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膨胀系数玻璃的切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64545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高膨胀系数玻璃的切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切割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高膨胀系数玻璃的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机械加工设备都趋于数控化,甚至是拟人化,这对于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玻璃制品的加工方式多种多样,由于其产品的特殊性,很容易产生风险以及成本损耗,某些玻璃制品在进行工艺加工之前,要对玻璃半成品或者成品原片进行研磨、抛光、切割、磨边、钻孔、洗涤干燥等诸多处理,最后成为最终产品。其中,玻璃的切割是这些工序中最为常见以及最为困难的加工方式,现今数控化加工业越来越成熟,但是对于提高工作效率方面似乎还是有所欠缺,有的一些玻璃成品的切割加工需要人工操作来完成,但是往往效率都普遍偏低,通常的操作模式都是采用单工位的操作方式来完成,即操作人员需要对玻璃制品进行上装操作以及切割和卸装等多个操作,无形当中降低了生产效率,而且机械化的加工模式也容易造成操作人员的疲劳操作,不利于长时间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高膨胀系数玻璃的切割装置,大幅提高了玻璃的切割效率,切割平整度高。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高膨胀系数玻璃的切割装置,包括底座、传动机构、加热机构、承压机构、切割机构和废液回收机构;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丝杆、第二丝杆、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一压紧机构和第二压紧机构,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分别相对的固定在底座上,第一丝杆上通过螺纹配合设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的外侧设有第一导向块,第一导向块的一端可滑动的设置在底座的侧壁上,第二丝杆上通过螺纹配合设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的外侧设有第二导向块,第二导向块的一端可滑动的设置在底座的侧壁上,第一支撑杆固定在第一滑块上,第一压紧机构固定在第一支撑杆上,第二支撑杆固定在第二滑块上,第二压紧机构固定在第二支撑杆上,第一丝杆的一端穿过底座与第一传动杆固定连接,第一传动杆上设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相互固定形成联动,第二丝杆与第一丝杆的同一端穿过底座与第二传动杆固定连接,第二传动杆上设有第三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之间通过链条加以连接,第一齿轮与固定在电机上的第四齿轮相啮合;

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加热基座和加热凸台,加热凸台为长条形结构、且延着第一丝杆方向设置,加热凸台中设有电加热丝;

所述承压机构包括承压基座,承压基座的上表面为水平面,承压基座的上表面与加热凸台的上表面相齐平,承压基座上沿第一丝杆方向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一端为进料端、另一端为出料端,第一凹槽的进料端为与加热机构相邻的一端,第一凹槽的进料端上设有第一挡板,且第一凹槽的深度自进料端向出料端逐渐增加;

所述切割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一气缸和玻璃切割刀,第一支撑架固定在底座上、且位于承压机构上方,第一气缸固定在第一支撑架上,玻璃切割刀固定在第一气缸的推杆上;

所述废液回收机构包括液体喷头、出风管和废液回收箱,废液回收箱设置在第一凹槽出料端的下方,液体喷头通过第二支撑架固定在底座上,液体喷头用于向第一凹槽方向喷水,出风管通过第三支撑架固定在底座上,出风管用于向下喷出温度为40-60℃的热风。

上述一种用于高膨胀系数玻璃的切割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挡板的上表面低于承压基座的上表面。

上述一种用于高膨胀系数玻璃的切割装置,其中,所述承压基座中设有调节腔,调节腔中设有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穿过调节腔顶壁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支撑板设置在第一凹槽底部的插接槽中。

上述一种用于高膨胀系数玻璃的切割装置,其中,第一压紧机构和第二压紧机构均包括压紧座和压块,压紧座上设有内侧开口的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底部设有若干吸盘,压块设有在第二凹槽中,转轴通过螺纹配合穿过第二凹槽顶壁与压块相连接,通过旋转转轴实现压块的上升和下降。

上述一种用于高膨胀系数玻璃的切割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面与第一挡板之间的夹角a为10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使用时,待切割的玻璃压合固定在第一压紧机构和第二压紧机构之间,通过电机的转动最终使玻璃向加热机构进行移动,加热凸台在电加热丝的作用下迅速发热,玻璃贴合经过加热凸台,对玻璃需要切割的部位进行加热软化,再进入承压机构区域,此时,支撑板在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的作用下顶起至于承压基座上表面相齐平,玻璃切割刀在第一气缸的作用下向下移动,玻璃移动经过玻璃切割刀后,支撑板在收缩复位,液体喷头向玻璃喷淋温度为5-15℃的冷水,使切割后的部位受冷收缩,并对玻璃进行清理,废液流入废液回收箱中,清理后的玻璃继续移动至出风管下方,在热风的作用下进行烘干。

