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地下水Cr(VI)污染的焙烧型Fe0-PRB填料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274822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修复地下水Cr(VI)污染的焙烧型Fe0-PRB填料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地下水重金属污染修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修复地下水cr(vi)污染的焙烧型fe0-prb填料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经济持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地下水资源面临着严峻危机,各种重金属通过地表径流、雨水下渗等形式进入地下水体,造成严重污染。其中cr(vi)可溶性强,易迁移,是已被研究证实的“三致”物质,被列入对人体危害最大的八种化学物质。我国许多地方地下水中cr(vi)浓度严重超标,由于cr(vi)污染会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因此污染修复刻不容缓,是我国当前环境修复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一直以来,抽出处理(pump-treat)技术作为地下水铬污染修复的主流技术应用最为广泛,但存在的能耗大、干扰大、成本高、易造成地下水二次污染等缺点限制了其发展。近年来,fe0-prb技术由于具有能持续原位处理、能耗低、成本低等优势迅速兴起,但研究表明fe0粉与cr(vi)发生的是表层反应,反应生成fe(oh)3、cr(oh)3以及它们的络合沉淀附着在零价铁粉表面阻碍fe0粉与cr(vi)的进一步反应,造成表层氧化深度很薄,最终导致零价铁粉钝化、利用率极低。同时表面生成的这些沉淀还会导致fe0粉板结,影响prb的渗透性,从而影响其长期运行。针对上述问题,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降低铁粉粒径与改性零价铁两方面。单纯采用降低铁粉粒径的方法或单纯采用材料包裹零价铁粉的方法,效率提高不够显著,不能达到工程应用的强度要求,不适合大规模实际应用。技术实现要素: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修复地下水cr(vi)污染的焙烧型fe0-prb填料及制备方法,以便解决上述问题的至少之一。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作为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修复地下水cr(vi)污染的焙烧型fe0-prb填料,所述填料的原料组成,以质量分数计为,铸铁粉10~20%、膨润土40~60%、污泥20~40%。作为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修复地下水cr(vi)污染的焙烧型fe0-prb填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将零价铁粉酸化后,洗至中性,干燥后密封保存;将膨润土和污泥烘干;(2)按照比例称取零价铁粉、膨润土与污泥,混合均匀;(3)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后的原料造粒,得到生料球;(4)将生料球干燥;(5)将干燥后的生料球无氧焙烧,冷却后即得到用于修复地下水cr(vi)污染的焙烧型fe0-prb填料。优选地,所述零价铁粉为铸铁粉,碳含量含碳量为3~4%。优选地,所述污泥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脱水后的污泥。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配料按质量计,零价铁粉∶膨润土∶污泥=(10~20)∶(40~60)∶(20~40)。优选地,步骤(5)中,所述焙烧过程升温速率为5~10℃/min,在350~400℃预热15~20min,焙烧温度为700~900℃,焙烧时间为30~60min。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的修复地下水cr(vi)污染的焙烧型fe0-prb填料及制备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的焙烧型fe0-prb填料可用于修复地下水的cr(vi)污染,且对六价铬的去除率高。由于铸铁粉中含碳量高,通过铁碳原电池反应,提高了铁粉的利用效率与还原能力,从而提升了制得填料的除铬性能。2、本发明引入污泥作为制备原料,利用污泥高有机物含量的特征,在高温焙烧过程中释放气体在填料内部形成多孔结构,使得填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能够充分利用fe0粉的比表面积,从而根本上解决了fe0粉易板结、堵塞的问题3、本发明对污泥的资源化利用,“以废治废”,对解决污泥的处理处置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4、本发明所述的焙烧型fe0-prb填料,以膨润土为骨架,经高温焙烧制得,具有一定的抗压强度,使大规模工程应用成为可能。5、本发明所述的焙烧型fe0-prb填料原料经济可得,其制备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环境友好,可大量生产,经济效益、环保效益、社会效益显著,应用前景广阔。