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弃物再生利用制作有机肥的猪粪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690013发布日期:2019-01-22 18:43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弃物再生利用制作有机肥的猪粪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规模化猪场和养猪小区快速增加,但随之而来的大量猪粪处理问题成为一大难题。利用猪粪生产生物有机肥不但解决了大量猪粪堆积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为发展中的绿色和有机农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有机肥,因此,猪粪有机肥的生产为解决规模猪场猪粪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找到了一条比较切实有效的途径。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废弃物再生利用制作有机肥的猪粪处理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废弃物再生利用制作有机肥的猪粪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猪粪与碳源物质、沼渣混合,使物料含水量为60~70wt%,得发酵料;沼渣为发酵料的20~30wt%;所述碳源物质为甘蔗渣、罗汉果渣和八角壳渣;碳源物质粒径不大于3cm;

(2)将微生物混合体混溶在沼液中,微生物混合体与沼液质量比为1∶10~12,得发酵菌液;所述微生物混合体为按照粪链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杆菌∶光合细菌∶纤维素酶=1∶2~3∶2~4∶2~4∶0.05~0.07∶2~4而成的混合物;

(3)将发酵菌液加入到发酵料中,搅匀;发酵菌液与发酵料质量比为1∶50~60;

(4)堆积:堆积后加盖塑料膜;

(5)发酵:得发酵原肥;发酵过程中,在温度为50~80℃范围内保持96~100小时;每隔3~4天翻堆一次;发酵过程中,当堆肥过干时,喷洒沼液增水增湿;

(6)在发酵原肥中加入根瘤菌、溶磷菌和解钾菌,加入量为5~7wt%,并加入有机肥常用辅料,造粒、干燥,即得;其中根瘤菌∶溶磷菌∶解钾菌=1∶1~1.5∶1.5~2;所述碳源物质包括:甘蔗渣、罗汉果渣、八角壳渣、稻壳、木屑、秸秆粉、糠渣、玉米杆粉和/或菌菇渣;所述微生物混合体为粪链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杆菌、光合细菌中的至少一种与纤维素酶的混合物;加入根瘤菌、溶磷菌和解钾菌后发酵5~7天,得到有机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以甘蔗榨糖后产出的甘蔗渣为主要碳源物质,并利用罗汉果、八角的废弃物罗汉果渣、八角壳渣,结合其它常用的碳源物质,通过微生物发酵,制成猪粪发酵有机肥。甘蔗渣纤维含量高,而且纤维强度高,为了便于发酵方便,所以本发明使用了纤维素酶对甘蔗纤维进行酶解。纤维素酶也会对其它物料的粗纤维进行酶解。此外甘蔗榨糖后并不会将糖分100%地榨干,甘蔗渣总会吸附一部分的,这些糖分就为发酵的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营养成分。罗汉果渣和八角壳渣的粗纤维含量很高,也是极好的碳源物质。沼液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钠、钙等营养元素。沼渣中除含上述成分外,还含有有机质、腐植酸等。此外,沼液和沼渣中还含有微量元素和17种氨基酸以及多种微生物和酶类,促进畜、禽、鱼的新陈代谢。由于沼渣液经厌氧发酵后,高效灭菌,杀灭率达95%以上,(大肠杆菌,蛔虫卵)和对病虫害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沼液和沼渣中含有的多种微生物和酶类本身就是复合的微生物,可以大大提高发酵效率。

本发明还使用了光合细菌。光合细菌是一类以光作为能源、能在厌氧光照或好氧黑暗条件下利用自然界中的有机物、硫化物、氨等作为供氢体兼碳源进行光合作用的微生物。光合细菌细胞内只有一个光系统,即psi,光合作用的原始供氢体不是水,而是h2s(或一些有机物),这样它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果是产生了h2,分解有机物,同时还能固定空气的分子氮生氨。光合细菌在自身的同化代谢过程中,又完成了产氢、固氮、分解有机物三个自然界物质循环中极为重要的化学过程。适宜温度为15℃-40℃,在发酵初期就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发酵初期产生的氮既可以作为其它微生物发酵的营养,也可在没有被消耗完全的情况下成为肥料中的速效氮。

本发明加入根瘤菌、溶磷菌和解钾菌,可使肥料在储存或者施用于土壤后的后续的自然缓慢发酵过程中,增加速效氮、速效钾、速效磷的含量。完整的堆肥过程由低温、中温、高温和降温四个阶段组成。堆肥温度一般在50-60℃,最高时可达70-80℃。温度由低向高现逐渐升高的过程,是堆肥无害化的处理过程。本发明在温度为50~80℃范围内保持时间较长(96-100小时),病原菌、虫卵、草籽等均可被杀死。发酵中发热会加速水分的蒸发,物料过干不利于发酵。本发明在这种情况下,不是补充纯粹的水分,而是补充沼液代替水,既可以增加水分,也可以补充微生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废弃物再生利用制作有机肥的猪粪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猪粪与碳源物质、沼渣混合,使物料含水量为60wt%,得发酵料;沼渣为发酵料的20wt%;所述碳源物质为甘蔗渣、罗汉果渣和八角壳渣;碳源物质粒径不大于3cm;

