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微生物叶面菌肥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894320发布日期:2019-06-13 15:53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加入细菌培养物、菌丝或其他类似物的制剂,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叶面的富硒肥。
背景技术
:叶面施肥是植物吸收营养成分的一种补充,来弥补根系吸收养分的不足。使用叶面肥可以补充因土壤缺乏、水分过多、干旱、土壤过酸、过碱所造成的作物根系吸收受阻。因此,像常见的尿素、磷酸二氢钾、过磷酸钙、硫酸钾、硫酸锌、硼砂等,可以快速补充作物所需要的养分。但是现有的叶面肥单一化严重,只可以根据作物的缺素症状进行喷施作为补救,但是无法从预防的角度来促进作物生长。而且现在常见的叶面肥也仅仅是进行养分的补充,难以对作物提供全方位的保护。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避免常见缺素症的发生、又能提高作物对病虫害等灾害的抵抗能力的复合微生物叶面菌肥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微生物叶面菌肥,所述叶面菌肥按照质量份数包括:硝酸铵钙11份、硝酸镁12.5份、硫酸锌5份、木糖醇2份、甘露醇3份、山梨糖醇3份、丙三醇2份和复合益生菌菌剂61.5份。优选地,所述复合益生菌菌剂按照以下步骤制备得到:(1)按照质量份数分别称取糖蜜6~10份、复合益生菌菌种6~10份、液体氨基酸0.1~0.2份、麸皮0.08~0.12份、碳酰胺0.05~0.1份、nacl0.05~0.1份、复合微量元素0.1~0.2份、中草药0.05~0.1份和水81~89份;(2)向发酵罐中加入10~12份水,然后边搅拌边加入糖蜜,并将麸皮置于无纺布袋中,挂在发酵罐内壁;升温至85~90℃时停止加热,并密封高温灭菌30min;(3)加水调节温度至55~60℃,分别加入nacl、碳酰胺,继续加水待发酵罐内液体温度降至42~48℃,分别加入液体氨基酸、复合微量元素、中草药,加入剩余水;(4)调节发酵罐内温度至38℃,加入复合益生菌菌种并搅拌20~30min;(5)密闭发酵20~25天,即制得复合益生菌菌剂;步骤(5)中密闭发酵的第10天时,取出发酵液进行检测,之后分别隔7天再取样进行检测,待检测指标符合农业微生物菌剂标准时,即完成复合益生菌菌剂的制备,若检测指标不符合农业微生物菌剂标准,则继续进行发酵;所述复合益生菌菌种包括:醋酸杆菌(acetobacter)、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acidophilus)、嗜盐放线菌、干酪乳杆菌(l.casei)和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polymyxa)。优选地,所述嗜盐放线菌包括玫瑰链孢囊菌(streptosporangiumroseum)、新加坡多态放线菌(actinopolymorphasingaporensis)和耐盐拟诺卡氏菌(nocardiopsishalotoleransal-zarbanetal)。优选地,所述中草药包括板蓝根、枸杞、人参、莲子和黄连。本发明是采用中、微量元素与复合微生物菌剂的结合,制备得到的复合微生物叶面菌肥。本发明中包含了作物常见缺少的中微量元素以及促进作物叶片光合作用的元素:钙、镁、锌等。例如钙,土壤中的钙大多数以难溶于水的形态存在,所以作物容易缺少钙肥,而钙元素的缺少会导致作物抗病虫害以及对其它灾害的抵抗能力减弱,最终会导致产量的降低,通过叶面喷施补钙,以稳定细胞膜与细胞壁,提高对病虫害以及其它灾害的抵抗能力。而镁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是多种酶的活化剂,补充镁肥可以提高叶片的光合作用速率,促进作物生长发育。而锌则与生长素的合成有关,缺锌时作物生长发育出现停滞状态,茎节缩短,植株矮小,成熟期推迟,果实发育不良。另外,在补充作物所急需的元素时,也不忘复合微生物菌剂的补充,微生物繁殖所分泌氨基酸、有机酸等活性分子可以加快叶片的光合作用,促进叶片养分的积累,促使强壮树势,提高抵抗力。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元素、复合微生物菌剂以及稀土的结合,既可以满足作物对于营养元素的需求,也可以通过提高光合作用速率等方式来强壮树势。