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菱镁水泥装饰板的表面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28697阅读:115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菱镁水泥装饰板的表面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菱镁水泥装饰板是以活性氧化镁和氯化镁为主要胶结材料,以无机矿物纤维或纤维素纤维等松散短纤维为增强、增韧材料,经搅拌、成型,并在空气中固化形成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板材。目前,菱镁水泥装饰板在要求其更加轻质的背景下,造成板材密实性差、孔隙率高,一方面使得装饰板表面底漆用量增大、成本升高,另一方面使得装饰板易出现返卤问题、使用寿命大大缩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公开了一种菱镁水泥装饰板的表面处理方法。该方法原料易得、操作简单,能够有效的提高装饰板的表面密实度,降低其底漆用量,改善其返卤问题,延长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菱镁水泥装饰板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1)表面处理剂的制备:将氯化铁溶液与丁苯乳液按体积比1:2-4均匀混合;

(1.2)表面处理剂的喷涂:将步骤(1.1)制备的表面处理剂均匀喷涂在菱镁水泥装饰板表面,喷涂厚度为0.1-0.4毫米;

(1.3)装饰板的养护:将步骤(1.2)所述的喷涂有表面处理剂的装饰板置于恒温、恒湿环境中养护24小时;

(1.4)喷漆:将步骤(1.3)中养护之后的装饰板经抛光机抛光处理后,均匀的喷涂底漆。

一种菱镁水泥装饰板的表面处理方法,装饰板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2.1)按重量份数取各原料:氧化镁50份、氯化镁溶液13份、木浆5份、沸石16份、膨润土3份、石墨烯水溶液5份、玻化微珠15份;

(2.2)将步骤(2.1)中所述氧化镁、沸石和膨润土混合均匀得粉料;

(2.3)将步骤(2.1)中所述氯化镁溶液、木浆和石墨烯水溶液混合均匀得混合液;

(2.4)将步骤(2.2)中所述粉料和步骤(2.1)中所述玻化微珠加入步骤(2.3)中所述混合液中搅拌10分钟得预制浆料;

(2.5)用压力机将步骤(2.4)中所述预制浆料压滤成型的装饰板坯板;

(2.6)将步骤(2.5)中所述坯板置于温度为50-70℃、湿度为30-50%环境中养护10小时得装饰板。

进一步,步骤(1.1)中所述氯化铁溶液浓度为3-5mol/l。

进一步,步骤(1.1)中所述丁苯乳液固含量为40-55%。

进一步,步骤(2.1)中所述氧化镁为轻烧氧化镁、氯化镁溶液比重为1.2-1.4g/cm3、木浆松解度为40-50%、沸石为天然高硅沸石、膨润土为钙基膨润土、石墨烯水溶液中石墨烯为氧化石墨烯。

优选的,步骤(1.1)中所述氯化铁溶液浓度为3.9mol/l。

优选的,步骤(1.1)中所述丁苯乳液固含量为51.5%。

优选的,步骤(2.1)中所述氯化镁溶液比重为1.25g/cm3、木浆松解度为4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一种菱镁水泥装饰板的表面处理方法,原料易得、操作简单;装饰板底漆用量降低51-63%;装饰板返卤问题明显改善,使用寿命可延长5-8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下述各实施例仅为优选的说明举例,并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一种菱镁水泥装饰板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1)表面处理剂的制备:将氯化铁溶液与丁苯乳液按体积比1:2均匀混合;

(1.2)表面处理剂的喷涂:将步骤(1.1)制备的表面处理剂均匀喷涂在菱镁水泥装饰板表面,喷涂厚度为0.4毫米;

(1.3)装饰板的养护:将步骤(1.2)所述的喷涂有表面处理剂的装饰板置于恒温、恒湿环境中养护24小时;

(1.4)喷漆:将步骤(1.3)中养护之后的装饰板经抛光机抛光处理后,均匀的喷涂底漆。

一种菱镁水泥装饰板的表面处理方法,装饰板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2.1)按重量份数取各原料:氧化镁50份、氯化镁溶液13份、木浆5份、沸石16份、膨润土3份、石墨烯水溶液5份、玻化微珠15份;

(2.2)将步骤(2.1)中所述氧化镁、沸石和膨润土混合均匀得粉料;

(2.3)将步骤(2.1)中所述氯化镁溶液、木浆和石墨烯水溶液混合均匀得混合液;

(2.4)将步骤(2.2)中所述粉料和步骤(2.1)中所述玻化微珠加入步骤(2.3)中所述混合液中搅拌10分钟得预制浆料;

(2.5)用压力机将步骤(2.4)中所述预制浆料压滤成型的装饰板坯板;

(2.6)将步骤(2.5)中所述坯板置于温度为50℃、湿度为30%环境中养护10小时得装饰板。

进一步,步骤(1.1)中所述氯化铁溶液浓度为5mol/l。

进一步,步骤(1.1)中所述丁苯乳液固含量为40%。

进一步,步骤(2.1)中所述氧化镁为轻烧氧化镁、氯化镁溶液比重为1.2g/cm3、木浆松解度为40%、沸石为天然高硅沸石、膨润土为钙基膨润土、石墨烯水溶液中石墨烯为氧化石墨烯。

