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专用菌渣肥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991630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水稻种植领域,尤其是水稻专用菌渣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原产亚洲热带,在中国广为栽种后,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水稻所结稻粒去壳后称大米或米,世界上近一半人口,都以大米为食,与其它作物相比,稻米中所含营养组分的可消化率和吸收率较高,最适于人体的需要。水稻正常生长发育需要较多的营养元素,尤其对氮、磷、钾三种元素的需要量大,单纯依靠土壤供给,不能满足水稻生长发育的需要,目前常采用分次多次的方式施用化肥,以保证水稻充足的养分供给,但是费工费时费力,成本投入较多,随着氮、磷、钾施用量增加,大量营养元素相对富集,不但造成利用率下降,而且浪费了资源,污染了环境,随着大量营养元素过剩,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已不能满足需求,水稻微量元素缺乏症也日益增多,目前虽研制出多种有机肥,但其养分易挥发、流失,肥效快,不持久,并较易产生病虫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水稻专用菌渣肥,该肥料不污染环境,可有效改善土壤,水稻病虫害发生率低,肥效强劲持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水稻专用菌渣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棉籽饼15-20份、菜籽15份、甘蔗渣13份、木薯粉5份、生物菌0.4份、尿素13份、过磷酸钙55-59份、氯化钾17-22份、磷酸锌1-2份、菌渣12-25份、硅藻土1份。

其中,包括以下重量分组分:棉籽饼18份、菜籽15份、甘蔗渣13份、木薯粉5份、生物菌0.4份、尿素13份、过磷酸钙57份、氯化钾20份、磷酸锌1.5份、菌渣18份、硅藻土1份。

一种水稻专用菌渣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1:称取棉籽饼15-20份、菜籽15份、甘蔗渣13份、木薯粉5份、生物菌0.4份、尿素13份、过磷酸钙55-59份、氯化钾17-22份、磷酸锌1-2份、菌渣12-25份,混合发酵;

步骤2:向步骤1所得产物中加入硅藻土1份,混合均匀,即得。

其中,步骤1所述的发酵温度为50℃,发酵时间为26h。

本发明与传统方法相比,该肥料不污染环境,可有效改善土壤,水稻病虫害发生率低,肥效强劲持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任何在本发明权利要求书保护范围内所做的有限次修改,仍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内。

实施例1

步骤1:称取棉籽饼20份、菜籽15份、甘蔗渣13份、木薯粉5份、生物菌0.4份、尿素13份、过磷酸钙59份、氯化钾17份、磷酸锌2份、菌渣12份,混合发酵;

步骤2:向步骤1所得产物中加入硅藻土1份,混合均匀,即得。

其中,步骤1所述的发酵温度为50℃,发酵时间为26h。

实施例2

步骤1:称取棉籽饼18份、菜籽15份、甘蔗渣13份、木薯粉5份、生物菌0.4份、尿素13份、过磷酸钙57份、氯化钾20份、磷酸锌1.5份、菌渣25份,混合发酵;

步骤2:向步骤1所得产物中加入硅藻土1份,混合均匀,即得。

其中,步骤1所述的发酵温度为50℃,发酵时间为26h。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专用菌渣肥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水稻种植领域。旨在提供一种不污染环境,可有效改善土壤,水稻病虫害发生率低,肥效强劲的水稻专用菌渣肥。本发明所述的水稻专用菌渣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棉籽饼15‑20份、菜籽15份、甘蔗渣13份、木薯粉5份、生物菌0.4份、尿素13份、过磷酸钙55‑59份、氯化钾17‑22份、磷酸锌1‑2份、菌渣12‑25份、硅藻土1份。本发明可用于水稻种植。

技术研发人员:胡锡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钟山县富强雅瑶华香农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8.28
技术公布日:2017.11.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