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复合微生物叶面菌肥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质量份数分别称取:硝酸铵钙11份、硝酸镁12.5份、硫酸锌5份、木糖醇2份、甘露醇3份、山梨糖醇3份、丙三醇2份和复合益生菌菌剂61.5份;(2)边搅拌边向发酵罐中加入复合益生菌菌剂,保持发酵罐内温度不低于25℃;(3)边搅拌边加入木糖醇、甘露醇、山梨糖醇、丙三醇,添加完毕后,继续搅拌10~15min,;(4)加入硝酸铵钙,搅拌15~20min;(5)加入硫酸锌,搅拌15~20min;(6)加入硝酸镁,搅拌20~25min,即制得本发明的复合微生物叶面菌肥。优选地,所述复合益生菌菌剂按照以下步骤制备得到:(1)按照质量份数分别称取糖蜜6~10份、复合益生菌菌种6~10份、液体氨基酸0.1~0.2份、麸皮0.08~0.12份、碳酰胺0.05~0.1份、nacl0.05~0.1份、复合微量元素0.1~0.2份、中草药0.05~0.1份和水81~89份;(2)向发酵罐中加入10~12份水,然后边搅拌边加入糖蜜,并将麸皮置于无纺布袋中,挂在发酵罐内壁;升温至85~90℃时停止加热,并密封高温灭菌30min;(3)加水调节温度至55~60℃,分别加入nacl、碳酰胺,继续加水待发酵罐内液体温度降至42~48℃,分别加入液体氨基酸、复合微量元素、中草药,加入剩余水;(4)调节发酵罐内温度至38℃,加入复合益生菌菌种并搅拌20~30min;(5)密闭发酵20~25天,即制得复合益生菌菌剂;步骤(5)中密闭发酵的第10天时,取出发酵液进行检测,之后分别隔7天再取样进行检测,待检测指标符合农业微生物菌剂标准时,即完成复合益生菌菌剂的制备,若检测指标不符合农业微生物菌剂标准,则继续进行发酵;农业微生物菌剂标准如表1所示:表1农业微生物菌剂标准菌群活菌数醋酸杆菌≥300亿/克酿酒酵母≥200亿/克嗜酸乳杆菌≥600亿/克干酪乳杆菌≥300亿/克嗜盐放线菌≥80亿/克多粘类芽孢杆菌≥100亿/克所述复合益生菌菌种包括:醋酸杆菌(acetobacter)、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acidophilus)、嗜盐放线菌、干酪乳杆菌(l.casei)和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polymyxa)。优选地,所述嗜盐放线菌包括玫瑰链孢囊菌(streptosporangiumroseum)、新加坡多态放线菌(actinopolymorphasingaporensis)和耐盐拟诺卡氏菌(nocardiopsishalotoleransal-zarbanetal)。优选地,所述中草药包括板蓝根、枸杞、人参、莲子和黄连。本发明复合微生物叶面菌肥及其制备方法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1、本发明的复合微生物叶面菌肥可以通过叶面喷洒,既避免了常见缺素症的发生,又提高了对病虫害等灾害的抵抗能力。2、本发明的复合微生物叶面菌肥也可以通过增强光合作用速率等方式强壮树势、提高农产品品质、提升产量。具体实施方式通过以下实施例和验证试验对本发明的复合微生物叶面菌肥及其制备方法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复合微生物叶面菌肥按以下步骤进行制备:(1)分别称取糖蜜10kg、复合益生菌菌种10kg、液体氨基酸0.2kg、麸皮0.12kg、碳酰胺0.1kg、nacl0.1kg、复合微量元素0.2kg、中草药0.1kg和水89kg;(2)向发酵罐中加入12kg水,然后边搅拌边加入糖蜜,并将麸皮置于无纺布袋中,挂在发酵罐内壁;升温至90℃时停止加热,并密封高温灭菌30min;(3)加水调节温度至60℃,分别加入nacl、碳酰胺,继续加水待发酵罐内液体温度降至48℃,分别加入液体氨基酸、复合微量元素、中草药,加入剩余水;(4)调节发酵罐内温度至38℃,加入复合益生菌菌种并搅拌30min;(5)密闭发酵25天,即制得复合益生菌菌剂;步骤(5)中密闭发酵的第10天时,取出发酵液进行检测,之后分别隔7天再取样进行检测,待检测指标符合农业微生物菌剂标准时,即完成复合益生菌菌剂的制备,若检测指标不符合农业微生物菌剂标准,则继续进行发酵;农业微生物菌剂标准如表1所示。(6)分别称取:硝酸铵钙11kg、硝酸镁12.5kg、硫酸锌5kg、木糖醇2kg、甘露醇3kg、山梨糖醇3kg、丙三醇2kg和步骤(5)制得的复合益生菌菌剂61.5kg;(7)边搅拌边向发酵罐中加入复合益生菌菌剂,保持发酵罐内温度25℃;(8)边搅拌边加入木糖醇、甘露醇、山梨糖醇、丙三醇,添加完毕后,继续搅拌15min,;(9)加入硝酸铵钙,搅拌20min;(10)加入硫酸锌,搅拌20min;(11)加入硝酸镁,搅拌25min,即制得本实施例的复合微生物叶面菌肥。