综上所述,本发明大幅提高了玻璃的切割效率,切割平整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承压机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支撑板处于复位状态时的a向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压紧机构/第二压紧机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发明保护范围。

附图标记

底座1、传动机构2、加热机构3、承压机构4、切割机构5、废液回收机构6、第一丝杆7、第二丝杆8、第一支撑杆9、第二支撑杆10、第一压紧机构11、第二压紧机构12、第一滑块13、第一导向块14、第二滑块15、第二导向块16、第一齿轮17、第二齿轮18、第三齿轮19、链条20、电机21、第四齿轮22、加热基座23、加热凸台24、电加热丝25、承压基座26、第一凹槽27、第一挡板28、第一支撑架29、第一气缸30、玻璃切割刀31、液体喷头32、出风管33、废液回收箱34、调节腔35、第二气缸36、第三气缸37、支撑板38、压紧座39、压块40、第二凹槽41、吸盘42、转轴43。

如图所示一种用于高膨胀系数玻璃的切割装置,包括底座1、传动机构2、加热机构3、承压机构4、切割机构5和废液回收机构6;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丝杆7、第二丝杆8、第一支撑杆9、第二支撑杆10、第一压紧机构11和第二压紧机构12,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分别相对的固定在底座上,第一丝杆上通过螺纹配合设有第一滑块13,第一滑块的外侧设有第一导向块14,第一导向块的一端可滑动的设置在底座的侧壁上,第二丝杆上通过螺纹配合设有第二滑块15,第二滑块的外侧设有第二导向块16,第二导向块的一端可滑动的设置在底座的侧壁上,第一支撑杆固定在第一滑块上,第一压紧机构固定在第一支撑杆上,第二支撑杆固定在第二滑块上,第二压紧机构固定在第二支撑杆上,第一丝杆的一端穿过底座与第一传动杆固定连接,第一传动杆上设有第一齿轮17和第二齿轮18,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相互固定形成联动,第二丝杆与第一丝杆的同一端穿过底座与第二传动杆固定连接,第二传动杆上设有第三齿轮19,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之间通过链条20加以连接,第一齿轮与固定在电机21上的第四齿轮22相啮合;

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加热基座23和加热凸台24,加热凸台为长条形结构、且延着第一丝杆方向设置,加热凸台中设有电加热丝25;

所述承压机构包括承压基座26,承压基座的上表面为水平面,承压基座的上表面与加热凸台的上表面相齐平,承压基座上沿第一丝杆方向设有第一凹槽27,第一凹槽一端为进料端、另一端为出料端,第一凹槽的进料端为与加热机构相邻的一端,第一凹槽的进料端上设有第一挡板28,且第一凹槽的深度自进料端向出料端逐渐增加,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面与第一挡板之间的夹角a为105°,所述第一挡板的上表面低于承压基座的上表面;

所述切割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架29、第一气缸30和玻璃切割刀31,第一支撑架固定在底座上、且位于承压机构上方,第一气缸固定在第一支撑架上,玻璃切割刀固定在第一气缸的推杆上;

所述废液回收机构包括液体喷头32、出风管33和废液回收箱34,废液回收箱设置在第一凹槽出料端的下方,液体喷头通过第二支撑架固定在底座上,液体喷头用于向第一凹槽方向喷水,出风管通过第三支撑架固定在底座上,出风管用于向下喷出温度为40-60℃的热风。

所述承压基座中设有调节腔35,调节腔中设有第二气缸36和第三气缸37,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穿过调节腔顶壁与支撑板38固定连接,支撑板设置在第一凹槽底部的插接槽中。

所述第一压紧机构和第二压紧机构均包括压紧座39和压块40,压紧座上设有内侧开口的第二凹槽41,第二凹槽底部设有若干吸盘42,压块设有在第二凹槽中,转轴43通过螺纹配合穿过第二凹槽顶壁与压块相连接,通过旋转转轴实现压块的上升和下降。

本发明使用时,待切割的玻璃压合固定在第一压紧机构和第二压紧机构之间,通过电机的转动最终使玻璃向加热机构进行移动,加热凸台在电加热丝的作用下迅速发热,玻璃贴合经过加热凸台,对玻璃需要切割的部位进行加热软化,再进入承压机构区域,此时,支撑板在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的作用下顶起至于承压基座上表面相齐平,玻璃切割刀在第一气缸的作用下向下移动,玻璃移动经过玻璃切割刀后,支撑板在收缩复位,液体喷头向玻璃喷淋温度为5-15℃的冷水,使切割后的部位受冷收缩,并对玻璃进行清理,废液流入废液回收箱中,清理后的玻璃继续移动至出风管下方,在热风的作用下进行烘干。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本发明中的玻璃切割刀、液体喷头、出风管和加热凸台的固定位置均可进行调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