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拌抹灰砂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67961阅读:79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湿拌砂浆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湿拌抹灰砂浆。
背景技术
:湿拌抹灰砂浆是当今建筑施工中主要的工程原料之一,其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施工方便、保温效果好等特点,因而,在建筑施工中的使用量越来越大。同时,湿拌抹灰砂浆还具有可塑性强,质量稳定、耐久性好,施工便捷,环保卫生等特点。而普通干混抹灰砂浆是由水泥、河砂、清水拌合,经硬化起到对建筑物的保温、装饰的作用,其不具备湿拌抹灰砂浆的优点。然而,现有湿拌抹灰砂浆在硬化后仍存在易收缩开裂的问题,限制了其在薄层抹灰工程中的应用。碱泥是碱厂废料,又称盐泥、白泥,是制碱工业中,以食盐为主要原料用电解方法制取氯、氢、烧碱过程中排出的泥浆,其主要成分为:mg(oh)2、caco3、baso4和泥砂。目前,每制得1t的碱,就会产生1.5t-2.5t的碱泥,一般制碱厂通常采用掩埋的方式处理碱泥,这种处理方式不仅污染环境,而且耗资巨大。炉渣是火法冶金过程中生成的浮在金属等液态物质表面的熔体,又称溶渣,其组成以氧化物(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钙,氧化镁)为主,还常含有硫化物并夹带少量金属,其作为一种废弃物,不仅占用田地,而且污染环境。如果能够利用碱泥和炉渣生产一种不易收缩开裂且适合于薄层抹灰的湿拌抹灰砂浆,以解决碱泥和炉渣的污染问题,同时降低湿拌抹灰砂浆的生产成本,将具有重要意义。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掺有碱泥和炉渣的湿拌抹灰砂浆,以改善湿拌抹灰砂浆的可塑性、粘结拉伸强度等性能,得到的湿拌抹灰砂浆在使用时不易干裂,表面光滑,保温效果好,不仅适合于常规的内、外墙抹灰,还适合于薄层抹灰,既能够解决碱泥和炉渣的污染问题,又能够降低湿拌抹灰砂浆的生产成本。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湿拌抹灰砂浆,包括水泥、水、碱泥、炉渣、矿粉、砂;按重量份数计,各组分配比为:水泥140-180份,水240份,碱泥30-50份,炉渣40-60份,矿粉50-70份,砂1340-1400份。作为优选,所述湿拌抹灰砂浆中,按重量份数计,各组分配比为:水泥160份,水240份,碱泥40份,炉渣50份,矿粉60份,砂1350份。作为优选,所述碱泥为经干燥处理的粉状碱泥颗粒,其粒径小于0.315mm。作为优选,所述炉渣为经干燥处理的粉状炉渣颗粒,其粒径小于0.15mm。作为优选,所述水泥为p.o42.5水泥。作为优选,所述矿粉为s95级矿粉,矿粉的比表面积为400m2/kg,28天活性指数为95%,流动度比为100%。作为优选,所述砂为中砂,其粒径小于4.75mm,含泥量不大于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1、本发明通过碱泥与炉渣的复配,使得到的湿拌抹灰砂浆可塑性好、粘结度高,在使用时不易干裂,表面光滑,保温效果好,不仅适合于常规的内、外墙抹灰,还特别适合于薄层抹灰,既解决了碱泥的污染问题,又降低了湿拌抹灰砂浆的生产成本,可创造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本发明提供的湿拌抹灰砂浆,在掺入碱泥和炉渣后,无需加入砂浆增塑剂,得到的湿拌抹灰砂浆仍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粘结度;3、本发明采用碱泥和炉渣代替水泥和粉煤灰,相比于常规湿拌抹灰砂浆,不但具有一定的经济和环境效益,同时通过合理优化湿拌抹灰砂浆的配合比,在降低湿拌抹灰砂浆生产成本的同时,保证产品的性能指标,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符合国家推广的循环经济模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湿拌抹灰砂浆,包括水泥、水、碱泥、炉渣、矿粉、砂;按重量份数计,各组分配比为:水泥140-180份,水240份,碱泥30-50份,炉渣40-60份,矿粉50-70份,砂1340-1400份。该湿拌抹灰砂浆中,碱泥中的mg(oh)2在碱性环境下与空气中的co2反应会生成碱式碳酸镁,由于碱式碳酸镁具有优异的补偿收缩能力,因而能够有效防止湿拌抹灰砂浆硬化后的收缩开裂,还可大大提高湿拌抹灰砂浆的耐磨性能;而碱泥中的碳酸钙和硫酸钡都属于非常稳定的金属盐类,可以极大的增强砂浆的可塑性,得到优异的工作性能。该湿拌抹灰砂浆中加入炉渣代替常用的粉煤灰,能够与碱泥相互配合,改善砂浆的粘结拉伸强度,有利于进一步减小砂浆的干缩。本发明通过碱泥与炉渣的复配,使得到的湿拌抹灰砂浆可塑性好、粘结度高,在使用时不易干裂,表面光滑,保温效果好,不仅适合于常规的内、外墙抹灰,还特别适合于薄层抹灰。