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候防霉瓷砖填缝剂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409616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耐候防霉瓷砖填缝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我国的建筑物中瓷砖已经成为重要的建筑饰面材料之一,被广泛的应用于建筑物的内外墙以及底面等部位的装饰装修工程中,目前,瓷砖饰面所用的填缝剂大多是采用普通水泥、建筑细砂、无机颜料等经混合包装,使用时加水调和作为瓷砖缝的填充材料,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现有瓷砖填缝剂逐渐解决了粘着力低、硬化时间快,短时间不用完,填缝剂就会失效的问题,但在瓷砖填缝剂施工完成后,经风吹、日晒、雨淋、冻融等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下,由于填缝剂中含有可溶性碱、盐等,会出现大面积的瓷砖墙面泛白返碱、收缩裂缝、霉变、甚至瓷砖脱落等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返碱不仅会影响建筑物美观,还可能会出现霉菌,可能会诱发癌症,因此,填缝剂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耐候防霉瓷砖填缝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耐候防霉瓷砖填缝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内容:(1)按重量准备原料,普通硅酸盐水泥12-14份、废红砖粉16-20份、比表面积为800-900m²/kg的超细粉煤灰4-6份、聚乳酸1-2份、腰果酚环状碳酸酯3-5份、乙酸丁酸纤维素0.06-0.08份、灰钙3-5份、大黄素甲醚0.2-0.8份、延胡索乙素0.06-0.12份、缓凝剂0.06-0.08份、抗裂防水剂0.02-0.04份、引气剂0.01-0.03份;所述缓凝剂选用石墨烯;(2)所述废红砖粉在使用前加入相当于其重量2倍的ph值为5.5-5.7的酸性溶液、0.4-0.8%的纳米氟化钠、1.8-3.2%的高酸价豆油、0.2-0.6%的n-甲基吡咯烷酮在温度为110-120℃,搅拌40-50分钟得到反应料,烘干后得到反应料;(3)将反应料与步骤(1)中剩余原料混合,经湿法球磨后即得。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废红砖粉的来源为废砖块或砖渣,其细度为400m²/kg。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石墨烯为单层石墨烯,其厚度小于8nm,比表面积为320-340m²/g。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抗裂防水剂为sy-k型膨胀纤维抗裂防水剂、hea抗裂防水剂中的一种;所述引气剂为松香树脂、三萜皂类、甲基纤维素醚或烷基酚环氧乙烷缩合物中的一种。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高酸价豆油为混合脂肪酸甘油三酸酯,其酸值为80-120mgkoh/g。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3)中的球磨速度为200-400转/分钟,球磨时间为40-60分钟;所述料、球、水的重量比为1:1.2-1.4:0.6-0.8。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中通过对废红砖粉进行处理,使其能够与其他原料有效结合,有助于增强材料的冻融循环力学性能和抗碱性,腰果酚环状碳酸酯和乙酸丁酸纤维素协同作用,能使填缝料具有优良的柔韧性,灰钙、大黄素甲醚和延胡索乙素共同作用,经实验检测发现,相比单独使用或其中任意两种协同作用,能提高填缝剂的耐潮、耐寒环境和防霉性,通过各原料之间的合理配比,能提高材料的耐候性,有效预防返碱现象的发生,延长其使用寿命。本发明所得产品具有良好的粘结、抗裂、防渗性能,不易粉化,能够提高瓷砖与基面间的稳定性,绿色环保,无异味,还可用于马赛克、石材的填缝处理。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耐候防霉瓷砖填缝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内容:(1)按重量准备原料,普通硅酸盐水泥13份、废红砖粉18份、比表面积为850m²/kg的超细粉煤灰5份、聚乳酸1.5份、腰果酚环状碳酸酯4份、乙酸丁酸纤维素0.07份、灰钙4份、大黄素甲醚0.5份、延胡索乙素0.08份、缓凝剂0.07份、抗裂防水剂0.03份、引气剂0.02份;所述缓凝剂选用石墨烯;(2)所述废红砖粉在使用前加入相当于其重量2倍的ph值为5.6的酸性溶液、0.6%的纳米氟化钠、2.6%的高酸价豆油、0.4%的n-甲基吡咯烷酮在温度为115℃,搅拌45分钟得到反应料,烘干后得到反应料;(3)将反应料与步骤(1)中剩余原料混合,经湿法球磨后即得。