(2)将微生物混合体混溶在沼液中,微生物混合体与沼液质量比为1∶10,得发酵菌液;所述微生物混合体为按照粪链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杆菌∶光合细菌∶纤维素酶=1∶2∶2∶2∶0.05∶2而成的混合物;

(3)将发酵菌液加入到发酵料中,搅匀;发酵菌液与发酵料质量比为1∶50;

(4)堆积:堆积后加盖塑料膜;

(5)发酵:得发酵原肥;发酵过程中,在温度为50℃范围内保持96小时;每隔3天翻堆一次;发酵过程中,当堆肥过干时,喷洒沼液增水增湿;

(6)在发酵原肥中加入根瘤菌、溶磷菌和解钾菌,加入量为5wt%,并加入有机肥常用辅料,造粒、干燥,即得;其中根瘤菌∶溶磷菌∶解钾菌=1∶1∶1.5;所述碳源物质包括:甘蔗渣、罗汉果渣、八角壳渣、稻壳、木屑、秸秆粉、糠渣、玉米杆粉和/或菌菇渣;所述微生物混合体为粪链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杆菌、光合细菌中的至少一种与纤维素酶的混合物;加入根瘤菌、溶磷菌和解钾菌后发酵5天,得到有机肥。

实施例2

一种废弃物再生利用制作有机肥的猪粪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猪粪与碳源物质、沼渣混合,使物料含水量为70wt%,得发酵料;沼渣为发酵料的30wt%;所述碳源物质为甘蔗渣、罗汉果渣和八角壳渣;碳源物质粒径不大于3cm;

(2)将微生物混合体混溶在沼液中,微生物混合体与沼液质量比为1∶12,得发酵菌液;所述微生物混合体为按照粪链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杆菌∶光合细菌∶纤维素酶=1∶3∶4∶4∶0.07∶4而成的混合物;

(3)将发酵菌液加入到发酵料中,搅匀;发酵菌液与发酵料质量比为1∶60;

(4)堆积:堆积后加盖塑料膜;

(5)发酵:得发酵原肥;发酵过程中,在温度为80℃范围内保持100小时;每隔4天翻堆一次;发酵过程中,当堆肥过干时,喷洒沼液增水增湿;

(6)在发酵原肥中加入根瘤菌、溶磷菌和解钾菌,加入量为7wt%,并加入有机肥常用辅料,造粒、干燥,即得;其中根瘤菌∶溶磷菌∶解钾菌=1∶1.5∶2;所述碳源物质包括:甘蔗渣、罗汉果渣、八角壳渣、稻壳、木屑、秸秆粉、糠渣、玉米杆粉和/或菌菇渣;所述微生物混合体为粪链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杆菌、光合细菌中的至少一种与纤维素酶的混合物;加入根瘤菌、溶磷菌和解钾菌后发酵7天,得到有机肥。

实施例3

一种废弃物再生利用制作有机肥的猪粪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猪粪与碳源物质、沼渣混合,使物料含水量为65wt%,得发酵料;沼渣为发酵料的25wt%;所述碳源物质为甘蔗渣、罗汉果渣和八角壳渣;碳源物质粒径不大于3cm;

(2)将微生物混合体混溶在沼液中,微生物混合体与沼液质量比为1∶11,得发酵菌液;所述微生物混合体为按照粪链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杆菌∶光合细菌∶纤维素酶=1∶3∶3∶3∶0.06∶3而成的混合物;

(3)将发酵菌液加入到发酵料中,搅匀;发酵菌液与发酵料质量比为1∶55;

(4)堆积:堆积后加盖塑料膜;

(5)发酵:得发酵原肥;发酵过程中,在温度为65℃范围内保持98小时;每隔3天翻堆一次;发酵过程中,当堆肥过干时,喷洒沼液增水增湿;

(6)在发酵原肥中加入根瘤菌、溶磷菌和解钾菌,加入量为6wt%,并加入有机肥常用辅料,造粒、干燥,即得;其中根瘤菌∶溶磷菌∶解钾菌=1∶1.3∶1.8;所述碳源物质包括:甘蔗渣、罗汉果渣、八角壳渣、稻壳、木屑、秸秆粉、糠渣、玉米杆粉和/或菌菇渣;所述微生物混合体为粪链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杆菌、光合细菌中的至少一种与纤维素酶的混合物;加入根瘤菌、溶磷菌和解钾菌后发酵6天,得到有机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