同时,在掺入碱泥和炉渣后,无需加入砂浆增塑剂,得到的湿拌抹灰砂浆仍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粘结度。此外,采用碱泥和炉渣代替水泥和粉煤灰,相比于常规湿拌抹灰砂浆,使水泥的用量更少,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湿拌抹灰砂浆中各组分的加入重量份数可在上述范围内进行合理调整,例如:水泥可以为140、150、160、170或180份等,碱泥可以为30、35、40、45或50份等,炉渣可以为40、45、50、55或60份等,矿粉可以为50、55、60、65或70份等,砂可以为1340、1360、1380或1400份等。在一优选实施例中,上述湿拌抹灰砂浆中,按重量份数计,各组分配比为:水泥160份,水240份,碱泥40份,炉渣50份,矿粉60份,砂1350份。该配比为最佳配比,得到的湿拌抹灰砂浆的综合性能最好。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碱泥为经干燥处理的粉状碱泥颗粒,其粒径小于0.315mm。在本优选实施例中,进一步对使用的碱泥进行了限定,粒径小于0.315mm且呈粉状颗粒的碱泥更易于均匀的分散在湿拌抹灰砂浆中,有利于保证湿拌抹灰砂浆的可塑性。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炉渣为经干燥处理的粉状炉渣颗粒,其粒径小于0.15mm。在本优选实施例中,进一步对使用的炉渣进行了限定,粒径小于0.15mm且呈粉状颗粒的炉渣更易于分散在湿拌抹灰砂浆中,有利于保证湿拌抹灰砂浆的和易性。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水泥为p.o42.5水泥。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由于水泥的含量为140-180份,而水泥作为使砂浆固结硬化的主要胶凝材料,在此低水泥含量下,加入p.o42.5水泥,能够在保证工作性能的前提下,得到最经济的生产成本。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矿粉为s95级矿粉,矿粉的比表面积为400m2/kg,28天活性指数为95%,流动度比为100%。采用上述矿粉能够更好地与水泥、碱泥、炉渣、砂等配合,改善湿拌抹灰砂浆的内部结构,从而获得更好的工作性能。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砂为中砂,其粒径小于4.75mm,含泥量不大于5%。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砂采用河砂为宜,其粒径较为合适。采用上述砂,更易于满足薄层施工的需要,同时得到优良的可塑性。为了更清楚详细地介绍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湿拌抹灰砂浆,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描述。实施例1湿拌抹灰砂浆,按重量计,包括以下组分:水泥140kg,水240kg,碱泥50kg,炉渣60kg,矿粉70kg,砂1340kg。其中,碱泥为经干燥处理的粉状碱泥颗粒,其粒径小于0.315mm;炉渣为经干燥处理的粉状炉渣颗粒,其粒径小于0.15mm;水泥为p.o42.5水泥;矿粉为s95级矿粉,矿粉的比表面积为400m2/kg,28天活性指数为95%,流动度比为100%;砂为河砂,属于中砂,且所有砂颗粒均可通过4.75mm方孔标准筛,其粒径小于4.75mm,含泥量不大于5%。实施例2湿拌抹灰砂浆,按重量计,包括以下组分:水泥160kg,水240kg,碱泥40kg,炉渣50kg,矿粉60kg,砂1350kg;其中材料的选择同实施例1。实施例3湿拌抹灰砂浆,按重量计,包括以下组分:水泥180kg,水240kg,碱泥30kg,炉渣40kg,矿粉50kg,砂1360kg;其中材料的选择同实施例1。对比例现有水泥粉煤灰湿拌抹灰砂浆,其中,水泥为p.o42.5水泥;砂为中砂;粉煤灰为ⅱ级灰;砂浆增塑剂为标准型砂浆增塑剂。具体配比如下表1:表1现有水泥粉煤灰湿拌抹灰砂浆配比表/kg水泥粉煤灰砂水砂浆增塑剂2085214002405.2将上述实施例和对比例制备得到的湿拌抹灰砂浆进行性能测试,得到下表2。表2性能测试表通过表2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湿拌抹灰砂浆,掺入碱泥和炉渣后,在未加入砂浆增塑剂的情况下,仍具有优异的可塑性,其分层度、粘结拉伸强度、抗压强度明显优于现有水泥粉煤灰湿拌抹灰砂浆,具有优异的工作性能。而且,本发明提供的掺入碱泥和炉渣的湿拌抹灰砂浆,其硬化后的干缩率小,不易干裂,不仅适合于传统的内、外墙抹灰,更适合于薄层抹灰工程。同时,与现有水泥粉煤灰湿拌抹灰砂浆相比,本发明采用碱泥和炉渣代替水泥和粉煤灰,大大减少了水泥的用量,生产成本明显下降。此外,本发明通过掺加碱泥和炉渣作为代胶材,利用了工业废弃物,降低了环境污染,处理废弃物的同时产生了经济效益。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