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用于修复地下水cr(vi)污染的焙烧型fe0-prb填料的制备流程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原料污泥含量不同对焙烧型fe0-prb填料除铬性能的影响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针对传统fe0-prb填料在应用过程中利用率低、易板结、易堵塞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修复地下水cr(vi)污染的焙烧型fe0-prb填料及制备方法,以质量分数计,其原料组成为10~20%铸铁粉、40~60%膨润土、20~40%污泥。本发明的产品强度高、比表面积大,且充分利用零价铁粉的比表面积,有效解决了传统fe0-prb填料在应用过程中利用率低、易板结、易堵塞等问题,除铬性能好。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修复地下水cr(vi)污染的焙烧型fe0-prb填料,以质量分数计,其原料组成为10~20%铸铁粉、40~60%膨润土、20~40%污泥。通过以下方法得到:(1)按照一定质量比例称取经过预处理的铸铁粉、膨润土与污泥,将原料置于混料机中混合均匀;(2)将混合料转移至成球机中,以蒸馏水为粘结剂进行造粒;(3)将制好的生料球过筛干燥后放入管式炉中,在无氧气氛下焙烧一定时间,即得用于修复地下水cr(vi)污染的焙烧型fe0-prb填料。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制备上述焙烧型fe0-prb填料的方法,步骤如下:(1)原料预处理:将零价铁粉置于稀盐酸溶液中进行酸化后,用蒸馏水冲洗直至中性为止,用氮气吹扫仪将其吹干后装入干燥容器密封保存待用;将膨润土烘干至恒重备用;将污泥风干后,用破碎机粉碎后筛,烘干至恒重备用;(2)配料混合:按照一定比例称取相应质量经过预处理后的零价铁粉、膨润土与污泥,将原料置于混料机中混合均匀;(3)造粒成型:将混合后的物料转移至成球机中,以蒸馏水为粘结剂进行造粒;(4)干燥:将制好的生料球过筛,置于通风橱内常温干燥后,转移至烘箱中干燥;(5)焙烧:将干燥后的生料球放入管式炉中,在无氧气氛下焙烧一定时间。焙烧结束后,自然冷却,即得用于修复地下水cr(vi)污染的焙烧型fe0-prb填料。所述零价铁粉为铸铁粉(含碳3~4%),粒径200~300目,酸化5~10min,所用稀盐酸浓度为0.1~0.5mol/l,酸洗后水洗时间2~3min。所述污泥为取自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脱水后的污泥,自然晾干后粉碎过100目筛,置于烘箱中105~110℃烘干至恒重后,装入干燥容器密封保存待用。所述膨润土为商品钠基膨润土,主要矿物成分为蒙脱石。步骤(2)中,原料置于混料机中混合15~20分钟。步骤(3)中,物料含水量控制在15%~20%。步骤(4)中,生料球经10~12mm筛筛选,置于通风橱内常温干燥24h后,转移至烘箱中105~120℃干燥2h。步骤(5)中,焙烧过程升温速率控制在5~10℃/min,要在350~400℃预热15~20min,焙烧温度优选为700~900℃,焙烧时间优选为30~60min。下面举几个具体的实施例,以对本发明的实施和应用效果做更好的说明。实施例1具体步骤如下:(1)原料预处理:取粒径为200目的铸铁粉(含碳3.48%),用浓度为0.5mol/l的稀盐酸酸化10min后,用蒸馏水冲洗直至中性为止,用氮气吹扫仪将其吹干后装入干燥容器密封保存待用;取商品钠基膨润土置于烘箱中110℃烘干至恒重,装入干燥容器密封保存待用;将取自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脱水后的污泥自然晾干后粉碎过100目筛,置于烘箱中110℃烘干至恒重后,装入干燥容器密封保存待用。(2)配料混合:按照铸铁粉∶膨润土∶污泥=20∶40∶40的质量比称取经过预处理的原料,置于混料机中混合15分钟形成混合料。(3)造粒成型:将混合后的物料转移至成球机中,以质量为15%的蒸馏水为粘结剂进行造粒。(4)干燥:将制好的生料球经10~12mm筛筛选,置于通风橱内常温干燥24h后,转移至烘箱中120℃干燥2h。(5)焙烧:将干燥后的生料球放入管式炉中,将管式炉抽真空后通入氮气作为保护气氛,控制升温速率为8℃/min,在350℃预热20min后升温至700℃焙烧30min。焙烧结束后,让其在无氧气氛下自然冷却至室温,取出样品,即得用于修复地下水cr(vi)污染的焙烧型fe0-prb填料。实施例2所需材料以及制备过程与实施例1相同,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仅在于:称取经过预处理的原料,其质量比为铸铁粉∶膨润土∶污泥=20∶50∶30。实施例3所需材料以及制备过程与实施例1相同,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仅在于:称取经过预处理的原料,其质量比为铸铁粉∶膨润土∶污泥=20∶60∶20。将上述实施例所制备得到的填料与纯铸铁粉(零价铁含量均为1g)分别加入到初始cr(vi)浓度为100mg/l、体积为200ml的含cr(vi)模拟废水中后,置于恒温振荡器(25℃、100r/min)中振荡反应,每隔一段时间取样,测定废水中的cr(vi)浓度,并计算去除率。实验结果见图2。本发明不同实施例制得的fe0-prb填料的物理性能指标见表1。表1实施例吸水率(%)抗压强度(mpa)实施例122.55.45实施例220.85.73实施例318.95.91由此可见,本发明的产品强度高、比表面积大,且充分利用零价铁粉的比表面积,有效解决了传统fe0-prb填料在应用过程中利用率低、易板结、易堵塞等问题,除铬性能好。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