第二混合物接种以下重量份的丛枝菌根真菌,混合均匀,得到第三混合物,即为用于风沙区土地生态修复的海绵营养馅。

丛枝菌根真菌为0.1%,丛枝菌根真菌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研究所微生物室提供的摩西球囊霉(Funeliformis mosseae,F.m)和根内球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R.i),两种菌剂按质量1:1混合。

4、进行室内盆栽试验,将1kg的海绵营养馅装入直径为15cm的塑料盆中,加入去离子水使其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0%,平衡两周后播种紫花苜蓿种子,出苗一周后每盆定苗10株。植物播种八周后收获。

实施例三

1、将小麦秸秆自然风干、粉碎后,过100目筛,与泥炭、保水剂按以下重量份均匀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

小麦秸秆为5%;泥炭为0.5%;保水剂为0.5%。其中,使用的泥炭由辽宁省盛源泥炭开发利用有限公司提供的土壤改良专用泥炭,保水剂为唐山博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高能抗旱保水剂(GN,白色粉末状),主要成分为聚丙烯酰胺,白金子沙地保水剂(BJ,白色颗粒状),主要成分为聚丙烯酰盐,两种保水剂按质量1:1混合;

2、将黄土自然风干,使其含水量小于7%,过10目筛,按以下重量份与第一混合物相混合,混合均匀,得到第二混合物;

黄土为95%;

3、将上述第二混合物接种以下重量份的丛枝菌根真菌,混合均匀,得到第三混合物,即为用于风沙区土地生态修复的海绵营养馅。

丛枝菌根真菌为0.1%,丛枝菌根真菌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研究所微生物室提供的摩西球囊霉(Funeliformis mosseae,F.m)和根内球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R.i),两种菌剂按质量1:1混合。

4、进行室内盆栽试验,将1kg的海绵营养馅装入直径为15cm的塑料盆中,加入去离子水使其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0%,平衡两周后播种紫花苜蓿种子,出苗一周后每盆定苗10株。植物播种八周后收获。

实施例四

1、将小麦秸秆自然风干、粉碎后,过100目筛,与泥炭、保水剂按以下重量份均匀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

小麦秸秆为10%;泥炭为1.5%;保水剂为0.3%。其中,使用的泥炭由辽宁省盛源泥炭开发利用有限公司提供的土壤改良专用泥炭,保水剂为唐山博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白金子沙地保水剂(BJ,白色颗粒状),主要成分为聚丙烯酰盐;

2、将黄土自然风干,使其含水量小于7%,过10目筛,按以下重量份与第一混合物相混合,混合均匀,得到第二混合物;

黄土为90%;

3、将上述第二混合物接种以下重量份的丛枝菌根真菌,混合均匀,得到第三混合物,即为用于风沙区土地生态修复的海绵营养馅。

丛枝菌根真菌为0.1%,丛枝菌根真菌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研究所微生物室提供的根内球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R.i)。

4、进行室内盆栽试验,将1kg的海绵营养馅装入直径为15cm的塑料盆中,加入去离子水使其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0%,平衡两周后播种紫花苜蓿种子,出苗一周后每盆定苗10株。植物播种八周后收获。

实施例五

1、将苜蓿秸秆自然风干、粉碎后,过100目筛,与泥炭、保水剂按以下重量份均匀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

苜蓿秸秆为10%;泥炭为1.5%;保水剂为0.3%。其中,使用的泥炭由辽宁省盛源泥炭开发利用有限公司提供的土壤改良专用泥炭,保水剂为唐山博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高能抗旱保水剂(GN,白色粉末状),主要成分为聚丙烯酰胺,白金子沙地保水剂(BJ,白色颗粒状),主要成分为聚丙烯酰盐,两种保水剂按质量1:1混合;

2、将黄土自然风干,使其含水量小于7%,过10目筛,按以下重量份与第一混合物相混合,混合均匀,得到第二混合物;

黄土为90%;

3、将上述第二混合物接种以下重量份的丛枝菌根真菌,混合均匀,得到第三混合物,即为用于风沙区土地生态修复的海绵营养馅。

丛枝菌根真菌为0.1%,丛枝菌根真菌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研究所微生物室提供的根内球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R.i)。

4、进行室内盆栽试验,将1kg的海绵营养馅装入直径为15cm的塑料盆中,加入去离子水使其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0%,平衡两周后播种紫花苜蓿种子,出苗一周后每盆定苗10株。植物播种八周后收获。

以实施例一为例,与未添加海绵营养馅的对照土壤相比,施用海绵营养馅的土壤容重显著降低,总孔隙度增加了25%,且毛管孔隙度增加了20%,土壤水分入渗速率降低了40%,植物地上生物量增加了35%,植物地下生物量增加了25%。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