氧化镁与氯化镁溶液反应,形成以氢氧化镁为主要产物、具有一定力学性能的菱镁水泥材料。天然高硅沸石可以与氢氧化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凝胶,进一步提高菱镁水泥材料的力学性能。并且沸石为多孔材料,密度较低,可以有效的控制和降低材料的密度和重量。氯化铁可以与强氧化镁反应生成防水效果良好的氢氧化铁,提高菱镁水泥材料的防水性能。钙基膨润土具有吸水膨胀的特性,吸水膨胀后可以有效的阻止水分的渗入,是一种良好的防水抗渗材料。木浆中的木纤维可以有效的提高坯板的抗冲击性能。氧化石墨烯的二维结构不仅可以提高坯板的抗冲击性能,还可以有效的降低坯板联通孔隙率、提高其抗渗性。玻化微珠体积大、质量轻,可以有效的降低菱镁水泥装饰板的重量。丁苯乳液具备疏水和易于成膜的特点,其在菱镁水泥坯板表面可以形成一层致密度高、不透水的保护膜,有效的降低菱镁水泥装饰板的底漆用量和返卤现象,延长装饰板使用寿命。

该处理方法装饰板底漆用量降低58%;装饰板返卤问题明显改善,使用寿命可延长7年。

实施例2

一种菱镁水泥装饰板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1)表面处理剂的制备:将氯化铁溶液与丁苯乳液按体积比1:3均匀混合;

(1.2)表面处理剂的喷涂:将步骤(1.1)制备的表面处理剂均匀喷涂在菱镁水泥装饰板表面,喷涂厚度为0.3毫米;

(1.3)装饰板的养护:将步骤(1.2)所述的喷涂有表面处理剂的装饰板置于恒温、恒湿环境中养护24小时;

(1.4)喷漆:将步骤(1.3)中养护之后的装饰板经抛光机抛光处理后,均匀的喷涂底漆。

一种菱镁水泥装饰板的表面处理方法,装饰板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2.1)按重量份数取各原料:氧化镁50份、氯化镁溶液13份、木浆5份、沸石16份、膨润土3份、石墨烯水溶液5份、玻化微珠15份;

(2.2)将步骤(2.1)中所述氧化镁、沸石和膨润土混合均匀得粉料;

(2.3)将步骤(2.1)中所述氯化镁溶液、木浆和石墨烯水溶液混合均匀得混合液;

(2.4)将步骤(2.2)中所述粉料和步骤(2.1)中所述玻化微珠加入步骤(2.3)中所述混合液中搅拌10分钟得预制浆料;

(2.5)用压力机将步骤(2.4)中所述预制浆料压滤成型的装饰板坯板;

(2.6)将步骤(2.5)中所述坯板置于温度为60℃、湿度为40%环境中养护10小时得装饰板。

进一步,步骤(1.1)中所述氯化铁溶液浓度为3.9mol/l。

进一步,步骤(1.1)中所述丁苯乳液固含量为51.5%。

进一步,步骤(2.1)中所述氧化镁为轻烧氧化镁、氯化镁溶液比重为1.25g/cm3、木浆松解度为44%、沸石为天然高硅沸石、膨润土为钙基膨润土、石墨烯水溶液中石墨烯为氧化石墨烯。

其余同实施例1。

该处理方法装饰板底漆用量降低63%;装饰板返卤问题明显改善,使用寿命可延长8年。

实施例3

一种菱镁水泥装饰板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1)表面处理剂的制备:将氯化铁溶液与丁苯乳液按体积比1:4均匀混合;

(1.2)表面处理剂的喷涂:将步骤(1.1)制备的表面处理剂均匀喷涂在菱镁水泥装饰板表面,喷涂厚度为0.1毫米;

(1.3)装饰板的养护:将步骤(1.2)所述的喷涂有表面处理剂的装饰板置于恒温、恒湿环境中养护24小时;

(1.4)喷漆:将步骤(1.3)中养护之后的装饰板经抛光机抛光处理后,均匀的喷涂底漆。

一种菱镁水泥装饰板的表面处理方法,装饰板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2.1)按重量份数取各原料:氧化镁50份、氯化镁溶液13份、木浆5份、沸石16份、膨润土3份、石墨烯水溶液5份、玻化微珠15份;

(2.2)将步骤(2.1)中所述氧化镁、沸石和膨润土混合均匀得粉料;

(2.3)将步骤(2.1)中所述氯化镁溶液、木浆和石墨烯水溶液混合均匀得混合液;

(2.4)将步骤(2.2)中所述粉料和步骤(2.1)中所述玻化微珠加入步骤(2.3)中所述混合液中搅拌10分钟得预制浆料;

(2.5)用压力机将步骤(2.4)中所述预制浆料压滤成型的装饰板坯板;

(2.6)将步骤(2.5)中所述坯板置于温度为70℃、湿度为50%环境中养护10小时得装饰板。

进一步,步骤(1.1)中所述氯化铁溶液浓度为3mol/l。

进一步,步骤(1.1)中所述丁苯乳液固含量为55%。

进一步,步骤(2.1)中所述氧化镁为轻烧氧化镁、氯化镁溶液比重为1.4g/cm3、木浆松解度为50%、沸石为天然高硅沸石、膨润土为钙基膨润土、石墨烯水溶液中石墨烯为氧化石墨烯。

其余同实施例1。

该处理方法装饰板底漆用量降低51%;装饰板返卤问题明显改善,使用寿命可延长5年。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