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次氯酸钠溶液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302825发布日期:2019-04-03 05:20阅读:2980来源:国知局
一种次氯酸钠溶液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次氯酸钠溶液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次氯酸钠具有优异的杀菌作用和漂白作用,一般在水溶液的状态下,广泛应用于:一般工业化学品;游泳池、自来水道、下水道和家庭用等的杀菌用途;或造纸工业、纤维工业等的漂白用途或是排水处利用试剂等。

次氯酸钠溶液常采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制备,氯化是放热反应,温度过高会导致次氯酸钠分解。目前的次氯酸钠的生产方法中均仅是在氯化反应过程中进行降温处理,不能对反应初始的温度进行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次氯酸钠溶液的制备方法,在导入氯气前先对反应容器内的氢氧化钠水溶液进行降温处理;然后在氯化反应过程中,实时监控反应液的温度,保证氯化反应有效进行。

所述的次氯酸钠溶液的制备方法:

步骤一:将设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充入反应容器中;

步骤二:对所述反应容器内的氢氧化钠水溶液进行降温处理;

步骤三:将氯气导入所述反应容器内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进行氯化反应,反应过程中实时监测反应液的温度,当温度高于设定温度值时,对所述反应容器内的反应液进行降温处理;

同时反应过程中实时监测氯化反应所得到的次氯酸钠的浓度,当浓度达到设定值时,停止导入氯气。

氯化反应过程中,通过氯气回收装置回收挥发的氯气。

氯化反应中,导入的氯气与氢氧化钠的摩尔比为0.3~0.5。

所述步骤三中设定的温度值为40℃~50℃。

有益效果:

(1)在导入氯气前先对反应容器内的氢氧化钠水溶液进行降温处理;然后在氯化反应过程中,实时监控反应液的温度,能够从反应初始即为温度进行控制。

(2)反应过程中,通过氯气回收装置回收挥发的氯气,从而避免直接排空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并确保生产人员的作业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次氯酸钠溶液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提供一种次氯酸钠溶液的制备方法,在导入氯气前先对反应容器内的氢氧化钠水溶液进行降温处理;然后在氯化反应过程中,实时监控反应液的温度,保证氯化反应有效进行。

如图1所示,该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一:将质量比为50%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充入反应容器中;

步骤二:通过反应容器内的降温装置对反应容器内的氢氧化钠水溶液进行降温处理,使其温度降至20℃;

步骤三:将氯气导入述反应容器内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进行氯化反应,生成次氯酸钠。

2naoh+cl2→naclo+nacl+h2o

在该氯化反应中,生成与次氯酸钠等摩尔的氯化钠,但在使用上述浓度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作为原料的情况下,溶解度低的氯化钠的晶体析出。通过将其除去可得到低盐浓度高浓度次氯酸钠水溶液。

反应过程中实时监测反应液的温度,当温度高于设定温度值(40℃)时,启动降温装置对反应容器内的反应液进行降温处理;

同时反应过程中实时监测氯化反应所得到的次氯酸钠的浓度,当浓度达到设定值时,停止导入氯气。

由于反应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有氯气从反应容器上方挥发,挥发的氯气进入空气中不仅会污染环境,还会严重影响生产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在氯化反应过程中,通过氯气回收装置回收挥发的氯气。氯气应急回收装置包括:应急回收池和氯气吸入管;应急回收池内有碱液。氯气吸入管一端引至反应容器上方,另一端伸入应急回收池内。通过向应急回收池通入氯气,能够使氯气与碱液接触,实现氯气尾气的应急回收。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次氯酸钠溶液的制备方法,步骤一:将设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充入反应容器中;步骤二:对所述反应容器内的氢氧化钠水溶液进行降温处理;步骤三:将氯气导入所述反应容器内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进行氯化反应,反应过程中实时监测反应液的温度,当温度高于设定温度值时,对所述反应容器内的反应液进行降温处理;同时反应过程中实时监测氯化反应所得到的次氯酸钠的浓度,当浓度达到设定值时,停止导入氯气。

技术研发人员:郭起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绿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9.26
技术公布日:2019.04.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