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作物肥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茶树专用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油茶林每抽发100kg枝叶,需氮素0.9kg,磷素0.22kg,钾素0.28kg;每生产100kg鲜果需氮素11.1kg,磷素0.85kg,钾素3.4kg;每生产100kg茶油(1430kg鲜果)需从土壤中吸收氮素158.7kg,磷素12.0kg,钾素48.6kg,盛果期为了适应树体营养生长和大量结实的需要,施肥要氮磷钾合理配比,一般n:p2o5:k2o=10:6:8,每年每株施速效肥总量1~2kg,有机肥15~20kg,增施有机肥不但能有效改良土壤理化特性,培肥地力,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延长化肥肥效,而且还能提高果实含油量;
在施追肥的基础上,还可根据年情、土壤条件和树体挂果量适当增施一些适量的叶面喷施,对促花保果,调节树势,改善品质和提高抗逆性大有帮助,但是市面上缺少专门针对油茶树的叶面肥。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缓解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茶树专用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制得的叶面肥可以有效的提供油茶树所需的养分、提高油茶籽产量和出油率,而且吸收率高。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油茶树专用叶面肥,所述叶面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配比制成:
磷酸二氢钾8-10份、生物酶0.2-0.5份、壳寡糖0.5-0.7份、硝酸铵水溶液3-7份、丙烯酸0.5-0.7份、生长调节剂0.2-0.5份、微量元素肥0.5-0.8份。
优选的,所述叶面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配比制成:
磷酸二氢钾9份、生物酶0.3份、壳寡糖0.6份、硝酸铵水溶液5份、丙烯酸0.6份、生长调节剂0.3份、微量元素肥0.7份。
所述生长调节剂由赤霉素、乙烯利、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水杨酸组成。
所述生长调节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配比制成:
赤霉素0.3-0.8份、乙烯利1.2-1.5份、细胞分裂素0.2-0.8份、脱落酸0.3-0.6份、水杨酸0.4-0.6份。
其中微量元素肥由硫酸锌、硫酸亚铁和磷酸铵组成。
一种油茶树专用叶面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比例称取各原料;
2)将磷酸二氢钾、生物酶、壳寡糖混合均匀,加入硝酸铵水溶液和丙烯酸混合均匀,置于发酵池中,于30~35℃发酵3~4天;
3)将步骤2)发酵产物与水以质量比1:8~10的比例混合,过滤,浓缩,得浸提液;
4)将浸提液和生长调节剂、微量元素肥,混合均匀,即得本发明油茶树专用叶面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叶面肥多以各种微量元素、磷酸二氢钾和各种生长调节剂为主,用量少、作用快,宜于早晨或傍晚进行,着重喷施叶背面效果更好;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制得的叶面肥可以提供油茶树生长期所需的养分、提高油茶籽产量和出油率,而且吸收率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称取:磷酸二氢钾8份、生物酶0.2份、壳寡糖0.5份、硝酸铵水溶液3份、丙烯酸0.5份、生长调节剂0.2份、微量元素肥0.5份。
实施例2
称取:磷酸二氢钾9份、生物酶0.3份、壳寡糖0.6份、硝酸铵水溶液5份、丙烯酸0.6份、生长调节剂0.3份、微量元素肥0.7份。
实施例3
称取:磷酸二氢钾10份、生物酶0.5份、壳寡糖0.7份、硝酸铵水溶液7份、丙烯酸0.7份、生长调节剂0.5份、微量元素肥0.8份。
所述生长调节剂由赤霉素、乙烯利、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水杨酸组成。
所述生长调节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配比制成:
赤霉素0.3-0.8份、乙烯利1.2-1.5份、细胞分裂素0.2-0.8份、脱落酸0.3-0.6份、水杨酸0.4-0.6份。
其中微量元素肥由硫酸锌、硫酸亚铁和磷酸铵组成。
一种油茶树专用叶面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比例称取各原料;
2)将磷酸二氢钾、生物酶、壳寡糖混合均匀,加入硝酸铵水溶液和丙烯酸混合均匀,置于发酵池中,于30~35℃发酵3~4天;
3)将步骤2)发酵产物与水以质量比1:8~10的比例混合,过滤,浓缩,得浸提液;
4)将浸提液和生长调节剂、微量元素肥,混合均匀,即得本发明油茶树专用叶面肥。
将本发明制得的叶面肥在甲、乙、丙三个油茶种植基地进行试用。与施用普通肥料相比,施用本发明产品比施用普通肥料效果显著,单产平均增产3%以上,出油率增加约2%,与不施加任何肥料相比,单产平均增产5%以上,出油率增加约4%。
甲油茶种植基地肥效对照表:
乙油茶种植基地肥效对照表:
丙油茶种植基地肥效对照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