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复合微生物叶面菌肥按以下步骤进行制备:(1)分别称取糖蜜6kg、复合益生菌菌种6kg、液体氨基酸0.1kg、麸皮0.08kg、碳酰胺0.05kg、nacl0.05kg、复合微量元素0.1kg、中草药0.05kg和水81kg;(2)向发酵罐中加入10kg水,然后边搅拌边加入糖蜜,并将麸皮置于无纺布袋中,挂在发酵罐内壁;升温至85℃时停止加热,并密封高温灭菌30min;(3)加水调节温度至55℃,分别加入nacl、碳酰胺,继续加水待发酵罐内液体温度降至42℃,分别加入液体氨基酸、复合微量元素、中草药,加入剩余水;(4)调节发酵罐内温度至38℃,加入复合益生菌菌种并搅拌20min;(5)密闭发酵20天,即制得复合益生菌菌剂;步骤(5)中密闭发酵的第10天时,取出发酵液进行检测,之后分别隔7天再取样进行检测,待检测指标符合农业微生物菌剂标准时,即完成复合益生菌菌剂的制备,若检测指标不符合农业微生物菌剂标准,则继续进行发酵;农业微生物菌剂标准如表1所示。(6)分别称取:硝酸铵钙11kg、硝酸镁12.5kg、硫酸锌5kg、木糖醇2kg、甘露醇3kg、山梨糖醇3kg、丙三醇2kg和步骤(5)制得的复合益生菌菌剂61.5kg;(7)边搅拌边向发酵罐中加入复合益生菌菌剂,保持发酵罐内温度28℃;(8)边搅拌边加入木糖醇、甘露醇、山梨糖醇、丙三醇,添加完毕后,继续搅拌10min,;(9)加入硝酸铵钙,搅拌15min;(10)加入硫酸锌,搅拌15min;(11)加入硝酸镁,搅拌20min,即制得本实施例的复合微生物叶面菌肥。实施例3本实施例的复合微生物叶面菌肥按以下步骤进行制备:(1)分别称取糖蜜8kg、复合益生菌菌种8kg、液体氨基酸0.15kg、麸皮0.1kg、碳酰胺0.08kg、nacl0.08kg、复合微量元素0.15kg、中草药0.08kg和水85kg;(2)向发酵罐中加入11kg水,然后边搅拌边加入糖蜜,并将麸皮置于无纺布袋中,挂在发酵罐内壁;升温至88℃时停止加热,并密封高温灭菌30min;(3)加水调节温度至58℃,分别加入nacl、碳酰胺,继续加水待发酵罐内液体温度降至45℃,分别加入液体氨基酸、复合微量元素、中草药,加入剩余水;(4)调节发酵罐内温度至38℃,加入复合益生菌菌种并搅拌25min;(5)密闭发酵22天,即制得复合益生菌菌剂;步骤(5)中密闭发酵的第10天时,取出发酵液进行检测,之后分别隔7天再取样进行检测,待检测指标符合农业微生物菌剂标准时,即完成复合益生菌菌剂的制备,若检测指标不符合农业微生物菌剂标准,则继续进行发酵;检测间隔时间根据上次所得数据酌情调整,农业微生物菌剂标准如表1所示。(6)分别称取:硝酸铵钙11kg、硝酸镁12.5kg、硫酸锌5kg、木糖醇2kg、甘露醇3kg、山梨糖醇3kg、丙三醇2kg和步骤(5)制得的复合益生菌菌剂61.5kg;(7)边搅拌边向发酵罐中加入复合益生菌菌剂,保持发酵罐内温度33℃;(8)边搅拌边加入木糖醇、甘露醇、山梨糖醇、丙三醇,添加完毕后,继续搅拌12min,;(9)加入硝酸铵钙,搅拌18min;(10)加入硫酸锌,搅拌18min;(11)加入硝酸镁,搅拌22min,即制得本实施例的复合微生物叶面菌肥。上述实施例中复合益生菌菌种为醋酸杆菌(acetobacter)、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acidophilus)、嗜盐放线菌、干酪乳杆菌(l.casei)和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polymyxa),其中嗜盐放线菌为玫瑰链孢囊菌(streptosporangiumroseum)、新加坡多态放线菌(actinopolymorphasingaporensis)和耐盐拟诺卡氏菌(nocardiopsishalotoleransal-zarbanetal);上述中草药为质量比为1:1:1:1:1的板蓝根、枸杞、人参、莲子和黄连。验证试验实例1:2016年5月份,在北京昌平苹果园,叶片黄化率达56%,全园喷洒300倍该制剂,第三天叶片黄化率降至38%,第五天,叶片黄化率降至23%,第7天,再次全园喷洒,直至第十天全园无黄化叶片;实例2:在廊坊蔬菜基地,进行蔬菜种植试验,设实验组与ck组,实验组除每隔7天喷洒300倍该制剂外,其余管理均同ck组,15天后对两组蔬菜进行称量,实验组地上部分生物量约为ck组地上部分生物量165%,株高约为ck组的132%。实例3:在陕西渭南酥梨基地,设实验组与ck组,每组规模为1亩梨园,实验组在早期叶片伸展每隔7-10天喷洒一次,共喷洒3次,在果实膨大时期每隔7-10天喷洒一次,共喷洒2次,其余管理操作均同ck组。果实成熟采摘后对两组产量进行比较,ck组产量为2264kg,实验组产量为3127kg,增幅达38.12%。且ck组在5月份及8月份分别出现一次缺铁症状,虽补铁后叶片转绿,但仍然影响了树体养分的积累,而实验组则无任何缺素症状发生。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作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