其中,所述废红砖粉的来源为废砖块或砖渣,其细度为400m²/kg;所述石墨烯为单层石墨烯,其厚度小于8nm,比表面积为330m²/g;所述抗裂防水剂为sy-k型膨胀纤维抗裂防水剂;所述引气剂为松香树脂;所述高酸价豆油为混合脂肪酸甘油三酸酯,其酸值为100mgkoh/g。其中,所述步骤(3)中的球磨速度为300转/分钟,球磨时间为50分钟;所述料、球、水的重量比为1:1.3:0.7。实施例2一种耐候防霉瓷砖填缝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内容:(1)按重量准备原料,普通硅酸盐水泥12份、废红砖粉20份、比表面积为800m²/kg的超细粉煤灰4份、聚乳酸2份、腰果酚环状碳酸酯3份、乙酸丁酸纤维素0.06份、灰钙3份、大黄素甲醚0.2份、延胡索乙素0.12份、缓凝剂0.08份、抗裂防水剂0.02份、引气剂0.03份;所述缓凝剂选用石墨烯;(2)所述废红砖粉在使用前加入相当于其重量2倍的ph值为5.5的酸性溶液、0.8%的纳米氟化钠、1.8%的高酸价豆油、0.6%的n-甲基吡咯烷酮在温度为120℃,搅拌50分钟得到反应料,烘干后得到反应料;(3)将反应料与步骤(1)中剩余原料混合,经湿法球磨后即得。其中,所述废红砖粉的来源为废砖块或砖渣,其细度为400m²/kg;所述石墨烯为单层石墨烯,其厚度小于8nm,比表面积为320m²/g;所述抗裂防水剂为hea抗裂防水剂;所述引气剂为甲基纤维素醚;所述高酸价豆油为混合脂肪酸甘油三酸酯,其酸值为120mgkoh/g。其中,所述步骤(3)中的球磨速度为400转/分钟,球磨时间为40分钟;所述料、球、水的重量比为1:1.2:0.8。实施例3一种耐候防霉瓷砖填缝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内容:(1)按重量准备原料,普通硅酸盐水泥14份、废红砖粉16份、比表面积为900m²/kg的超细粉煤灰6份、聚乳酸1份、腰果酚环状碳酸酯5份、乙酸丁酸纤维素0.08份、灰钙5份、大黄素甲醚0.8份、延胡索乙素0.06份、缓凝剂0.06份、抗裂防水剂0.04份、引气剂0.01份;所述缓凝剂选用石墨烯;(2)所述废红砖粉在使用前加入相当于其重量2倍的ph值为5.7的酸性溶液、0.4%的纳米氟化钠、3.2%的高酸价豆油、0.2%的n-甲基吡咯烷酮在温度为110℃,搅拌45分钟得到反应料,烘干后得到反应料;(3)将反应料与步骤(1)中剩余原料混合,经湿法球磨后即得。其中,所述废红砖粉的来源为废砖块或砖渣,其细度为400m²/kg;所述石墨烯为单层石墨烯,其厚度小于8nm,比表面积为340m²/g;所述抗裂防水剂为sy-k型膨胀纤维抗裂防水剂;所述引气剂为烷基酚环氧乙烷缩合物;所述高酸价豆油为混合脂肪酸甘油三酸酯,其酸值为80mgkoh/g。其中,所述步骤(3)中的球磨速度为200转/分钟,球磨时间为60分钟;所述料、球、水的重量比为1:1.4:0.6。设置对照组1,将实施例1中步骤(2)去掉,其余内容不变;设置对照组2,将腰果酚环状碳酸去掉,其余内容不变;设置对照组3,将聚乳酸去掉,其余内容不变;其中,灰钙、大黄素甲醚和延胡索乙素共同作用,经实验检测发现,相比单独使用或其中任意两种协同作用,能提高填缝剂的耐潮、耐寒环境和防霉性,此处不再设置相应实验;对各组填缝剂按照合gb/t20473-2006《建筑保温砂浆》、gb25181-2010-t《预拌砂浆》、jc/t547-2005《陶瓷墙地砖粘结剂》、jc/t1004-2006《陶瓷墙地砖填缝剂》标准进行检测,得到以下结果:表1组别导热系数(w/(m·k))耐磨损性(mm³)28天收缩值(mm/m)28天抗折强度(mpa)28天抗压强度(mpa)实施例10.3117202.84.124.7实施例20.2917502.73.924.3实施例30.3017402.84.224.6对照组10.2319802.23.223.4对照组20.2718452.43.423.8对照组30.2818652.53.523.9对各组30min和240min吸水量检测,同时对其防霉变性进行检测,利用黑曲霉侵染,经6h防霉实验后,对其防治效力进行检测,得到以下结果:表2组别30min吸水量(g)240min吸水量(g)防治效力(%)实施例11.84.599.3实施例22.14.998.7实施例31.74.699.2对照组15.516.597.5对照组24.112.398.6对照组34.311.899.1通过表1和表2中数据可以看出,本发明中填缝剂相比现有技术在保证基本性能的痛恨死,具有较好的防水防霉性能,同时实现了对废红砖粉的有效利用,能够有效降低原料成本,适于推广使用;取使用实施例1-3中所制备的填缝剂的瓷砖,冻融循环抗折强度保持在5mpa以上,抗压强度保持在24mpa以上,在温度为60℃、湿度为85%的条件下放置5天,观察未出现返碱现象或脱落现象。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