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蜂窝式硅藻岩陶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92308阅读:647来源:国知局
一种蜂窝式硅藻岩陶粒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净水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蜂窝式硅藻岩陶粒。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污水净化过滤处理和其他净化吸附处理中,一般用的是陶瓷球粒和硅藻土陶瓷球粒,因是瓷性材料,其表面光滑、在使用过程中造成了对有机物吸附性能差和过滤质量低下的缺点和弱点。给企业造成了生产成本增加经济负担加重的负面影响。

为此,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一种蜂窝式硅藻岩陶粒来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蜂窝式硅藻岩陶粒,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采用瓷性材料进行净水处理存在吸附性差、过滤质量低下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蜂窝式硅藻岩陶粒,包括硅藻岩陶球、蜂窝式球面和蜂窝状内孔,所述硅藻岩陶球的表面具有蜂窝式球面,且硅藻岩陶球的内部具有蜂窝状内孔。

优选的,所述蜂窝式球面和蜂窝状内孔由原硅藻岩中的木炭粒燃烧形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硅藻岩球在经过焙烧后、因木炭粒燃烧尽后就会形成硅藻岩蜂窝式球面,及内部的蜂窝状内孔。蜂窝式球面相当于增大了球的表面积,在水的净化过程中有利于吸附更多的有机物质利于微生物分解。

2.硅藻岩球中加入木炭粒在燃烧后不仅能够形成蜂窝式球面,而且在燃烧的过程中可产生热量,缩短焙烧时间,节约产品制造成本及能源。

3.因木炭的燃点低,有利于控制焙烧过程中的温度,是陶球粒不至于过度烧成陶瓷球粒。另外在显微镜下观察,木炭燃烧后所形成的蜂窝相对于其他化学气体所形成的蜂窝,窝表面比较粗糙,对水更有渗透力和对杂质更有吸附力。

4.蜂窝式硅藻岩陶球粒相对于其他一般的陶瓷球粒质量轻,可节约生产运输成本。

5.本发明可作为干燥剂使用,可有效的吸附有有害气体和异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硅藻岩陶球,2、蜂窝式球面,3、蜂窝状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蜂窝式硅藻岩陶粒,包括硅藻岩陶球1、蜂窝式球面2和蜂窝状内孔3,硅藻岩陶球1的表面具有蜂窝式球面2,且硅藻岩陶球1的内部具有蜂窝状内孔3。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硅藻岩陶球1原料采用40%的原硅藻岩,木炭粒20%,云母15%,长石、石英13%和白云岩、泥石12%等岩石,经高温焙烧形成,高温焙烧可将木炭粒燃烧尽,从而形成硅藻岩蜂窝式球面,及内部的蜂窝状内孔3。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蜂窝式球面2和蜂窝状内孔3由原硅藻岩中的木炭粒燃烧形成,蜂窝式球面2和蜂窝状内孔3相当于增大了球的表面积,在水的净化过程中有利于吸附更多的有机物质利于微生物分解。

工作原理:

本发明在制备时,硅藻岩陶球1的原料采用40%的原硅藻岩,木炭粒20%,云母15%,长石、石英13%和白云岩、泥石12%等岩石,经混合磨粉后,再加适量的水拌匀,用制球机制成所需不同直径的球粒,烘干,经过焙烧炉进行温度控制焙烧成蜂窝式球面硅藻岩陶粒,由于硅藻岩陶球1在经过焙烧后,因木炭粒燃烧尽后就会形成硅藻岩蜂窝式球面2,及内部的蜂窝状内孔3。蜂窝式球面2和蜂窝状内孔3相当于增大了球的表面积,在水的净化过程中有利于吸附更多的有机物质利于微生物分解。

综上所述,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蜂窝式硅藻岩陶粒,包括硅藻岩陶球、蜂窝式球面和蜂窝状内孔,所述硅藻岩陶球的表面具有蜂窝式球面,且硅藻岩陶球的内部具有蜂窝状内孔。本发明结构简单,硅藻岩球在经过焙烧后、因木炭粒燃烧尽后就会形成硅藻岩蜂窝式球面,及内部的蜂窝状内孔。蜂窝式球面相当于增大了球的表面积,在水的净化过程中有利于吸附更多的有机物质利于微生物分解。

技术研发人员:毛家宗;王飞;毛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飞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5.03
技术公布日:2017.07.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